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导言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8项重点任务,这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点,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六盘水市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六盘水市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六盘水市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六盘水市共辖4个县(特区、区),98个乡(镇、街道),1020个行政村,90个社区。共有基层党组织3489个。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党员75780名,其中农民党员31061名,占总数的41%;女党员14883名,占19.6%;少数民族党员19424名,占25.6%;35岁以下党员17208名,占22.7%;大专以上学历党2员20928名,占35.5%。通过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高年等活动,六盘水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经市委、市委党建领导小组评选表彰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3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命名了150个“五好”基层党组织、6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组(党委)。有1个基层党组织、1名党员受中央表彰,8个基层党组织、8名优秀共产党员、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省委表彰,24个基层党组织获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在评先选优、表彰先进中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并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敬业奉献、克己奉公的良好氛围。二、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示范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好不好,社会是否和谐稳定,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否信任,关键看党组织强不强”。当前我们在基层社会管理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因为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城市管理等问题引发了许多矛盾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矛盾问题,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担负起领导核心责任;要求基层的广大党员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好人民群众,引领好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组织好、发动好,听党的话,跟党走。(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战斗堡垒。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在基层组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基在基层组织,没有基层组织的充分发挥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就落不到实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班子的整体素质。因此,建设好党的基3层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向心作用、积极为基层服务、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关键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基层更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原动力,只有基层工作动起来,活起来,才能让一切工作活动起来,动起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反映在社会管理就是能不能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能否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因此,只有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基层工作才能做好,基层管理创新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能有成效。也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重要举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是对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三、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六盘水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为:一是群众信访事件居高不下,2010年,全市信访总量17009(件人)次。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企改制、涉法涉诉、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等领域。据统计,2010年全市信访案件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城乡建设方面的信访数量4105件次,占全部总量的24.13%;国土资源水利林业方面的信访数量3495件次,占全部总量的20.55%;劳动社保方面的信访数量2453件次,占全部总量的14.42%;纪检政法的信访数量1942件次,占全部总量的11.42%;农村农业的信访数量887件次,占全部总量的5.21%,前五位占全部总量的75.73%。包含了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企改制、涉法涉诉、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领域。二是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4者、出租车司机、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国企退休教师、原民办教师、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三是触点多、燃点低,容易引发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四是关联性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比如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复杂中的问题、经济领域问题和社会领域问题、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方式、多数人合理诉求与少数人无理取闹等。这些都对党的基层组织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复杂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领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同时,就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问题。(一)基层组织尤其是村(居、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趋重,服务功能淡化。作为社区(村)的自治组织,面对上级部门的各种考核、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基本上从群众性自治组织变成了上级职能部门的下级单位,承担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服务功能淡化。社区(村)在实际工作中,既无行政级别,又是有责无权,对辖区内的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其人员的管理,开展工作的困难较大,效果不佳。而需要服务的居民群众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服务,甚至把他们由服务对象变成了“工作对象”,也导致了群众的不满意。(二)基层组织功能定位不准确,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难以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规模急剧扩大,对社区的服务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基层组织在功能定位上一是行政化倾向严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接受”上级的安排,应付上级的检查,影响了基层组织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二是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弱化,从而导致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不融洽,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准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好。(三)基层干部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基础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基层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干部怎么样。而现实中,基层干部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知识陈化、思想僵化、方法简化等问题,5由于自身能力素质不够,不能很好的进行社会管理,更不用说创新管理了。甚至有极少数人群众观念淡化,纪律意识弱化,其言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基层的领头雁,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管理新。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基层干部需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四、六盘水市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实践与探索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六盘水市通过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促发展,抓亮点求突破,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断推进和创新社会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市委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社会管理的工作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层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班子建设,也就是要选好人,用好人。首先,2010年,全市选派90余名机关干部到乡镇担任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充实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市、县(区、特区)两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开展了两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使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且面积全部达到90平方米以上。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解决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党建工作机构健全、保障到位、运转高效。基本实现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做事、有地办事。二是按照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要求,着力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加强对村支两委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6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等做法,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92名,实现48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注重从农村创业带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7108名,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35岁以下党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比例增加,党员结构进一步改善,素质进一步提高。三是按照“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要求选拔基层干部,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力量,群策群力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500余个,实现领导联系点对贫困乡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地质灾害点、城市社区的“全覆盖”,切实帮助联系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在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各负其责,班子与成员之间,成员与职工之间责任明确、工作互补、协调一致、充满活力,营造了公道正派、风清气正、干净干事、心情愉快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形成了创建“学习创新型、服务创业型、团结创廉型、工作创优型”的“四型”领导班子的良好局面。(二)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