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资源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构建与模型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世界面临着各式各样严重的环境威胁二、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世界面临着各式各样严重的环境威胁从古至今人类就遭受着环境的威胁。例如:苏美尔文明的衰落土壤盐化耕地减少当时的文字记载:“earthturnedwhite”地中海地区的环境退化与古文明衰退玛雅文明的消亡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一)资源短缺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在20世纪的100年间里,能源消耗增长了100倍。目前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已达到80个。如按1998年的世界储量与开采量计算,世界石油储量可采41年,天然气58年,煤炭218年,铅、金、汞、锌、锡25年。(二)资源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局部问题变为全球性问题。耕地、牧场迅速扩大,森林迅速缩小,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能源消耗引起大气污染。(三)资源的国际分割使得国际资源的供应随时有中断的可能70年代初世界性大规模的粮食危机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四)国际资源贸易的不稳定性危及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资源进口国资源出口国因此,国家资源市场的波动,将造成资源产业的大起大落,危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二、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国为例:(一)前工业化阶段尽管中国人口众多,但由于经济不发达,生产水平低下,人口和经济尚未对自然资源构成压力,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不尖锐。(二)工业化迅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相当大,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相当尖锐,同时环境也将成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三)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不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与资源矛盾可望得到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实现持续发展。第二节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一、地域分异规律原理二、因地制宜原理三、自然节律原理四、生态平衡原理五、林德曼定律原理六、系统论原理七、价值规律原理一、地域分异规律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决定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资源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也必须具有明确的地域概念。地域分异的规模有大有小。二、因地制宜原理因地制宜就是要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即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三、自然节律原理非人为的自然过程所表现出的时序规律性,称自然节律。(一)自然节律的表现1、叠加性在地理环境中,任何一种地理成分都经受着各种类型自然节律的共同作用。2、分级性高一级的节律性制约着低一级的节律性,低一级的节律性中必定保留有高一级节律性的痕迹。3、变异性(1)倘若高一级的节律发生某种变化,势必影响低于它的其他所有节律性。(2)通过次级节律性在其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反馈作用,影响较高一级节律的变异。(二)自然节律的类型1、天文因素引起的节律性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2、地球运动特性所引起的节律性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空气温度的变化、土壤温度的变化、大气中贴近植物层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水分蒸发速率的变化、树木年轮的变化、珊瑚体的规律变化等。3、生物自身特性所形成的节律性四、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其内部各组分间的相互补偿和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故有能力使生态系统经常地、反复的保持相对动态平衡。五、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原理在一般规则中,每一级以不超过10%的能量沿箭头的方向被传递到了上一个营养级。结论:在一个食物链中能量利用效率与食物链长度成反比。食物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1食肉动物2六、系统论原理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七、价值规律原理在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价值规律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具经济效益。第三节资源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资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一)实证论方法(二)规范论方法(三)形式化方法(一)实证论方法目标是追求“真实性”主要在于寻求资源现象和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表达,它是资源科学发展的基本方法。(二)规范论方法目标是追求“合理性”主要在于探索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协调与调整问题。(三)形式化方法目标是追求“简明化”借助语言的一致规范,逻辑结构的严谨和可演绎性以及丰富的制图语言、数学语言来促进资源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六大步骤:①资源调查阶段②分类与区划阶段③资源评价阶段④资源规划阶段⑤资源预测阶段⑥资源决策研究阶段(一)资源调查方法1、在定性考察的同时,尽力采用遥感技术、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等最新手段。2、实行室内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3、点面结合,以点带面。4、运用各种测试手段获取定量的成果资料。5、组织精干小分队,对考察区进行踏勘,以制定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考察计划。6、采取灵活机动的野外活动形式。(二)资源分类与区划方法资源分类是按照资源类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程度逐级进行归并或类群归并,以确定出级序不同的各种资源类型单位。区划是指在区域上划分的资源类型。(三)资源评价方法资源评价方法实质上就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对资源进行鉴定和分等定级。通常是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的。步骤:1、确定评价工作的目标2、进行资源适宜性评价3、进行资源特征的评价4、将划分结果与利用上的要求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是否相宜。5、对评价划分的各等级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具体规划,提出可行性方案。(四)资源规划方法资源规划是指根据需要和可能及未来发展的目标要求,对资源开发的各种方案进行最优化,以使资源开发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综合最优的结果。(五)资源预测方法资源预测是指对资源系统的演化或变化趋势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与判断,从而使人类能够有意识的进行控制和管理。方法:1、机制模型预测方法2、统计模型预测方法3、系统模型预测方法(六)资源决策方法主要解决资源开发方案的选择、开发时序的确定、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一系列的决策。三、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与信息系统方法(一)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二)资源信息系统方法(一)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