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章目录1概述2血浆3血细胞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54血量与血型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对人而言最宝贵的是生命,对生命而言最珍贵的是血液。血液通过运输、防御、保护、缓冲和调节等功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失血过多危及生命怎么办?第一节概述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为55%各种贫血血细胞比容↓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血细胞比容↑血液的组成示意图血量(血容量):正常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7%~8%,大约4~5L。(一)颜色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动脉血含氧合血红蛋白较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去氧血红蛋白较多,呈暗红色。血浆因含胆色素而呈淡黄色。空腹时血浆清澈透明。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二)比重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主要与红细胞数量成正变关系。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三)黏滞性是由其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而形成的。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四)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果将蔗糖水溶液与水用半透膜隔开,使膜内和膜外液面相平,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膜内溶液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溶液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Osm/L,相当于5790mmHg,大小与血浆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五)酸碱度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的相对恒定依赖于血液中的缓冲对和正常的肺、肾功能。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pH<7.35时称为酸中毒,pH>7.45时称为碱中毒。酸中毒或碱中毒都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者将危及生命。第二节血浆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血浆水溶质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气体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一)血浆蛋白: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正常含量为60~80g/L。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生理作用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为1.5~2.5∶1。肝功能异常时,常引起A/G比值下降或倒置。(二)无机盐含量约为0.9%,其中主要的阳离子为Na+,主要的阴离子为Cl-。作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与肌肉兴奋性。(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总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中所含的氮称为非蛋白氮(NPN)。测定血浆NPN含量,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的代谢水平和肾的排泄功能。(四)其他血浆中还含有葡萄糖、脂类、酮体、乳酸、维生素和激素等有机化合物。还有O2和CO2等气体分子。二、血浆渗透压:300mmol/L,770kPa,5790mmHg渗透压就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具有的保留和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1)血浆晶体渗透压:占99.6%,主要由Na+、Cl-形成;由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因此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中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内压力和容积的稳定。血浆中的晶体物质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而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无调节作用。(2)血浆胶体渗透压:占0.4%,主要由血浆中的白蛋白形成。血浆蛋白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因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如:影响组织液生成、尿生成等。等渗溶液是指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常用的等渗溶液: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分别称为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肝、肾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组织液回流减少而滞留于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及维持血容量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及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生理作用1.5mOsm/L(0.4%)298.5mOsm/L(99.6%)正常值血浆中胶体物质主要是血浆白蛋白血浆中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两种渗透压的比较第三节血细胞一、红细胞RBC成熟RBC呈双凹圆碟形,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含丰富的血红蛋白(Hb)(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等。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儿童低于成年人;高原居民高于平原居民。外周血液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12缓冲血液酸碱度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功能(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使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增大,在受到外力时易于发生变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会减弱。2.渗透脆性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用渗透脆性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大,说明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反之若渗透脆性小,则抵抗力大。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0.85%NaCl红细胞形态和体积均正常0.8%NaCl红细胞逐渐膨胀0.6%NaCl红细胞逐渐膨胀并双侧凸起0.42%~0.5%NaCl红细胞开始破裂0.35%NaCl红细胞全部破裂3.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血沉管内抗凝血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沉降的距离。正常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红细胞沉降率越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小。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好坏与红细胞叠连有关。红细胞叠连主要决定于血浆成分的改变。?mm红细胞叠连与血沉红细胞叠连球蛋白血沉快慢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血浆成分改变当血浆白蛋白、卵磷脂↑→抑制叠连→血沉↓当血浆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促进叠连→血沉↑(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1)生成部位:成人红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特点:细胞体积由大变小胞核从有到无血红蛋白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2)RBC生成原料主要原料:铁和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20~30mg铁用于红细胞生成,其中大部分(约95%)来自人体铁的再利用(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的所谓内源性铁),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只需从食物中吸收1mg铁足以补充被排泄的铁。如人体缺铁,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体积小,颜色变浅,导致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正常缺铁(3)成熟因子红细胞成熟因子:VitB12(钴胺素)和叶酸。在幼红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DNA对于细胞分裂和合成血红蛋白有着重要作用,合成DNA必须有VitB12和叶酸作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如缺乏VitB12或叶酸,将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人体对VitB12的吸收必须要有胃液中内因子的参与。因此内因子的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可刺激红骨髓造血。临床联系:严重肾疾患由于EPO合成减少,会伴发贫血称为肾性贫血。组织缺O2是刺激EPO生成的主要因素。如:高原居民、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心肺疾病的病人等因缺氧导致EPO产生增多,红细胞数量较多。(2)雄激素促进EPO生成;直接刺激红骨髓造血。所以,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多于女性。红细胞生成与临床意义3.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平均寿命120天通过脾和骨髓时,被巨噬细胞吞噬而破坏。脾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脾性贫血。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是:(4.0~10.0)×109/L二、白细胞WBC(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1.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形游走,吞噬细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二)WBC的功能2.嗜酸性粒细胞功能:限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3.嗜碱性粒细胞功能:释放肝素—抗凝作用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吸引嗜酸性粒细胞4.单核细胞功能: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衰老及死亡的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5.淋巴细胞质少,染成天蓝色,分为T细胞和B细胞功能:参与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主要生理功能(二)白细胞的功能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反应,实现对机体的防御和保护。白细胞具有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等特性,是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白细胞总数增多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数<1.0×109/L时,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较易发生感染。第三节血细胞三、血小板血小板的生成:是从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正常值(100~300)×109/L(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7~14天进食、运动、妊娠及缺氧均可使血小板增多,女性月经期血小板可减少。若血小板数量超过1000×109/L,易发生血栓;若血小板数量少于50×109/L,可产生出血倾向。(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粘附并融合到血管内皮中;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细胞增殖。血小板减少(PLT<50×109/L)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皮肤黏膜下出现出血点、瘀斑甚至紫癜,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后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正常人出血时间为1~3分钟。生理性止血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第一步血管收缩:受损伤局部及附近小血管收缩,若血管破损不大即可使血管破口封闭而止血。生理性止血第二步: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将血管破口堵塞而止血。血小板被受损血管暴露的内膜下组织激活,而发生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松软止血栓。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生理性止血第三步:血液凝固,形成坚实止血拴: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加入到松软止血栓内,形成牢固止血栓,达到有效的二期止血。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过程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不溶性)纤维蛋白,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回缩,析出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特点: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均属于蛋白质;绝大部分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右下角加一个“a”表示其“活化型”;除因子Ⅲ由组织细胞释放外,其余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且多数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的参与。当肝功能损害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