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纲点击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属性及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明确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主要成因类型。4.通过案例,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成因,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考情分析1.以区域图中自然灾害的发生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根据相关事实材料命题也是常见的一种形式。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生物、矿产资源五大类资源,涉及面较广,常以某种资源为例与其他问题综合命题。2.从对能力考查要求来看: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阅读识记轻轻松松温教材·提纲挈领学要点一、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①__________,在一定的②__________下,能够产生③__________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④__________的总称。2.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等;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⑩__________与⑪__________两大类。3.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⑫__________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二、自然资源的利用1.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⑬__________的发展和⑭__________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2.前煤炭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⑮__________,而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⑯__________,所以被称为能源的⑰__________3.产业革命促进了⑱__________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⑲__________。4.20世纪60年代初期,⑳__________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21__________。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22__________、○23__________、○24__________等条件的制约。2.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25__________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26__________、○27__________,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3.工业化的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28__________,而各种○29__________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30__________。四、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31__________中,能造成人们○32__________损失的自然事件。2.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33__________、○34__________、○35__________、○36__________等。3.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37__________和○38__________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周较大。○39__________灾害虽发生频率较低,但危害程度并不亚于前者。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包括○40__________和○41__________两大类型。2.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42__________,或因○43__________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3.雨涝指因长期○44__________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六、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1.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受○45__________的影响较大。2.我国不同时期的暴雨多发地区不同,春夏之交,暴雨多发生于○46__________地区;6、7月份,○47__________地区形成梅雨;7、8月份,○48__________和○49__________地区出现暴雨,同时,○50__________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8、9月份,○51__________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3.我国暴雨具有○52__________、○53__________和○54________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55__________、历时○56__________、强度○57__________,往往引发特大洪水。自我校对:①自然界②时间条件③经济价值④物质与能量⑤矿产资源⑥气候资源⑦水资源⑧土地资源⑨生物资源⑩可再生资源⑪非可再生资源⑫合理开发利用⑬社会生产力⑭科学技术⑮很低⑯首位⑰“木柴时代”⑱煤炭资源⑲“煤炭时代”⑳石油○21“石油时代”○22地形○23气候○24水文○25矿产资源○26储存状况○27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28下降○29后天性资源○30弱化○31地球表层系统○32生命和财产○33地质地貌灾害○34气象灾害○35生物灾害○36海洋灾害○37干旱○38洪涝○39地震○40洪水○41雨涝○42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43山洪暴发○44大雨或暴雨○45气候因素○46华南○47江淮○48华北○49东北○50西南○51东南沿海○52季节性○53频发性○54高强度○55广○56长○57大考点1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1)自然资源的属性。①有限性②整体性③地域性④多用性⑤社会性(2)分类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自我再生性质可再生非可再生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时代主要能源影响木柴时代木柴、水力生产力不发达煤炭时期煤对当时工业布局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后煤炭时期石油极大促进经济发展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文明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铜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针对训练1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自余(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解析:A项做法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B项所述我国无法实现,故A、B项错误。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石油进口国,C、D项是目前我国解决石油紧缺问题的主要措施。答案:CD考点2自然灾害1.图示自然灾害的危害2.中国的洪涝灾害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通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2)夏季风强弱与降水。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针对训练2读广东省1975~1995年分别为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造成农田成灾面积比率过程曲线图,完成(1)~(2)题。(1)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C.位于东南沿海,地形雨较多D.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2)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B.目前对洪涝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C.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台风灾害D.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减轻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于季风的影响。夏季风的强弱影响锋面雨带的推移,导致水旱灾害频繁。(2)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减灾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的作用。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答案:(1)B(2)A【例1】(2010·山东文综卷)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l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解析:本题属于山东文综试卷中三科综合题目,综合考查我国西南地区政治、历史、地理状况。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如第三产业的发展、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新兴工业等。第(2)题,从图中可知,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水电的比重较低。当地天然气、水能资源丰富,今后应降低煤炭比重,增加水电和天然气比重。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例2】(2010·江苏文综)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解析:第(1)题,海地地震震中位于大西洋沿岸,并不是两大板块交界处;遇难人数的多少除了受震级大小的影响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建筑物状况等有关。第(2)题,甲、乙两区均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耕地规模小;甲区为地中海气候,乙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C、D三项均不正确。答案:(1)C(2)A1.读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2.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A.水力资源B.森林资源C.煤炭资源D.铁矿资源解析:水资源虽具备地带性规律,但水力资源还与地形有关,因此,水力资源不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答案:B3.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的扩大和提高是建立在()A.物质运动的循环性B.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C.科学技术的进步D.自然资源的数量极其巨大解析:资源生产潜力的无限性不是因为自然资源数量巨大或者可再生,也不是物质运动有循环性,因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只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