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教案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第二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旁边的妇女抱着小孩,年轻人视而不见面对旁人指责,年轻人振振有辞年轻人最终没有让座据说这是年轻人的女友,难过地低下了头北京大街上发生的真实一幕中国最美丽的女孩!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专家跟踪调查了加州阿拉米县团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三所大学提出相同结论并向世人宣布:善恶影响人寿命。一个乐于助人且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正确结论。善恶影响人的寿命研究人员发现,善良的人长寿的原因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从免疫系统角度看,常常行善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健康。这一项研究推翻了中国人的“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的说法。人民网进行了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迟到旷课考试作弊践踏草坪乱扔垃圾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占座却不到随地吐痰损坏公物不排队或排队加塞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而且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出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良心)作用方式:善恶评价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一)道德起源的几种学说: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和上帝的意志。(孔子、苏格拉底、圣经)——客观唯心主义道德起源于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孟子“四端说”,康德)——主观唯心主义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爱尔维修、卢梭、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达尔文)——庸俗进化论道德起源于神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神源论)我国的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命;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心源论)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成的,而是个人内心固有的,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体验。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抽象的人类理性是道德的根源。“位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观点。道德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庸俗进化论)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望(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认为,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的感觉欲望是道德的基础和来源。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思考1: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然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然后,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扁。——据说,这就是道德的起源。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这种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如:忠孝之道、尊老爱幼道德是不是无价的?一位哲人问两个男人,如果有人出100元买你们的爱妻,你们是否愿意,两人都摇头,他又问道:如果出100万呢?其中一个点点头,他继续问道,100亿呢?结果另一个人也点了头。100元的价格上,两个男人都是道德的,100万时一个男人走向了不道德,100亿时另一个也下了水。是不是100亿的男人比100万的男人更道德些?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人生在世面对众多的诱惑,我们可以纯洁到视任何诱惑而不动心的地步么?是否可以提高抗诱惑的临界点呢?100亿的男人不一定比100万的男人更道德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前者比后者经得起诱惑一些,他抗诱惑的临界点更高,因此,他可以更多时候保持道德的风范。*(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道德的功能的涵义主要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2、道德的主要功能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1、涵义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2、社会作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一)道德的历史演变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始社会的道德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勇敢刚毅。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奴隶社会的道德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道德原则: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博爱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1.二者有什么区别?传统道德: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道德文化和规范体系传统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剔除了传统道德中的糟粕,取其精华,经过提纯、重释,是被当代所认可的优秀传统道德遗产。2.你所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有哪些?3.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两种错误观点:虚无论、复古论正确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待外国的一切文化道德遗产,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努力借鉴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道德成果。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慎独:建立在道德观念上的修养和自觉性——反求诸己,修身养性“夙夜在公”(《诗经》)“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治安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孔子:“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3.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孔子:“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墨子“兼相爱,交相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孔子《论语·季氏篇》记载,春秋时有一个叫尾生高的男子,与一女子相约大桥下面约会,到了约定时间,那个女子却没有来,而洪水上涨。为了实践诺言,尾生高一直等在那里,直到洪水淹没了他。尾生高在西方人眼中可能被视为傻瓜,但在中国则被视为诚信的楷模。他不仅把信守诺言视做为人处事的准则,甚至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5.追求精神境界,推崇高尚人格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内圣外王”的境界。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养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内容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共十六大报告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人们的效率意识培养人们的开拓创新意识市场行为的趋利性、自发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令人失望的现实:假冒伪劣成灾2001年9月3日,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还剩一个月不到。就在这个平常不过的日子里,“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了。消费者愤怒了。南京冠生园凄凉走完破产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原则之一。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一)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