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1.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注意: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古诗的形象:1.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2.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3.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意象)。古诗的语言特点:或清新、或素朴、或绚丽、或含蓄……,这些语言特点跟诗歌的形象、意境、作者的抒情密不可分。古典诗歌的类型一、旧体诗歌的种类: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其中: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八句,每句五字。属于五言律诗。二、律诗的特点:1.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2.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3.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4.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本课学习目的当然是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方面了解鉴赏评价的有关知识,并在鉴赏评价的活动中积累初步经验。山居秋暝王维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生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有积极的政治抱负,但几经沉浮厌倦官场斗争,便归隐终南山,开始寄情山水,醉心禅理。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继承陶渊明和谢灵运的长处,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一个高峰。其诗风清新淡雅,意境恬淡,优美如画。诗人小传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著名的文人画大家,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解剖本诗形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尾联背诵指导1.把握节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轻快的调子尾联——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诵读指导阅读思考:《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品。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那么王维是怎样绘出这幅山水的呢?解题我们赏析诗歌的第一步是理解文意,解题又是我们理解文意的开始。我们看题目,《山居秋暝》,“山居”即,“秋暝”即。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是写景还是叙事或状物?写景。既然是写景,那它的艺术技巧最有可能的是什么?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山中居所秋天的傍晚课文分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山居秋暝秋天的傍晚开篇紧扣题意(“山”、“秋”、“暝”),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思考,首联哪些字词最能突出“环境”的特点。“空”字——说明山中的人际罕至,给人一种“清幽、深远”的感觉。“新”字——说明刚刚雨过天晴,空气清新,而且新雨洗净了山色,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秋”字——说明晚来的天气“凉爽宜人”。意境清新、深远、幽静的空山秋夜图,作者用干净、简约之笔清晰地勾勒了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渲染了山景的清幽宁静。秋山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茂密的青松林的空隙,照射到地面上,斑驳点点,恍如满地碎银,给人以明净、幽美的感觉。加上细水奔流,在月光辉映下,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溅起雪白明亮的浪花,像一曲优美的奏鸣曲,反衬出山中的清幽、宁静。从而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幽美、宁静的画卷。思考,颔联给了我们一幅怎样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在“月色朦胧的空山”的大背景下,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人之乐”的画面。思考,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展现画面的?1.竹喧归浣女——出句写诗人所闻,因为被竹林遮挡,看不到人的身影,但诗人从竹林里的欢声笑语中听出这是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来。虽是淡淡一笔,却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之乐”,突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莲动下渔舟——对句写诗人所见,渔夫乘着顺流而下的渔舟,利用月明来采莲。清秋时节,明月高照,雨后莲花,满塘荷叶亭亭玉立,荷花袅娜鲜艳;小船悠悠荡漾,渔歌响起,唱出“丰收之乐”。此时此景,让你联想到怎样的图景?月夜采莲图: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竹喧”,知道是“浣女”归来;“莲动”,知道是渔舟划动。一听觉,一视觉,以动衬静,突出了山之“幽静”,抒发了诗人“闲逸萧散”心境。小结:以上两联:从“景之幽”写到“人之乐”。在青松明月下,翠竹青莲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善良勤劳的人们。在这样一幅美好、宁静、安乐的生活画卷中,寄托了诗人的生活理想——向往“和平、宁静、自由、安乐”的生活,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1)这三联都有哪些意象?鱼、月、松、、泉、石、竹、浣女、莲、渔舟。(2)这些意象组成的图画有什么特点?清幽、宁静、清新。(3)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态下看到这么清幽、宁静的景象呢?恬淡、宁静。(4)看到这样清幽、宁静而清新的景象,作者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喜爱。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面对如此风光,面对如此生活,诗人不由发出了感慨——“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我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自在安乐的生活。”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分析艺术技巧(1)颔联运用了一种修辞方法:对仗。(2)颈联也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对仗。(3)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这样的手法叫做什么?(4)诗的题目以及首联就告诉我们,这是“空山”,“空”就是空寂,但到了这里,我们发现这山有泉水声,也就是我们上边所说的动景,这是否矛盾了呢?不矛盾。山泉因为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静谧、清幽,这种手法叫做以动衬静,如“蝉造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教室里很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到了”。小结:我们一起来归纳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评价本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一首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思想:指的是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揭示怎样的现实生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或说明怎样的道理。内容:指的是上述“思想”的载体。也就是:为了表达思想,作者写怎样的景,怎样的物、怎样的事、怎样的人——这个(这些)人有怎样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当然,如果直接写出感情和道理,那就既是“思想”,又是“内容”了。《山居秋暝》这首诗写的是居住在山中的诗人,在秋天日落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描绘空山秋天傍晚“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抒发诗人迷恋自然的闲适情怀,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和平、宁静、自由、安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答:是“王孙自可留”一句。因为前面三联描写空山、新雨的大环境和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清新而淳美欢乐的画面,诗中有画,这些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来间接表现诗人的恬淡心境和高洁情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反其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流连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鉴赏与讨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欣赏练习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是傍晚的意思。B.首句中“空山”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源。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C欣赏练习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情趣。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D3.对《山居秋暝》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落笔两句,从不同角度烘托出诗篇的标题;这里的“天气”,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于现代。B、3、4两句诗,对仗工稳,简洁地勾画出“山居”优雅的自然环境;5、6二句诗,着意描绘人物,却写法不同——句5正面明写人;句6则侧面暗写人。C、“王孙自可留”——王孙,古代本指贵族子弟,此处为诗人自况。本诗句语出《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中反其意而用之。D、诗篇反映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从7、8二句诗中折射了出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提示:本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1、2句诗,只表现出标题上的“山”和“秋”;句3凸现了“暝”,而7、8句才透射出“山居”的信息。鉴赏与讨论一、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哪些作用?答: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三、与多数诗人的“悲秋”作品相比,王维的这首诗语言风格有何特点?答:《山居秋暝》这首诗以精确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傍晚新雨后的山村景色。勾勒出一幅幽静清新的美好图画。自古写秋景的诗,多为悲秋之作,而在王维笔下则欢快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王维山水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清新、明丽、蕴蓄,饶有情致,富有生气。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予以刻画,构成优美的意境。同时,作者又善于赋予静态的画面以动态和音响,把画面、声响、动作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示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