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块内容概述:专题一民族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专题五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㈠本模块编写主题:1.近代民主思想从理论到法律的过程(专题一、二);2.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确立到扩大的历程(专题三、四);3.近代无产阶级的民主实践历程(专题五)。㈡素材选取:英、法、美、中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一单元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一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专制: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一种政体形式专制主义: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和理论。--一种理论形式从历史角度看,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不同国体)都曾出现过专制统治政体。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要晚近1000年.)5—11世纪是西欧封建经济的形成时期;11—15世纪是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15—18世纪是封建制度的鼎盛和衰落,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1、欧洲封建社会的时间西欧封建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时期,西欧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社会处于长期分裂状态。基督教发展和兴盛,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神学观念占主宰地位。基督教发展很快,后被罗马统治者立为国教,成为统治人民的精神鸦片。中世纪神权压倒一切,世俗权力服从于教权,教权高于王权,教会高于国家。教权和王权的斗争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对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8(1)经济上:土地所有权分散(2)政治上:权力分散2、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1)经济上:土地所有权分散2、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中世纪早期的国王为了得到臣民的支持,不得不采取分封制,把自己拥有的土地分给教会、贵族,这就使得当时的土地所有权分散。土地所有权分散就导致欧洲政治权力的分散。“如果政治经济权利都分散在一些人手里,那么国王作为一国之君的地位如何?”①中世纪欧洲的土地制度——采邑制②封建庄园是主要的经营方式(处处要受人限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你知道该图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状况有什么特点?•教权高于王权巴黎圣母院乐托·达姆修道院内部感悟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势力圣特提恩修道院米兰大教堂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立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帝一、“万王之王”——“教权至上论”的盛行(神权与王权的长期斗争)1、教皇鼓吹教权至上论①最早提出:教皇尼古拉一世。②发展: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日月论)③推崇到极点:教皇英诺森三世。“万王之王,万主之主”④正式规定: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一圣通谕”)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登上阿尔卑斯山,在坚固的古堡卡诺莎城门前,冒着严寒站了三天,求得饶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事件”。格列高利七世“卡诺莎事件”“万王之王”---教权至上论•尼古拉一世:•格里高利七世:•英诺森三世:•卜尼法斯八世:最早提出反对世俗权力干预教会,维护独立进一步鼓吹教权至上理论,教皇地位超过世俗皇帝或国王推崇到极点,“万王之王”一圣通谕,规定教皇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利2、神学家对教权至上的诠释——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思考:“我阿奎那是中世纪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为什么要宣扬‘君权神圣’思想?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王权。君主权力来源:一切世俗权力来源于上帝的授予;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与教权关系:君主应当服从教会和教皇。王权性质:国王是上帝的仆人,肩负着使世俗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的使命,因此王权也是神圣的。“君权神圣”理论(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的国家观:2、神学家对教权至上的诠释——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背景⑴基督教会实行神权统治;⑵基督教会的神学权威受到挑战⑶教会与王权的矛盾尖锐,长期斗争加深理解之背景:(13C)1)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对欧洲深远影响。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2)13世纪的意大利,基督教正统教会权威受到严峻挑战经济: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市民、国王、农民共同反对教权;意大利因教皇国特殊地位矛盾更尖锐。思想:反对基督教会腐败的“异端运动”。3)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王权和教权斗争调和教权与王权的矛盾,维护神权统治2、神学家对教权至上的诠释——阿奎那的“君权神圣”2)目的:调和教权与王权的矛盾,维护神权统治3)主要内容:5)作用:对教会:维护教会权威与至高无上地位。对君主: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确立了世俗政治一定的地位,强调了世俗权力的神圣性,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创造的,是神授予的;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4)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理性哲学相结合阿奎那创立神权政治思想,主要是()A、论证神学的合理性B、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统一C、论证教权高于王权D、确立王权的神圣地位下列言论属于阿奎那的有A、治理其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B、君权神授、王权至上C、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D、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二、君主专制的加强(君权与教权的斗争)----典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1、背景教权高于王权,教权威胁王权1)对教士课以重税;2)令英国主教和教会将各种收入上缴国王3)宣布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须请示教皇4)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教”的最高首领是英王5)断绝与教皇一切往来,解散修道院、没收地产3、结果:国王控制了英国教会;获得教会地产的人成为亨利八世专制统治的坚实基础,君主专制加强。2、措施4、认识:⑴是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王权强化的产物。⑵理论上讲,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在事实和法律上握有最高权力;但君主专制的形成需要借助神权来维护它的统治。⑶国王与教皇斗争的实质是对教会的控制权及对世俗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三、“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大傻瓜”——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思考:我英王詹姆士一世为什么极力鼓吹“君权神授”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背景(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3)专制王权与议会(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维护专制统治他狂热鼓吹,大肆宣扬“君权神授”“王权至上”2、主要内容(理论)君权来自上帝,议会权力来自国王,议会无权干涉国王的专制主义理论.影响: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3、产生影响实质:压制议会,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如何认识“君权神授”思想与专制王权加强的影响?提示:(1)积极影响①宣扬君权至上,有利于王权的加强,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②宣扬王权直接来自上帝,有利于欧洲各国摆脱教会的束缚,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2)消极影响:欧洲中世纪晚期以来,它愈来愈成为民主力量发展的绊脚石。探究:——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异同提示:从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去探讨比较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阿奎那詹姆士一世填表高手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整个社会,王权屈尊于教权之下,二者展开长期斗争。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学说,以论证教权高于王权,维护受到严峻挑战的教会权威;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学说,以摆脱教会和议会的限制,推行专制统治。比较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阿奎那詹姆士一世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王权与教权斗争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君权神圣,教权至上。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君权神授王权至上都属于专制主义理论,君主专制思想的典型代表,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四、评价专制主义积极作用: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有利于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消极作用:代表专制思想,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加剧了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欧洲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背景1、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2、王权力量的逐渐强大3、教权与王权的斗争欧洲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理论是维护西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从基督教神学家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到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主张,勾勒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的关系背景“教权至上论”的盛行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主要理论及作用背景主要理论影响君主专制的加强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约翰·洛克《政府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1)不同: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影响: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2)材料一要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要说明“天赋人权”。3)说明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民主进程不断深入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与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有何不同点?提示:(1)背景不同: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是中世纪教会、世俗权力之争的产物,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是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斗争的产物。(2)目的不同: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基督教上帝的神圣性和教会权威的绝对性;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侧重于维护王权。(3)影响不同:“君权神圣”为宗教权力至上的教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客观上维护了基督教的根本利益;“君权神授”是詹姆士一世镇压人民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为其专制统治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结果激化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