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建筑•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文化源远流长,而建筑架构是主要由宗教支配。由于印度在整个当时许多不同的宗教,它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地区之一,是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的发祥地,后来又有伊斯兰教流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一、婆罗门建筑二、耆那教建筑三、佛教建筑四、伊斯兰教建筑五、印度古建筑文化一、婆罗门建筑•婆罗门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又从印度河上游向东推进至朱木那河、恒河流域,史家称这个时期为后吠陀或梵书、奥义书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已开始使用铁器,农业有了重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兴起,并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分化,过去以血缘为纽带的村社,变成以地域联系的、由若干村社组成的农村公社。这些农村公社是印度最初奴隶制国家的基础。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后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以《梨俱吠陀》为中心内容的吠陀宗教为了适应上述变化,开始进行重大的革新,出现了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发展: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22~前185),婆罗门教因佛教与耆那教等的广泛传播曾一度衰落。但孔雀王朝的部将普舍耶密多罗,于公元前180年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后,又得到复兴。据记载,普舍密多罗曾举行过两次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的祭祀──马祭。继巽伽王朝的伽罗维拉王朝亦信奉婆罗门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时,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前281)及案达罗王朝都奉婆罗门教为国教。他们编纂法典,推行种姓制度,举行大规模的祭祀。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空前繁荣。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很多经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的思想内容,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教派,建立了寺庙等。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罗门教的转化。婆罗门教庙宇的主要建筑特征:(1)形制参照农社公社的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2)石材建造、空间较小、用梁柱叠涩券、结构技术不高(3)形式保留木结构手法、某些庙宇凿岩而成(4)造型观念特殊、建筑当做雕塑、屋顶墙垣不分(5)强调婆罗门教“三位一体神”的象征意义(6)建筑和塔体浑然一体、内外满铺雕塑印度各地婆罗门教的建筑•北部(1)集中形制、没有院落、独立旷野建筑塔体、弹性曲线、轮廓柔(2)由方形的门厅和神堂及屋顶演化的方锥塔三部分组成(3)门厅(毁灭神-湿婆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檐式(4)神堂(保护神-毗湿奴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布垂直棱线(5)圣坛(创造神-梵天的本体)设在神堂、正方位开四个门(6)塔顶扁球体、象征法轮代表作: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塔身-收分强烈、层叠凸出、垂直构图基座-宽阔厚重、稳定安详、水平密实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南部庙宇基本同北部(1)宽大寺院、四面围墙、中央设门、门顶高塔(2)方锥塔体、轮廓挺直、棱角鲜明、单纯简洁(3)层檐较多、几层围墙、庄严雄伟、开阔壮观代表作:(均为世界奇观)•提路凡纳马雷庙•马都拉庙—12座高塔、最高49米、东门柱廊6排180颗狮身象首柱•斯里兰卡的拉玛庙—面积600平方公里、四道围墙、8座塔、花岗石千柱厅斯里兰卡的拉玛庙马都拉庙提路凡纳马雷庙中部—同时具有南北双方特点(1)庙宇周边设柱廊、院子中央设宽台基(2)台基正中为柱厅、柱厅几面均连神堂(3)神堂几个一组、放射多角平面(4)顶塔彼此独立、形体几道尖棱(5)中部水平厚檐、精致镂空石窗–代表作:桑纳特浦尔的卡撒瓦庙桑纳特浦尔的卡撒瓦庙婆罗门教图片欣赏婆罗门教庙宇的外立面雕塑婆罗门教庙宇入口二、耆那教建筑•耆那教产生的背景: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当时,代表旧势力的婆罗门思潮固守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代表新兴势力的沙门思潮则要求打破婆罗门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筏驮摩那根据新兴统治阶级刹帝利的利益和要求,对耆那教进行了改革,耆那教就正式产生了。耆那教的发展: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耆那教在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其领导人为郎迦·辛哈,故称郎迦派运动,此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后来于1652年又出现了以罗瓦吉为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继续从事宗教改革。与此同时,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改革运动,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提出建筑富丽堂皇的寺庙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张。其主张遭到以特罗般提派的强烈反对,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耆那教庙宇的建筑特点:–形制同婆罗门教相似–较为开敞、不全封闭–十字形柱厅、叠涩而成八角或圆形藻井–内外满铺雕塑、工艺精巧、装饰华丽–用透雕或圆雕、雕刻较深、过于繁琐–设荣誉塔-大理石建造、仿多层木塔结构–代表作:阿不山-耆那教圣地阿不山的迪尔瓦拉庙阿不山的泰加巴拉庙耆那教图片欣赏耆那教巨型石雕像阿布山的迪尔瓦拉阿不山的泰加巴拉庙三、佛教建筑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时期。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印度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或前5世纪~4或3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和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别。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界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部派系别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初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佛教建筑盛行的原因:史料记载,公元前273年,阿育王成为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阿育王即位后积极向外扩张,征服了印度半岛的诸多邦国,残酷的战争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战争结束后,想到战争的残酷性,阿育王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他向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大力弘杨、护法,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阿育王时期佛教建筑成为印度佛教最久远、经典的佛教建筑,当时的佛教建筑主要是埋佛陀或圣徒骨骸的窣堵坡和供信徒苦修的僧院,主要建筑姓氏有窣堵坡、石窟和佛塔。窣堵坡——半球(覆钵)形陵墓、像征天宇–代表作-桑契窣堵波:(珍藏佛陀或圣僧的遗骨)形象宏伟壮穆、风格单纯浑朴、细部玲珑纤巧–台基高4.3米直径36.6米、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顶部的佛邸亭三层华盖、周边正方石栏杆–窣堵波周边小路、设石栏杆–每面正中设门、门上满覆浮雕–门前立三排插隼的橄榄形石柱桑契窣堵波石窟僧院—也称毗pí诃罗、供僧侣隐修用–凿山而成、核心方厅、周边设柱廊、三面小禅室–火焰形门洞、象背式屋顶、内外装饰仿竹木结构–布满雕饰和壁画支提—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瘦长马蹄形平面、周边设柱廊、尽端半圆部分的中央凿出苏堵波–柱头帕赛玻里斯式、雕饰复杂、布满壁画–代表作-阿涧陀石窟群:马蹄形的山谷里开凿了25个毗诃罗、4个支提印度佛教石窟图片欣赏阿涧陀石窟的绘画阿涧陀石窟群佛祖塔—佛祖释迦牟尼悟道的场所–金刚宝座式、高大台基、五座方锥宝塔、塔体布满布满雕塑–代表宇宙中心,又称金刚界或须弥山、妙高山(一个主峰、四个小峰、各有一佛)–中央塔高55米、表示如来佛(释迦牟尼本身佛)–四角塔矮小、代表四方的峰和佛、东阿众佛、南保生佛、西阿弥佗佛、北释迦佛佛教建筑欣赏四、印度的伊斯兰教建筑印度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1)采用陵墓集中式建筑型制(2)印度的伊斯兰建筑受中亚和伊朗的影响(3)红砂石造、传统雕塑、具有印度建筑的传统特点(4)其主要建筑类型是清真寺和宫殿•早期代表作-库特勃纪功塔(1199-1230)动势明显、形体挺拔、单纯简洁、雄浑壮观、高72.6米、五层圆柱体、钟乳体托承、环形阳台、垂直棱线•盛期代表作-泰姬-马哈尔陵(1632—1647)美丽的建筑、不朽的丰碑、伊斯兰世界的艺术结晶三大成就:(1)建筑群体的完美布局(2)肃穆明朗的建筑形象(3)对立统一的构律图规崇拜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时,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经学院和城堡。这些建筑的形制虽受中亚、波斯的影响,但已具有独立的特征。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角有体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有尖券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饱满,色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泰吉•玛哈尔陵(1630~1653)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品(见彩图)。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1631年,美丽的泰姬·玛哈尔在为她的丈夫――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王沙·贾汗分娩第14个孩子时难产去世,时年36岁。死讯传来,沙·贾汗一夜白头,他发誓要建一座无与伦比的陵墓以纪念他的亡妻。于是,他耗竭国库,花费500万卢比巨资,动用2万名工匠历时20多年修建了这座全白大理石建筑。泰戈尔形容泰姬陵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泰姬陵建筑的艺术水平很高,集中了印度、中东及波斯的艺术特点。整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明丽。由于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绿的树木和草坪的陵园内,在碧空和草坪之间,洁白光亮的陵墓更显得肃穆、端庄、典雅。四、印度的古建筑文化•在印度的古建筑中,宗教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源于人们狂热而虔诚的宗教信仰,建筑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