第七章主要土壤类型简介主要内容1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2主要非地带性土壤类型重点:砖红壤、红壤、黄棕壤、黑土、黑钙土、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潮土第一节几种地带性土类简介1砖红壤1.1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1.2地理分布水平分布在北纬22o以南热带北缘,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广西、云南和台湾南部的部分地区。1.3形成过程(1)强度脱硅富铝化过程:硅迁移量可达80%以上,钙镁钾钠迁移量可达90%以上,砖红壤铁的游离度为64%~71%(红壤为33~35%,赤红壤53~57%)(2)生物富集过程:热带雨林下形成凋落物多,同时生物归还作用也强,从而表现出生物复盐基、生物自肥、生物归还等在热带最强的生物富集作用。1.4剖面特征OAhBsBsvC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暗棕色,屑粒、团粒结构,疏松多根铁铝聚集层,砖红或赭(zhe)红色,紧实粘重,核状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暗色胶膜网纹层,红白相间母质层,夹有半风化岩石碎块砖红壤剖面1.5理化性质(1)原生矿物分解彻底,盐基强烈淋失,铁铝聚集最明显(2)粘粒硅铝率1.5~1.8,63~80%为高岭石,其余是三水铝石和赤铁矿(3)土层深厚粘重,多3m以上(4)强酸性,pH4.5~5.4,BSP20%以下(5)腐殖质品质差,HA/FA0.1~0.4,速效养分低,速效磷极缺。1.6与相关土类的区分(1)与红壤的区别红壤硅铝率高,铁的活化度低,粘土矿物少三水铝石和赤铁矿,CEC、PBS比砖红壤高(2)与赤红壤的区别赤红壤位于砖红壤和红壤之间,硅铝率1.7~2.0,铁的活化度40~58%,CEC、PBS、pH低于红壤而高于砖红壤。(3)与燥红土的区别燥红土是因焚风效应形成于热带稀树草原环境,矿物风化度低,脱硅富铝化不明显,有蛭石、蒙脱石,不含三水铝石,CEC20,PBS80%左右,pH6~7。(4)与黄壤的区别黄壤具有黄化过程,富铝化相对弱,具有鲜黄色B层,含有2∶1型粘土矿物。2红壤红壤是在中亚热带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发生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而成的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2.1分布:多在北纬25~31之间的广大丘陵地区,包括江西、福建、浙江的大部分,广东、广西、云南的北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贵州、西藏的南部,涉及13个省区2.2成土过程红壤是在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积过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富铝化是指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硅和盐基物质大量淋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富铝化的标志是土壤粘粒的SiO2/Al2O3的比值即硅铝率明显下降。生物富积过程是指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死亡、残落量大,加速了土壤形成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富积。2.3剖面形态AhBsC腐殖质层,暗红色铁铝淀积层,0.5~2m,红色,紧实粘重,呈核块状结构,常有铁锰胶膜和胶结层出现红色风化壳和各种岩石风化物,在B层之下,一般为淡红色与灰白色交织的网纹层。红壤剖面湖泗网纹红壤剖面2.4理化性质(1)红壤有机质低,HA/FA为0.3~0.4,磷钾硼钼也缺乏,固磷作用强。(2)红壤风化程度深,质地粘重(3)pH4.5~5.5,PBS25%。(4)粘粒硅铝率2.0~2.4,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赤铁矿其次,少量蛭石、水云母。可用红、酸、粘、瘦、板概括。2.6利用改良(1)农林牧工富综合开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2)加强植被覆盖,保持水土(3)增施有机肥,注重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4)合理使用石灰,中和酸性(5)合理轮作,用养结合(6)旱改水2.7与相关土类的区别(1)与黄棕壤的区别:黄棕壤为淋溶土纲,淋溶粘化比红壤明显,而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弱,粘粒硅铝率2.5~3.3,粘土矿物既有高岭石,也有少量蒙脱石,pH5~6.7,PBS较高。(2)与砖红壤的区别:砖红壤是热带铁铝土,富铝化作用比红壤强,风化度和酸性更强。(3)与黄壤的区别:黄壤比红壤年平均气温低而潮湿,故水化氧化铁和铁活化度高,黄色或橙黄色,黏土矿物风化度低,以蛭石为主,高岭石、水云母次之,有较多的针铁矿、褐铁矿,且有机质含量也较高。3黄壤黄壤是亚热带暧热阴湿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氧化铁高度水化的土壤,黄化过程明显,富铝化过程相对较弱,具有枯枝落时层、暗色腐殖层和鲜黄色富铁铝B铝层的湿暖铁铝土。3.1黄壤分布于北纬30附近亚热带、热带山地、高原,如贵州、四川、云南、湖南,而西藏、湖北、江西、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安徽等也有分布。3.2成土过程(1)黄化过程:由于土壤中氧化铁高度水化形成水化氧化铁的化合物致使土壤呈黄色的过程为黄壤的黄化过程(2)脱硅富铝化过程:具有弱度脱硅富铝化过程和强淋溶作用(3)生物富积过程:在潮湿温热的水热条件下,林木生长量大,有机质积累较多3.3剖面形态OAhBsC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暗灰棕至暗橄榄色,屑粒或团快状结构淀积层,鲜黄色或蜡黄色,较粘重,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带光泽的胶膜母质层,多保留母岩色泽黄壤剖面3.4基本性质①富铝化较弱,粘粒硅铝率2.0~2.5,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少量三水铝石②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B层③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PBS比红壤低④有机质高,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HA/FA0.3~0.5⑤B层粘粒比表层高,加上有机质含量高,CEC比红壤高3.5与相关土类的区别与红壤的区别:红壤比黄壤年平均气温高而排水较好,故含水氧化铁与铁的活化度均较黄壤底,以赤铁矿为主,土壤通体呈红色-棕红色,矿物风化度较黄壤深而富铝化过程较强,故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蛭石和三水铝石,而较少褐铁矿和针铁矿。与黄棕壤的区别黄棕壤淋溶粘化较黄壤明显,而脱硅富铝化过程不如黄壤深,故粘土矿物既有高岭石,伊利石,也有少量蒙脱石,盐基饱和度较高,pH5-6,较黄壤高。与砖红壤的区别砖红壤富铝化作用比黄壤强,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氧化铁和氧化铝含量较黄壤高,而土壤中的伊利石,蒙脱石等2:1型黏土矿物含量很少,氧化铁以赤铁矿为主,所以呈砖红色。4黄棕壤黄棕壤是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下的淋溶土土壤,具有暗色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的腐殖质表层和亮棕色粘化B层,通体无石灰反应,pH为微酸性,土壤剖面构型为O-Ah-Bts-C的淋溶性土壤。4.1分布及形成条件黄棕壤总面积1803万hm2,主要分布于苏、皖长江两侧和浙北地区。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5-16℃,降水量1000-1500mm。地貌以丘陵、阶地为主,自然植被为常绿落叶或落叶阔叶林。农业利用以旱作和水稻为主,是总要的粮食、茶叶和蚕桑生产基地。4.2形成过程(1)腐殖质累积过程:生物循环比较强烈,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2)粘化过程:粘粒含量高,常形成粘重的心土层,甚至形成粘磐。结构面上有明显的粘粒淀积胶膜。(3)弱富铝化过程:含钾矿物快速风化,SiO2部分淋溶,形成粘土矿物,铁释放明显,因铁的水化度高,故呈棕色,结构面聚积铁锰胶膜或结核。4.3剖面形态OAhBtsC在自然植被下有残落物层腐殖质层,壤质,疏松,屑粒或团粒结构,多根系。淀积层,亮棕色,块状或棱块状,有棕色胶膜或铁锰结核。母质层,基岩发育的带有基岩颜色,下蜀母质发育的为大块状,有胶膜和网纹。黄棕壤剖面4.4基本性质(1)颗粒组成:粘化层粘化率1.2。(2)粘土矿物:水云母、蛭石、高岭石,因母质不同,其组成状况不同。粘粒硅铝率一般为2.4~3.0。(3)化学性质:无碳酸钙,pH5.0-6.7,PBS30~75%,以交换性钙镁为主,铁的游离度大于40%。(4)微形态特征:B层具有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并具有一定的铁质淀积胶膜。4.5与相关土类区别(1)与棕壤的区别:棕壤表层腐殖质积累比黄棕壤强,粘化比黄棕壤弱,铁的风化移动性差,粘粒硅铝率高。(2)与黄褐土的区别:黄褐土淋溶作用弱,pH6.8~7.5,PBS75%,有少量碳酸钙,粘粒硅铝率3.0。(3)与褐土的区别:褐土全剖面PBS80%,常有碳酸钙新生体,pH一般为7.0~8.5。4.6与红壤、黄壤的区别:红壤和黄壤为铁铝土,脱硅富铝化作用强,因而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和铁铝氧化物多,硅铝率2.0~2.5,酸性到强酸性,PBS35%。5棕壤棕壤是在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生加强的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反映,呈微酸性,具有明显的粘化特征的淋溶性土壤。5.1棕壤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华东江苏境内的徐州、淮阴、连云港一线以北的低山丘陵,垂直带中处在黄棕壤或褐土之上,暗棕壤之下。5.2形成过程(1)淋溶与粘化在湿润气候下,易溶盐类均被淋失,土体已无游离碳酸盐,胶体表面有部分氢铝离子,酸性至微酸性。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次生铝硅酸盐粘粒随土壤渗漏水下移并在心土层淀积成粘化层,粘粒含量与表层之比大于1.2,棕壤的粘化层是残积粘化和淋溶淀积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粘粒形成和粘粒悬移中,铁锰氧化物也发生微弱下移,使心土层呈鲜艳棕色。在某些受地下水活动影响的棕壤剖面中,底部常见铁锰锈斑或结核等新生体,这是干湿交替引起氧化还原的结果,有的甚至是矿物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它不是淋溶淀积所致。(2)生物积累作用棕壤在湿润气候和森林植被下,生物富集作用较强,积累大量腐殖质,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0g/kg。棕壤虽然因淋溶作用使矿质元素淋失多,但由于阔叶林的存在,枯枝落叶分解后归还盐基较多,可以补充淋失并中和部分有机酸,因而使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而没有灰化特征,棕壤肥力较高,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HA/FA0.47-0.82。5.3剖面形态特征O枯枝落叶层,耕地没有此层。A腐殖质层,15-25cm,暗棕色,OM10-30g/kg,粒状、疏松、根多,无石灰反应。Bt粘化淀积层,50-80cm,亮棕色,壤-粘土,棱块状,紧实,根系少,结构体表面有粘粒和铁锰胶膜,无石灰反应。C母质层,因类型而异,多为非石灰性母质。棕壤剖面5.4基本理化性质(1)土壤机械组成:片岩、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质地粗,表层砂壤或壤质砂土,中部为壤土;洪积物或黄土状母质发育的表层为壤土,中部为粘壤土或更粘,总之,淀积层比表层粘重。(2)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处于硅铝化脱钾阶段,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半生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北部水云母多些,南部棕壤高岭石多些。(3)水分物理性:调萎系数高,田间持水量也高,故保水抗旱性较强。由于透水性差,在坡地易发生水土流失,表层流失后,暴露出粘重的心土层,肥力下降。平地降水多时会发生涝灾。(4)化学性质:CEC15-30cmol/kg,盐基以钙镁为主,钾钠少,PBS多70%,pH5.5-7.0,无石灰反应。5.5分类(1)棕壤:典型棕壤。(2)白浆化棕壤:腐殖质层或耕作层以下有白浆层,分布在山东、辽宁和苏北的低丘陵、缓岗坡地,以及陕西的秦岭、陇山山地棕壤的上部。(3)潮棕壤:分布在丘陵的坡脚和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雨季上升可使底土产生潴育化过程。(4)棕壤性土:弱度发育剖面分化不明显的棕壤,土层薄、风化弱,粗骨性强。5.6与相关土类的区分1)与褐土区别:褐土分布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淋溶弱,剖面有碳酸钙聚积层,粘化以残积粘化为主,粘化层位置高,厚度比棕壤薄,中性至微碱性,硅铝率高、而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低。2)与暗棕壤区别:暗棕壤分布温带湿润区,腐殖质层厚,颜色暗,粘化率低。3)与黄棕壤区别:黄棕壤分布北亚热带湿润区,风化、淋溶强,硅铝率低,游离铁高。6暗棕壤暗棕壤是在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和针叶与阔叶混交林植被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剖面构型为O-Ah-AB-Bt-C型,表层腐殖质积聚,全剖面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BS在60%~80%,剖面中部粘粒和铁锰含量均高于其上下两层的淋溶型土壤。6.1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次为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地带,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中有少量分布。6.2形成过程(1)腐殖质累积过程:雨季与生长季一致,生物累积多,凋落物多,气候寒冷,表层有机质大量累积。残落物灰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