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巴洛克美术1、酝酿与诞生从16世纪之后,欧洲美术进入了巴洛克时代。巴洛克美术全盛于17世纪,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在此期间可说是英才辈出。“巴洛克”一词名称由来说法不一,原指奇形怪状、矫揉造作,含悖理奇怪之意。的意思。这个词最初是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用来嘲讽这种风格的贬义词,表示某些东西,其形状稀奇古怪,装饰过分华丽,矫揉造作甚至不诚实。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而现在,这个词已经是一个褒义的词语了,被用来作为一个时代的标记,表明整个时代艺术的主导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2、艺术风格和形式巴洛克艺术的风格是承袭自文艺复兴末期的矫饰主义,着重在强烈感情的表现,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常采用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其风格趋向,多少也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动荡局势、不安而丰裕的现实景象。与文艺复兴艺术相比,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巴洛克艺术色彩更为丰富,形态更为夸张和富于戏剧性,它强调华丽、动感、装饰性,同时追求建筑、绘画和雕刻艺术的结合,并通过光线、色彩、运动的混合,利用幻觉直接诉诸观者的情感体验,造成情景交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巴洛克艺术对欧洲各国都有很大影响,最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家是意大利人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的鲁本斯。二、代表人物1、贝尼尼济安·劳伦佐·贝尼尼(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是南方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为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规划圣彼得教堂的广场空间,他以两排巨硕的柱廊围成一椭圆形状,当各地民众群聚于此时,似乎象征了教会对广大信众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不仅具强烈宗教意涵,直至今日仍是梵谛冈教皇国的重要地标所在。圣彼得教堂雕刻方面富于动感,表现出流畅复杂的戏剧性效果:常和绘画混合应用,并于建筑相结合,成为建筑物内外的装饰,贝尼尼为圣彼得大教堂所做的雕像即为代表。《阿波罗与达芙妮》洛仑佐·贝尼尼1622-1623年高243cm大理石罗马贝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的花园装饰了四组群像雕刻,《阿波罗与达芙妮》这组雕像表现了两个处于激烈运动中的人体,人物都处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给人以向上升华、轻盈、充满生命力的优美感觉。激情、激烈运动正是巴洛克艺术的特征。雕刻家以纯熟的征服云石的技巧和信心,使冰冷坚硬的云石变成柔软的肌体和鲜活的生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对象。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不用任何支撑物,使开放的运动人体自由地展现在空间中,是米开朗基罗也不曾涉足从这组作品中,优美流动的曲线变化和纤细的柔美风格上,可以看出贝尼尼对纯正古典美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这是他对希腊古典雕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的成功,轰动了整个罗马,一个晚上全罗马人都知道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意大利又出一个大雕刻家贝尼尼。一位大主教看了这组雕像激动地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达芙妮。另一位主教还写了一首诗:迷恋的人儿追赶着欢乐,这昙花一现的美色啊!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苦果,几片绿叶。《圣女德列萨》洛仑佐·贝尼尼1647-1652年,高350cm,大理石意大利罗马圣玛利亚教堂利拉罗礼拜堂贝尼尼应罗马圣马利亚·德·维托里达教堂订置《圣德列萨祭坛》,主德列萨是16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少时患病后潜心修炼,事奉上帝,每当她发病时就陷入失魂落魄,脑海幻觉丛生,出现很多奇迹,清醒时就回忆记录下来,一直流传于民间,教会就利用她的病态回忆来宣雕刻家在组像中洞察并把握住少女心灵深处的欲望,所作姿态恰如其分,那小爱神举箭欲刺的动态是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与德列萨仰卧神迷姿态构成运动的和谐节奏,是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是期待欲望满足即将实现,是刺透了的心激动之前的静境。坚硬的云石在贝尼尼手中是可任意折叠的绸缎,雕像身上的繁复衣褶展示了雕刻家征服云石的高超技巧。雕刻家将这组雕像置于大面积垂挂的背景下与底部的云朵相呼应,使沉重的云石立刻飘动起来,这与少女痴迷飘飘欲仙的情节相一致的。由于环境和光的配置使这组群雕呈现出舞台造型的戏剧效果。《教皇乌巴诺八世墓碑》洛仑佐·贝尼尼1628-1647年大理石青铜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绘画方面追求画面动感,常出现对角线、弧线等构图方式;并运用明暗对比老描写物体和统一画面,产生戏剧性的光影和色彩,如卡拉瓦乔、鲁本斯、拉突尔、林布兰等人的作品,都是典型的作品。巴洛克时期的绘画除了绘于教堂内的顶棚(天花板)之外,独立存在静物画、风景画、肖像画与大为流行。2、鲁本斯(1577-1640年)《鲁本斯自画像》鲁本斯是北方佛兰德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的创作以对生活的富于诗意的表现来歌颂生活,《阿玛戎之战》鲁本斯画家在这里描绘的是神话中一则由英雄忒修斯与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发生爱情而引起的战争场面。两队人马在桥上狭路相逢,战斗异常激烈,前仆后继。画面总的动势好象一团旋风,紧紧朝向桥的右侧滚动着。人物的层次绵密,所有的造型服从于一种连续性的运动。色彩所表现的激情已达到了最高点。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幅画是鲁本斯受到达芬奇的一幅《安加利之战》或提香的《开多尔之战》的影响,这是不确切的。鲁本斯没有见到过那两幅画,即使他当时能见到,也只能是这两幅画的摹本或素描稿,要说汲取前人的构思,至多只是桥上的夺旗战斗。就鲁本斯这幅画的总构思看,他没有摹仿前人的动作,画家是凭借自己娴熟的写实技巧,使线条与色彩取得生动的呼应,并且有他的独创性。《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宙斯和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一个善骑,一个善战,英勇无敌,他们共同爱上了迈锡尼王的两个孪生女儿。画中所描绘的是传统“抢婚”情节。画面上人物和马匹扭动交错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大轮廓近乎圆形,构成一幅充满生命运动的图案,在地平线上激烈地滚动着。虽为“抢婚”,却没有暴虐和抗拒,两匹雄健的高头大马,气势昂扬。以浓重的色调衬托出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的英勇强悍及两位裸体少女的娇嫩柔媚。是力与美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英雄主义的画面,画家通过塑造丰满强健的人体,通过构图复杂而激烈的人物动势,表达了不可抗拒的爱情力量。整个画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表明鲁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激情,装饰性的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同真实感很强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他塑造的人体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在米开朗基罗式雄健的人体造型中,赞颂人的生命力的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反禁欲主义。《鲁本斯和妻子》鲁本斯《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鲁本斯画家在这幅竖长画面上,描绘玛丽皇后的宫船刚刚进抵马赛港,她已盛装待迎,准备接受法国最高规格的礼仪。这时,立在船头上的一位象征法兰西的姑娘,头戴军盔,以古罗马的庄严装束,向皇后伸开双臂表示法兰西在欢迎她。豪华的宫船下面有许多海中女仙在尽力拽着绳缆,要让这条幻想的宫船靠近港岸。为使画面充溢着美感,画家除了刻意描绘船上的盛装皇后与法兰西姑娘以外,还在船下舷侧画了一些美丽的仙女。肉体的魅力加强了画面的神话色彩,同时还在天上画了许多迎客的天使。这些仙女叫涅端伊得斯。她们是海神涅莱斯与多里斯所生的五十多个女儿。这些仙女专门援救在航海中遇险的船只。此外,她们还象征乐观与载歌载舞的形象。这些穿着薄薄衣衫的仙女周围,还有几头海怪陪伴着。《上十字架》在《上十字架》一画上,鲁本斯集中以冲突与运动为基础,设计了一个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展开的对角线构图。强光来自右下方,行刑的兵丁出现在与强光相背的方向。耶稣被钉的十字架刑具是从画面的右下往左上方向竖起的。这支十字架显得很沉重。行刑的人物都很紧张,右边一个兵丁紧拽着绳索,左边的执行者托着十字架,身上的肌肉似都要绽开的样子。可是十字架上的耶稣却现出坚定的神态,脸上毫无痛苦的表情。他举目斜视着天际,突出了一种英雄般的精神力量。耶稣与下面一群执刑的暴徒,构成了力度上的对比。鲁本斯很善于在这类画上添上些很生动的风景细节。右上侧那棵大树,叶子似被狂风吹得翻卷乱颤,而与此相对,左下角画了一只张着嘴的卷毛狗。全画处在一种旋风般的激情中。这些形象使我们想起了丁托莱托的某些画面。意大利风格在这幅画上是以传统的色彩与笔法来映衬的,因此,虽然显露着威尼斯的情调,然已展现出鲁本斯的个性特征了。特别是在造型结构上,他用心于自己的塑造风格。《下十字架》鲁本斯在《上十字架》完成后,相继创作了同样的祭坛画《下十字架》。基督被钉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亲友和信徒们络绎不绝地来悼念他。有一位叫约瑟的亚利马太城人,受众人之托求见罗马祭司彼拉,允许埋葬基督的尸体。《下十字架》就是描绘这个情节。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卡拉瓦乔式的聚光法布置画面,人物组合成对角线式安排:基督的尸体处于中心的亮区顶端,那位老者用嘴含着布,托着基督的臂膀,他就是信徒约瑟。承受降下基督身体的穿红袍者是约翰,对应的那位长胡子老人是彼得;抬手扑向基督痛不欲生的是圣母玛利亚,那位虔诚而多情地捧着基督脚的是抹大拉。在这幅画中没有激烈的人物动势,没有强烈的激情,只有充满崇敬的爱和深沉的哀伤,画中人物被黑暗所包围,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好似山川大地也为基督的死而默哀抽泣。《圣乔治斗恶龙》鲁本斯圣乔治斗恶龙,题材源于《圣经》,也是欧洲古代壁画常用的题材之一。据基督教史所述,圣乔治原是一殉教者,约活动于公元3世纪。自6世纪起,传说他曾因从一条恶龙爪下拯救过一个女郎而被后世颂扬。约从8世纪起,便被神化为圣者,还成了英格兰的保护神。鲁本斯在这里表现了一个威武的骑兵来充当圣乔治,与拉斐尔的画上或者后来法国画家安格尔的同名画上的圣乔治迥异其趣。战士正在马上左顾右挡地刺杀这条恶龙,笔法具有速写性质,发挥了画家善于以热烈的色调描绘动乱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使这场战斗充满激情。尤其是圣乔治的那匹马,画得极有精神。《小孩头像》这是鲁本斯肖像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充分显示了画家的精湛技艺和对人物精神面貌的捕捉能力。小孩的脸部表情相当丰富,色彩和谐,眼神炯炯发光。金黄色的童发脉络分明,并富有立体感。大翻领则用大笔触涂绘,使它反衬出那张童稚而诱人的脸庞。《三美神》鲁本斯三美神是指贞洁女神、美神和爱神。也有人说是指美神维纳斯、温柔女神塔利亚和欢喜女神阿格莱亚。在鲁本斯的笔下这些女神都有着健壮丰满、充满生命力的形体,有着秀丽俊美的面孔,整个形象充溢着激情与艺术魅力,体现了画家对女性美的理想。《幼儿基督与约翰及二天使》这幅画应是耶稣与施洗约翰等宗教形象,可事实上出现的是4个天真无邪、健康稚拙的孩子。唯有左边长一对小翅膀的孩子提醒观者,这4个孩子是“神”。小天使抱住一头羊羔,显得十分调皮。右边那个长一头金色头发的孩子,用右手去拍他对手的小脸,这好象是“基督”。背对观众的那个孩子则一手搭在小羊的头颈上,一边与自己的小伙伴说得正起劲。显然画家深情地描绘4个活泼可爱的胖孩子,并没去表现什么耶稣与约翰的关系。《伊莎贝拉•勃兰特》鲁本斯与伊莎贝拉伉俪情笃,伊莎贝拉此时三十四岁,她的矜持、文静与内心和谐的微笑,正是画家所要刻画的妻子的性格。肖像被画得很精细,伊莎贝拉右手持一珠宝盒,左手搭在右胸侧的饰带钮扣上。这一双手的描绘,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要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那双手画得还要情深意浓些。当这幅肖像完成的第二年,伊莎贝拉•勃兰特就因病去世。对于画家来说,它是最后给他留下来的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妨说,画家在这幅画上浇注着画家对妻子16年的燕尔情谊。《苏姗娜·芙尔曼肖像》鲁本斯这幅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