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3-1-1区域的含义与发展阶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区域的含义与发展阶段考纲点击1.了解区域的含义及其空间特征和产业特征。2.明确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的结构的演化。3.理解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来看:该部分内容在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较少,只考查了涉及区域特点的内容。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某地区的特点。3.从考查能力来看: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自然特征的掌握程度。一、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主要特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区域的空间结构(1)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⑤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⑦__________地域和⑧__________地域,前者的范围通常以后者的范围大得多。(3)从空间分布形式看,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⑨__________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10__________状和⑪__________状,城市和工业则表现为⑫________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⑬__________状。3.区域产业结构(1)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⑭__________关系。(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⑮__________比重,三次产业的⑯__________等。(3)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表现出由⑰__________产业向⑱__________产业转移的趋势。二、区域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⑲__________、⑳__________等。2.人文发展指数通过预期寿命、○21__________和○22________等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23__________,大多数劳动力从事○24__________活动。4.工业化阶段,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25__________和○26__________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27__________。5.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28__________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科技、教育、○29__________、○30__________、○31__________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32__________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自我校对:①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⑤相对位置关系⑥空间分布形式⑦乡村⑧城镇⑨面⑩线⑪网络⑫点⑬岛⑭比例⑮就业⑯内部构成⑰第一⑱第二、三⑲人均国民收入⑳三次产业产值比重○21教育程度○22国内生产总值○23大型中心城市○24农业生产○25中心城市○26工业基地○27提高○28二、三○29金融○30贸易○31信息(旅游)○32高科技考点1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明确,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界线模糊,例如气候区、植被区。(2)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3)具有一定的优势、功能和特色。比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服务功能等。(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2.区域的空间结构(1)含义: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区域划分乡村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地域: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3)从空间形式上看表现形状。农业:面状。交通线:线状、网络状。城市和工业: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3.区域产业结构(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传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针对训练1读图,回答(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图中农业区的划分指标是()A.温度B.地形C.降水D.经济水平解析:本题通过农业区域分布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划分。读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各选项分析如下:第(2)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和农业区域特性可确定划分指标为降水。选项分析A图中是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分布简图,反映不出面积大小、形状及边界的具体位置,故不选。B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是区域划分的基本特性,从分界线上也可以反映出相对一致性特征,故正确。C在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中,图中并不能体现出区域进一步划分的信息,因为不存在下一级区域,故不选D400毫米、800毫米虽是理论上的分界线,但并不明确,其界线是过渡性的,故不选答案:(1)B(2)C考点2区域发展阶段阶段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开放程度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对外开放程度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城市迅速推进,经济发展速度快,尤其城市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较高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针对训练2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及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途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两省耕地面积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___(省名)。(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以我国江苏、青海两省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为背景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通过甲乙两省的轮廓图及经纬度位置知甲是江苏省,乙是青海省;(2)由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知甲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甲省渔业比重远超过乙省;(3)结合两省农业产值结构及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知青海省耕地面积小,青海省耕地面积由2000年约680千公顷减少到2005年的约540千公顷,江苏省由2000年的约5000千公顷减少到2005年的约4775千公顷。通过计算可求得两省耕地变率大小。由经纬度位置及轮廓特征判断省区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4)差异:甲省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原因:甲省以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例1】(2008·天津文综)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甲区域的地形主要为__________,乙区域的地形主要为__________;甲区域西侧和乙区域北侧的农业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__________业、__________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能源。(3)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资源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4)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5)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地形和区域轮廓可判断出甲区域为青藏高原,其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乙区域为巴西,其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农业类型为热带迁移农业。第(2)题,a城为拉萨,甲区铁路为青藏铁路,它的修建促进了西藏的旅游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地质活动强烈,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资源。第(3)题,乙区域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缺乏大城市工业区,电力消耗少。南部地处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适合人类生存,大城市多、工业发达,用电量大,所以开发了水电。第(4)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抓住以下几点:第(5)题,要说明甲、乙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的差异,应重点阅读与两者有联系的信息。地形、地势与耕地面积有关;淡水资源与河流密度、纬度、海陆位置有关。答案:(1)高原、山地平原、高原畜牧业热带迁移农业(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4)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5)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4个方面即可)【例2】(2010·天津文综)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解析:图中的潮音寺、天津港和海滨浴场都与海洋有关,反映了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答案:C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1~3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解析:A项是区域的内涵,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答案:A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解析:区域界线具有可变性;区域的划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区域内部特性具有同一性,但不是绝对一致。答案:C3.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解析:A项应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应是东北平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答案:B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4~5题。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