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3-1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11虞美人苏幕遮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哲思短章幸福是一位少女纪伯伦我爱过自由。越是看到人们受奴役、受蹂躏,我对自由就爱得越深;越是认识到人们服从的只是些吓唬人的偶像,我对自由的热爱就愈加增长。雕塑那些偶像的是黑暗的年代,是持续的愚昧把它们树立起来,是奴隶的嘴唇把它们磨出了光彩。不过像热爱自由一样,我也爱这些奴隶,并怜悯他们。因为他们是一群盲人,他们看不见自己是同虎狼的血盆大口亲吻,他们并没感到自己是把毒蛇的毒液吸吮。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亲手为自己挖墓掘坟。我爱自由曾胜过一切,因为我觉得自由好像一位孤女,形影相吊,无依无靠,她心力交瘁,形销骨立,以至于变得好似一个透明的幻影,穿过千家万户,又在街头巷尾踯躅,她向行人打招呼,他们却置之不理。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我像所有的人一样,爱过幸福。每天醒来,我同人们一道把幸福寻找,但在他们的路上,我从未把她找到。在人们宫殿周围的沙漠上,我未能看见幸福的脚印;从寺院的窗户外,我也不曾听到里面传出幸福的回音。当我独自一人去寻找幸福时,我听到自己的心灵在耳语:“幸福是一位少女,生活在心的深处,那里是那样深,你只能望而却步。”我剖开自己的心,要把幸福追寻。我在那里看到了她的镜子、她的床、她的衣裙,却没有发现幸福本身。我爱过人们,非常热爱他们。这些人在我的心目中,可分三种:一种人诅咒人生坏,一种人祝福人生好,还有一种人则对人生深深地思考。我爱第一种人,因为他们日子过得太糟糕;我爱第二种人,因为他们宽容、厚道;我更爱第三种人,因为他们有头脑。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修身名句·慎微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赏读: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赏读: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赏读: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做了也没关系,也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做了也没用。人的修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问题。小恶做多了,便成大恶;小善积多了,便成了大善。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作品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周邦彦(1056—1121),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谕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作品有《清真居士集》,已佚。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写作背景《虞美人》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可以说是一场豪华与凄凉交织的梦,一首欢乐与哀伤错杂的诗。在短短的四十二个春秋中,他经历了从帝王到阶下囚的生活巨变,领略过“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这样一个温柔富贵乡中的繁华胜景,也饱尝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囚徒生活中的深悲切恨。因为是一位亡国之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李煜早期的作品反映的主要是帝王的荒淫、颓废的生活;亡国以后的词则转为感伤、沉痛之音,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集中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可以说是字字流淌着血泪,句句饱含着愁恨,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和对象,“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虞美人》这首词就是李煜亡国被俘入宋以后的作品。《苏幕遮》周邦彦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入京都,六年为大学正,五岁不升,长期沉浮于州县间担任官职,颇受冷落,《苏幕遮》隐隐流露出此意。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3.审美视窗词人李煜南唐后主李煜这一孤独的才子,你痴,你乐,你悲伤。浮动的暗香,无法把你的魅力展现于世人。有人怨你:国家灭亡,使百姓失去栖身之所。也有人伤你:骄奢淫逸,不思国政,使国家陷入亡国之难。但,更有人念你:念你的惊世之作,念你的旷世之才,被你的绝世之情所迷煞。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从“红锦帝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呵,谁能体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谁能明了你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世人说,亡国的代价铸就了你可追唐诗的非凡成就,你认可么?你愿意后人称呼你南唐李后主还是词人李煜?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许你不屑回答。或许你在乎的,只是无法与自己的家国再进行交谈,不管是用脚步还是视线。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河卷走了一切,却卷不走你的离愁别恨;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惨痛变故和心事婉约而多情地歌唱着,歌唱着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千年李煜,是因为那些平民化的质朴的诗歌。人们记住的是一位词人,而不是一位帝王!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①燎.香()②溽.暑()③窥.伺()④李煜.()⑤罗衾.()⑥阑珊.()答案①liáo②rù③kuī④yù⑤qīn⑥shān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辨形组词①燎潦②楫辑③浦圃④檐儋⑤溽褥⑥僚撩答案①燎火潦草②舟楫编辑③浦口苗圃④屋檐儋州⑤溽暑床褥⑥幕僚撩拨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①燎.沈香,消溽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语解释答案①烧②快天亮的时候③昨夜下的雨④禁得起,受得住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4.名句默写①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③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④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____。⑤梨花院落溶溶月,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答案①侵晓窥檐语②叶上初阳干宿雨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菊残犹有傲霜枝⑤柳絮池塘淡淡风⑥雕栏玉砌应犹在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主旨归纳《虞美人》这首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哀伤感的。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通过写词人在秋月之夜登高望远,引发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腹愁绪。《苏幕遮》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有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达了思乡之情。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重点突破“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提示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的好。“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虞美人》一诗作者是怎样来写“愁情”的?提示选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对比手法。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总结《苏幕遮》上片,词人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提示“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鸟雀呼晴”是醒后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语”,在这里不光是鸟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更是视觉的形象。“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词人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吴门”和“长安”两个点上,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呢?提示“吴门”和“长安”通过荷花一景引起两地之别的感受。“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1.文本审美《虞美人》(1)问答式结构,起伏跌宕的笔法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表达了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于是厌恶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见。接着发问:“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指他当皇帝时的事,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小楼昨夜又东风”,点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引起他无限感慨。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多种修辞手法,抒写真情实感这首词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人的真情实感。尤其是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苏幕遮》(1)炼字精当三、四句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