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随着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标准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4.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6.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教育的实际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治,更是面向广大健康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帮助他们积极治疗。4.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渐。6.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意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辨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7.全程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成为教书育人.育人健心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随时随地.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同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一)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各校的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语。(二)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四)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两周上一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课进行;也可结合选修课进行,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切忌上成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课。(五)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都能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有完整的心理辅导记录。(六)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1.继续深入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课堂心理教育效果由班主任作教的班级心理健康课变为政教处.教科室与班主任相结合进行教学,心理辅导教师每人担任一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课。2.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动心理健康志愿者,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六、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只能设在教学楼上,要做到以下几点:1.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2.扩大咨询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化。让学生感到心理咨询室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看心理疾病的地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将有问题或困难的伙伴引领到咨询室,提高咨询室的使用率。4.利用学生室内活动较少的午饭和午休时间开放。5.咨询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沟通,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6.鼓励教师参加各组织的相关培训,大力支持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种样式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7.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8.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经常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形成。9.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是拓展学校心理健康范围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