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R·三年级上册浩瀚长江从古汹涌奔流至今,潋滟西湖依然静静地守候杭州,洞庭山水还是那般秀美非凡。山水永恒,情感绵延。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那荡气回肠的吟唱……览山川之美叹景色之媚断duàn我会写楚chǔ至zhì孤ɡū帆fān饮yǐn初chū镜jìnɡ未wèi磨mó遥yáo银yín盘pán独体结构上下结构亦宜我会认yìyí亦步亦趋事宜半包围结构庭tínɡ庭院左右结构抹mǒ抹杀望天门山[唐]李白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读,解句意,知诗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断:从中断开。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高高地耸立。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落山的地方飞速漂来。二读,品诗味,体诗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先写景:侧重写天门山的雄奇景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一片”,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后抒情:以鲜明而壮丽的形象,充分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本诗中,诗人用词十分巧妙,你体会到了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给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如“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等,只要细心体会就能感受到。诗文小结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而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读,解句意,知诗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晴天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宜:合适。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丽多娇。二读,品诗味,体诗情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分别写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色都十分美妙动人。诗中对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景象,作了形象的描绘。“好”“奇”二字,对西湖美景作了高度概括。··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新颖奇妙,别开生面,西湖是天然美景,西施是绝代佳人,天生丽质是西湖、西子共同的特色,比喻贴切而自然。·本诗中,诗人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西湖美景的?(1)晴天时的明朗之美;(2)雨中的空蒙之美;(3)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诗文小结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望洞庭[唐]刘禹锡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与柳宗元交好,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有《刘梦得文集》。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读,解句意,知诗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未:没有。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银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二读,品诗味,体诗情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比喻后一句用巧妙的比喻做了补充,因为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和谐。无风的湖面没有磨拭的铜镜怎样理解“两相和”与“镜未磨”?“两相和”是指湖光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相互和谐。“和”字用得很精练,营造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境界。“镜未磨”三个字形象而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想象丰富,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比喻白银盘月光照射下平静的湖水青螺倒映在湖水中的山影诗文小结这首诗中,诗人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将洞庭美景再现纸上。饮湖上初晴后雨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苏轼关于西湖的名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指导:先熟读古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背诵。在背诵时要抓住诗中的景物和主要词语,串联背诵。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应抓住“天门、楚江开、至此回、青山、出、孤帆、来”等词,联想画面及诗意串联成诗,这样就会背诵了。默写《望天门山》,要做到字字准确,包括标点符号。重点字词有:中断、开、碧、相对出、孤帆、日边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示例:楚江两岸,天门山夹江对峙,宛如两道屏障,巍峨耸立,一片孤帆如离弦之箭,像从日边驶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示例:夜色中,洞庭湖上溶溶的月光和淼淼的水色交相融合,湖面风平浪静,仿佛一面尚未磨拭的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