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利润表分析【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利润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通过学习本章,应了解利润表各项目的含义;一般掌握有关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格式和内容;一般掌握利润表的比较分析和百分比分析的方法;重点掌握利润表的项目分析与产品销售利润分析。第一节利润表概述第二节利润表比较分析和百分比分析第三节利润表项目分析第四节产品销售利润额分析第五节产品销售利润率分析一、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一)利润表的概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应当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其中,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定义及列示应当遵循下列规定: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资无关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第一节利润表概述时才能予以确认。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费用按照功能可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在利润表上,利润应当按照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在编制利润表时,本期利润应包括哪些内容,理论界有两种观点,即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本期营业观,是指本期利润表中所计列的利润仅包括“本期”由“营业”所产生的利润,即仅反映本期经营性的业务收支。前期损益调整、营业外收支则不列入利润表,而直接列入利润分配表中。本期营业观认为:(1)利润表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于评价、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以,利润表中所列的项目应是管理当局可控制的当期正常损益,若将营业外收支及前期损益调整包括在利润表中,则难以客观、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2)为了便于本期与前期之间的比较,或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比较,利润表中只应包括本期正常经营所得,而不应包括营业外收支、前期损益调整等项目。(3)本期损益中若包括前期损益调整、营业外收支数,本期的净利润就难以反映出本期真正的盈利水平,而且使得前期报表失真。然而,由于本期营业观只将本期正常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数列入利润表,忽略了本期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项目,因此,往往导致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忽略没有列入净利润的其他项目的重要性。损益满计观是指本期利润表应包括在本期确认的损益项目。在这种观点下,所有当期营业项目、营业外收支,及前期损益调整项目等均包括在利润表中。损益满计观认为:(1)若将营业外收支、前期损益调整排除在本期损益计算之外,将使管理当局有操纵各年损益的机会,例如故意把正常损益列为非常损益。(2)在损益表中列入报告期影响所有者权益所有项目(除去利润分配与接受投资),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而且只要各项目的性质充分加以揭露,使用者便可按其个人需要加以分类、分析。(3)损益满计观点下的利润表易于编制和理解。对于以上两种观点,各国会计界一般采取折中态度,主张营业外收支项目应列入利润表中,前期损益调整项目列在利润分配表中反映。我国会计准则将营业外收支项目列于利润表中,而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一个损益类会计科目,直接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即如果要增加以前年度利润,直接增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如果减少以前年度利润,直接减少年初未分配利润。不将其作为报表项目列示。(二)利润表的作用利润表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平衡公式为依据编制而成,将收入、费用、利润三大会计要素分别列示,完整地、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其作用表现在:1.反映了企业经营收入的来源和成本费用的归属及其结构。2.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3.利润表是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二、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一)单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所有收人及所有费用、支出分别汇总,两者相减而得出本期净利。因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采用上下排列的方法,将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等项目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用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即为本期利润(或亏损)。其基本格式如表4-1所示。优点:表式简单、易于理解,避免了项目分类上的困难。但单步式利润表提供的资料过少,不利于前后对应项目的比较。(二)多步式利润表多步式利润表是指分步骤分性质地将收入与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各类损益。由于从营业收入到本期净利润要经过如下几步中间计算,故称多步式利润表。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以“一”号填列)十投资收益(损失以“一”号填列)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4.每股收益:(1)基本每股收益;(2)稀释每股收益优点:便于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从而更好地预测公司的盈利能力。三、利润表附表利润表为了反映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更进一步说明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去向,其附注中还须编制其它表格来说明,如“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分部报表(地区分部)”等。四、利润表分析的意义(一)利润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由于利润受各环节和各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不同环节的利润分析,可准确说明各环节的业绩。如通过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不仅可说明产品销售利润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而且还可说明是主观影响还是客观影响,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等,这对于准确评价各部门和各环节的业绩是十分必要的。(二)利润分析可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分析不仅能明确成绩,而且还能发现问题,因此,通过对利润的分析,可发现企业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为进一步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全面改进经营管理,使利润不断增长。(三)利润分析可为投资者、债权者的投资与信贷决策提供正确信息。他们通过对企业利润的分析,揭示出企业的经营潜力及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与信贷决策。另外,利润分析对于国家宏观管理者研究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有重要意义。一、比较和百分比利润表的编制利润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企业通过编制利润表对外公布有关经营成果的信息。多步式利润表清晰地体现了利润各构成要素的关系。编制比较和百分比利润表可显示各主要指标的上年数与本年数,两者比较,可以得出主要指标的变动规模及变动幅度,从而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形成过程及其制约因素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第二节利润表比较分析和百分比分析二、利润表的比较分析计算出的数据,反映了利润的形成过程及各项指标的相互联系。从总体来看,ABC公司的各项指标都是呈上升趋势。(一)净利润分析(二)利润总额分析(三)营业利润分析三、利润表的百分比分析从表4—5可看出企业本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一)利润构成的百分比分析1.净利润的构成2.营业利润的构成(二)利润构成百分比变动的分析1.净利润构成的变动2.营业利润构成的变动一、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不断增长是企业盈利持续、稳定的主要前提。本例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增长,说明企业经营战略恰当,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市场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具体分析应结合企业具体的市场环境和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加以考虑。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第三节利润表项目分析企业对营业收入项目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分析营业收入的合理性。2.分析营业收入的构成3.分析营业收入真实性4.进行趋势分析以判断营业收入的稳定性二、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它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取得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基本上随营业收入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企业营业成本水平的高低既有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如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价格波动),也有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如企业可以选择供货渠道、采购批量来控制成本水平),还有企业通过成本会计系统的会计核算对企业制造成本的处理。因此,对营业成本降低和提高的评价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营业成本是抵扣营业收入的主要因素,对它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考核。1.关注成本核算方法2.结合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分析3.成本与费用开支的范围分析三、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业务而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项支出不受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时不必作过多考虑。四、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中必定要发生,但与营业收入的取得并不存在明显的直接因果关系,而且也无法或没有必要用系统而合理的方法加以摊销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用等经营费用。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4.关注期间费用出现的不正常降低5.注意费用确认的原则、标准及入账时间五、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虚增,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反映企业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变动额。七、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通常指企业在资金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企业所从事的联营、合资活动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被投资对象的经营情况和分配政策。分析企业的投资收益可借助投资收益明细表来展开,弄清引起投资收益变动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企业的投资损益是战略决策问题,还是被投资方经营管理问题,或是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的损益等等,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以改进。八、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减去支出后的净额。虽然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但站在企业主体的角度来看,同样是其经济利益的流入或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构成利润要素的一部分,对企业的盈亏状况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1.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债务重组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2.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是以课税为目的,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进行征税。由于财务会计与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按照财务会计方法计算的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即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需要运用所得税会计进行核算。需关注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一、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因素产品销售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