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作品鉴赏魏诚浩建筑学13011910130118壹贰叁肆伍王澍简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海宁少年宫五散房陆总结王澍简介王澍,中国唯一一个获得“神化”了普利兹克奖并从此被捧上神坛的建筑师。王澍本身并不是一个喜欢顺应潮流的人,在将建筑系的学生学业有成后都立刻投入实际的工作中时,听说王澍选择了和普通工人一起工作,探访最基础的建筑建造方式。这种性格也体现在后来的建筑设计风格中,当大陆建筑界都附庸西方的建筑潮流时,王澍选择赋予建筑传统的思想,带上传统的符号,虽然.......感觉真的只是带上了”符号“。虽然以文人自居,附庸风雅的写一些逼格略高的文章,在建筑设计中也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追寻传统的匠人形象;但王澍设计的本质仍然是现代主义建筑,只不过在西方现代主义的框架上铺了一层中国传统的砖瓦。也许是我没仔细了解,但我在王澍的建筑中并没有看到太多的传统建筑思想上的东西,更多的是符号和象征,也许正是这些表面化的东西让他人觉得他在思考中国人自己的建筑而其他人没有。当然不可否认,即使在一些人看来他的设计很符号化,但王澍仍然是尝试思考传统的先行者们中的一员,也许这方面做的并不很好,但这确实能引领其他建筑师更多的关注传统,做有国人自己思想的建筑。海宁少年宫海宁市少年宫,作为王澍1990年的处女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东西,明显的现代主义水泥盒子的风格。这大概受限于当时的公共建筑风格。年代久远也没有留下更为完整的资料。王澍早期的作品与他之后的象山校区和宁波艺术馆等为人称道的作品确实可以看到王澍在建筑中加入传统元素的努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市,占地约800亩,位于风景区内,所以依山傍水,整个基地环境非常好,山地河流占地就近350亩。象山校区一二期整体都由王澍设计。运用了大量的旧砖瓦。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合院”的形式。从象山校区总体平面图中可以看到,所有的建筑都朝向象山这一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大多建筑都采用“凹”形或蛇形,使得建筑的主要景观面和围合而成的庭院都朝向象山。在这片规划中,建筑成为了向自然表达敬意的客体。整体环境的规划美院象山校区的座落地也有大量的农田池塘,这与大多数中国大学校区基地有共通之处,大学校区规划的普遍做法是用填埋或深挖的方法对基地进行改造以达到形成人工景观的目的。然而象山校区的规划却尽最大可能维持了建造地的原样,大量的农田与池塘都被保存下来了,而且池塘边的苇草也保持了原样,从图片上看的话,水泛黄都泛得和农村一样,这里的建筑不是在改造环境,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一般,大概可以看做是传统建筑与山水共存的理念在现代的体现。而且,这种建筑松散的布局,让穿梭在其中的人们能完全放松下来,虽然,即使有严谨的流线,也可能给人们造成找不着路的麻烦,但这也是传统“园林”的一种特点。建筑的形式象山校区的形式,不论从平面还是立面,都是很有趣的,有趣在于.....这样的形式和学校的一些功能非常的矛盾,我并没有作为这些建筑的使用者,只是出于一些方面觉得这些有趣的方面可能有为了仿照传统和故意用一些手法却忽略实用的嫌疑。首先从单体建筑的总体形式看,校区的内的建筑大多以方盒子作为基本元素,然后形成完整或不完整,单个或多个“回”的形状,在其中围合出一个空间,就像传统建筑的院落的形制。立面的设计是象山校区的一个亮点,王澍在厚厚的水泥或者白墙上开小窗,就像江南传统建筑的小窗一样,因为单个窗的面积小,于是在巨大的墙面上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排列。虽然看上去很杂乱,但是一横一竖的形式纵横穿插,使得开窗相较普通的建筑开窗的形式更加有悦动的美感,厚实的墙体上的灵动的开窗使建筑不那么死板。王澍在一些门窗的设计中还引入了传统园林中假山的形式,借用了假山石孔洞的形状设计出的门窗形成类似园林中隔山对景的形式。门洞设计成不同的形式,使得视线每穿过一段空间所看见的景色都不相同,而且远处用较小的门洞使远处的景色半掩半映,增加趣味,让人心生向往,留给观景者自己想象。除了直接开窗,也有用木制的错落的第二层表皮将视线分割,室内室外的人透过这层表皮仿佛透过丛林在观察对面。另一处比较有趣的是建筑中的流线,比较经典案例是用室外的廊道将不同的楼层平滑的连接起来,虽然是多层,但通过一条高低起伏的廊道,使得他们仿佛在一个相接的平面上。同时又将杂乱开窗的立面隔断开,立面错落有致不致审美疲惫。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传统学校建筑中教室或者宿舍均质化和量产式的刻板,但是,出于实用性,还是不禁要发出一些疑问。如果说,这样的设计是游览性的公建,那么这种多种形式的变化无可厚非,可以大大增加访客在空间中的趣味。但是,作为一个教学场所或者住宿场所,师生每天都要使用,这样的设计是否会增加不便,也许刚开始会觉得很有趣,但长久之后也许会对这些频繁的高低变化,或者窗户的不确定性等等频繁的“有趣”的变化感到疲劳和不悦。我并没有实际使用过这些建筑,在此也只能做一些猜测,至于实际情况也只能看美院师生们的反应。综述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一二期工程的设计都是由王澍一个人完成,然而一二两期的建筑却有相当大的差异。更甚者,每一个建筑风格都不同,王澍曰是打破一个建筑师一次性建造与设计的感觉。但这种实验到底是导致了杂乱,还是使整个校区更加多元,这大概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争论的话题,但是不管怎么样,风景迷人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确确实实给予师生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与各种浮夸的地标性建筑不一样的美丽。能让人产生争议,这样的建筑本身就有突破性,正确与否都在建筑设计的浪潮中添上了不一样的东西。美院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啊的变化和形式的多重变化形成的有趣感。但是我觉得这些有故意为了“有趣”而做极端设计的嫌疑。如前述,这些有趣很可能牺牲了长久使用的便利性。不知是不是真的,听说美院有少数学生抱怨女宿舍的开窗较小,采光不足,而王澍对此的回应是这样做立面比较有趣,也符合传统南方建筑的小窗形式。如果这个故事是恶人杜撰,那全当一个饭后茶余的讽刺,但若是真的,就真的不得不思考这种建筑的“有趣”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值得为追求大师之路而趋之若鹜的学习和追捧。并不是争论什么,只是在追寻传统美的道路上,有些东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然后尝试一些这样无所畏惧的建筑实验。宁波历史博物馆概述宁波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一片新开发的区域,这片区域曾经有30个古村落,但着手进行设计时已经拆的所剩无几,就像一块新开垦的地皮一般,旧的记忆已经被抹去。王澍用旧的村落拆下来的旧砖等材料,将这些材料用于博物馆,用于重塑这地方的记忆。同时,包含该地区记忆的材料建造起来的建筑有了时间的堆积,恰好符合博物馆收纳时间的这么一个主题。宁波历史博物馆占地30000平米,设计者考虑无法直接套用传统建筑,这个尺度的建筑就考虑到建造一个人工的山体,建筑的下方是规整的矩形,是稳定的,向上这个建筑就开裂了,使得整个建筑在稳定之上逐渐富于变化。王澍如是说:“当我着手设计这座建筑的时候,我想到巍峨的群山。我无法为这座城市设计些什么,因为这里还不存在城市。因此我想做一些有生命的东西。最后我决定设计一座山。”不知道“山”这个概念是先于建筑设计,还是为了包装而可以加上的概念,至少当面对这个建筑的时候我不觉得能想到有生命的山,如果从山的角度看,这是一座没有生命的悬崖峭壁。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这座建筑的砖块大多由被拆掉的旧村落而来,整个建筑是这个地区记忆的集合体。设计者还用多种手法巧妙的借助这些旧砖让游客感受旧宁波街道的氛围。从这些角度看,这个建筑确实有记忆,有生命的。”用多种砖块搭建起来的高墙围合出的过道,再现了古城宁波的街道风景。利用江南水乡的元素,高墙,坡顶,深院,小窗;再现古城宁波的记忆。平面布局首层平面非常的简单,中间的一条通道将整个平面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作办公区域,有自己单独的出入口。一边用作游览区域,而这个区域也非常简单,游客首先抵达大厅,又直接被导向两个展厅,这两个展厅相连,使得整体形成“大厅——展厅A——展厅B——二楼的流线。一层形式简单,功能分区也较为简单。二层的流线仍然简单,基本是逆时针游览的路线,一段展览中都会有一个庭院出现,缓解人们在封闭的博物馆中的压抑感。到了顶层这一部分,不同的展厅就独立出来的,通过室外的道路相连。整体上游览空间由封闭到半封闭到开敞,都在有秩序地逐渐变化。立面内部有一系列庭院,增加人感受到的尺度,也可以增加展厅内的采光。建筑细部建筑的一部分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但并不是像普通建筑一样浇筑的。而是在采用了毛竹片编制而成的模板内浇筑,这样使得混凝土产生了新的肌理,确实可以体现出王澍对建筑手工艺制作产生的变化的一种追求。近处可以发现,建筑的墙面并没有用单一的材料,而是多种材料的穿插使用,瓦片嵌在砖块中,形成不同的肌理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远观时表面纹理自然的变化,产生就像传统江南民居的斑驳质感。五散房如果说我对象山校区大量的突破性的建筑手法感到惊奇又抱有质疑的话,那么作为象山校区工程前期实验性建筑的五散房则让我感到更加合理。项目介绍宁波五散房是中国建筑师王澍和搭档陆文宇在宁波鄞州公园内设计的5幢实验性建筑。这些建筑包括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建筑手法包括“瓦爿墙”、异形结构和传统的夯土技艺这五座建筑的总面积不超过2000平米,每一座建筑都不大,是实验建筑非常理想的大小。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画廊背丘面湖,屋顶一波三折,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展示场地这五个建筑,分别用了五种不同的建筑方法和建筑类型。在其中可以看到王澍标志性的墙体上多种材料的混合使用,这种墙体的建造方式是墙体产生了不同的肌理。这种近乎纯手工工匠营造式的建造法对于小体量的建筑来说非常合适,首先无需增加过多的人工和物质上建造的负担,又可以增加建筑的趣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是作为象山校区设计之前的实验性的建筑,我更喜欢五散房的设计。五散房的这些令人玩味的手法在小尺度上不会给使用者增加过多的负担,但一旦运用到了大尺度的建筑上,视建筑的不同,很可能增加使用者的负担,明明是很好的建筑思考,最后很可能演变成为了追逐某种效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情况。总结从处女作海宁青少年宫再到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到王澍设计风格上的一个很大的转变。最初只是非常普通的现在主义风格的建筑。而如今,王澍的建筑中包含着对传统工艺和建筑的不断尝试。但是,总觉得王澍在这条路上是不是走得开始变得偏激了。就像曾经的他没有这些束缚,他可以自由的做不同的建筑实验,而如今被捧上神坛的他,被成就他的这种传统情怀所束缚,作为一名明星建筑师,一旦被包装成了某种风格就不得不朝着这条路硬着头皮走下去。至少在象山校区二期的设计中,个人感受到了一种失控的对传统技艺的使用和对形式的追求。但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造诣就必定会在另一方面有所欠缺,这并不能阻碍他的设计在建筑的洪流中成为供人品茗的名茶。也许会想流水别墅那样,虽然有许许多多的缺陷,但是设计师概念上对自然的追求会对今后的建筑产生影响。前提是,这种影响导致的不应是盲目追星般的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