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 前言、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要求1.诚信第一2.用金融思维(时间+复利=原子弹)3.学习知识最重要4.遵守课堂纪律5.考试(闭卷+平时成绩)6.答疑时间-周二12:00-14:00地点1A306金融学概论参考教材李树生、冯瑞河主编:《金融学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夏德仁、李念斋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前言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内容一、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货币金融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货币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一)货币金融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起点:1914年美国学者和银行家霍斯华茨(J.H.Holdsworth)发表《货币与银行》(MoneyandBanking)。发展历程:古典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两个阶段。(二)货币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发展快层次浅二、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内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货币金融学的框架内容(一)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以金融体系为中心,以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为对象,揭示金融资产的发展与运行规律、金融制度安排及其以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和相应政策选择的一门科学。(二)货币金融学的框架内容《金融学概论》是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是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融通对象:货币和货币资金→货币理论融通方式:信用方式→信用理论组织融通的机制: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货币基本理论信用与融资利息与利息率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国际金融《金融学概论》课程内容安排第一章货币基本理论货币起源、货币职能和货币的作用货币定义、货币类型和货币层次货币制度第一单元货币什么是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货币的功能与分类(一)功能1.交换媒介:2.价值尺度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职能图示货币赋予价格形态观念的货币用于购买支付用于积累保存价值现实的货币流通不流通(二)、分类1.实质货币(实物货币)(二)、分类2.代用货币(银行卷)可兑现,有实物货币作为准备例如:北宋时期四川的交子清朝末期山西票号的银票(二)、分类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也称作不兑现的纸币,它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在流通中执行交易媒介和延期支付功能的信用凭证。特征: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信用货币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可兑现的、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的形式信用货币劣金属铸币及辅币纸币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作为经济社会中主要的货币形态的存款货币具有以下优点:方便迅捷安全性高增加了支付手段(二)、分类4.准货币(近似货币)二、货币层次(一)我国对货币层次的规定1.意义统计的需要分析的需要控制的需要2.货币层次的划分M2+财政金库存款+银行汇兑在途资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定期存款M0+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农村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流通中的现金M3M2M1M0(二)流动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流动性过剩和不足判断指标:∆M2-(∆GDP+CPI)三、货币的价值(一)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的购买力,与物价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货币的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批发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二)货币的对外价值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率,用一个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四、货币本位制度(一)货币本位制度的意义与特点1.货币制度:由各种货币依据等价关系所构成的的体系与秩序。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货币本位。2.本位货币:在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下,充当计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也称标准货币。特点:无限法偿能力是一切交易行为最后的支付工具(二)金属本位制本位货币与一定量的金属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三)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度由于不兑现纸币本位制度与贵金属几乎完全断绝了关系,因此,货币量具有了较大的伸缩性,政府能够通过对货币量的调整与控制,实现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可以根据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的状况随时调整汇率。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地货币政策来实现物价的稳定,并且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职能和货币的作用货币起源货币职能货币的作用一、货币起源(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二)西方的货币起源论二、货币职能(功能)马克思有关货币职能的描述五职能说金属货币流通是基础西方有关货币功能的描述货币的四种基本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价值储藏延期支付三、货币的作用有关货币作用的争论对货币作用的客观评价(一)有关货币作用的争论有关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论——萨伊、瓦尔拉斯等“二分法”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瑞典学派的累积过程理论——威克塞尔效应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货币经济论货币主义学派的“单一规则”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二)对货币作用的客观评价积极作用货币的出现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换的效率;货币的“选票”功能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货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消极作用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第二节货币定义、货币类型和货币层次货币定义货币类型货币层次一、货币定义定义货币的方法——归纳方法与实证方法有关货币的各种定义——本质意义上的货币——功能意义上的货币——法律意义上的货币——控制意义上的货币二、货币的类型划分货币类型的标准具体的货币类型(一)划分货币类型的标准按照币材的物理特性进行划分;按照发行货币机关的性质划分;按照货币当作货币使用时的价值与当作商品使用时的价值的对比关系划分。(二)具体的货币类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属于足值货币,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采用的货币类型。相对于物物交换而言,实物货币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突出表现在:⑴价小体大;⑵不便携带;⑶容易腐烂,不易保存;⑷不易分割。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指金币和银币,属于足值货币。金和银一般被认为是理想的货币币材,金属货币是理想的货币形态,这一方面是因为金属货币恰好克服了实物货币的缺陷,具备了货币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特征,即普遍可接受性、轻便性、价值稳定性、耐久性、均质性和可分性,另一方面,由于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金属货币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虽然金属货币具有上述优点和特征,但它终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3、代用货币代用货币即代替贵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相关功能的货币,主要指的是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不足值的铸币也应属于代用货币)。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含义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的含义信用货币也称作不兑现的纸币,它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在流通中执行交易媒介和延期支付功能的信用凭证。(2)信用货币的特征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信用货币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可兑现的、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以银行活期存款为基础的非现金计算居于主导地位。信用货币是管理通货。信用货币的发行主要遵循的是经济发行的原则。三、货币层次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便于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分析;对不同层次上的货币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二)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理论界一般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不蒙受损失或不蒙受重大损失的前提下,某项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三)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一般规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货币层次划分的一般规律M0=流通中的货币(现金货币)M1=M0+活期存款货币M2=M1+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M3=M2+短期金融工具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M0=准备货币(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不包括商业银行库存现钞和铸币)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以及邮政汇划系统或国库接受私人活期存款等部分M2=M1+准货币准货币的内含准货币的外延3.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股票保证金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等第三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本位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含义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稳定货币流通而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一个国家为了稳定货币流通而通过法律形式所确定的,用来约束人们相关货币行为的一系列规范或准则。货币制度是国家权威介入货币流通的结果。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是历史的产物货币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货币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需要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确定货币金属(币材)规定货币单位本位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辅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及流通程序发行准备制度(一)确定货币金属(币材)确定货币金属(币材)是一个国家制定货币制度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它是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虽然货币金属(币材)是由政府确定的,但它却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并不应也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或强权政治而转移,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二)规定货币单位规定货币单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本位币的名称和规定单位本位币的含金量。•例如,英国将其本位币的货币单位确定为“英镑”,并在1816年5月的铸币法中规定:1英镑含11/12成色的黄金123.27447格令(Grain),含纯金113.0016格令。我国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中规定,本位币的名称是“圆”,每圆含纯银0.648两。(三)本位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所谓本位币,又称主币,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工具。金属本位币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本位币是足值货币,其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这是金属本位币的基本特征。本位币允许自由铸造、自由熔毁。本位币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本位币有磨损公差的规定。(四)辅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辅币是指位于本位币以下的,用于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的货币,依照法律,它和本位币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兑换比例,并且可以自由兑换。辅币的特征表现在:辅币通常是用铜、镍、铝等贱金属铸造的,因此,是不足值货币,其名义价值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辅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和熔毁,国家垄断辅币的铸造权。辅币一般只具有有限法偿能力。02(五)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及流通程序(六)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内容比例准备制度法律规定货币的发行必须有一定百分比的黄金作准备两级约束制度(发行额直接限制制度,定额信用发行法,部分准备法)法律规定某一限额内货币的发行不需要黄金保证,可以用商业票据和国家证券作担保,但超出限额部分必须有100%的黄金保证外汇准备制度用外汇作为全部或部分发行准备有价证券保证制度用各种证券代替黄金准备边际增量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