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主讲人:秦红梅第一节德育内容概述一、德育内容的概念和特点德育内容是教育者设计和选择出来的用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和品德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对概念的理解:一是德育内容涉及的是人的价值观的基本方面,特别是道德价值观。二是德育内容主要是为了形成人的预期的品德,即是为了德育目的的实现。三是德育内容不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观点,而是关于价值观和人的品德行为规定的体系。四是德育内容是人类道德文化的集合体。(一)德育内容的概念(二)德育内容的特点1、阶级性4、生活性2、继承性5、序列性3、稳定性6、创新性二、德育内容的意义(一)德育内容直接关系到人的品德发展质量(二)德育内容是德育阶级性的重要表现(三)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和落实三、德育内容制定的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三)德育目标(四)人的德性需要(五)人类现实的道德价值观第二节德育内容构建一、德育内容编制的方式(一)结构迁移模式(二)阶段连续模式(三)螺旋式循环模式(四)情景呈现模式二、我国当代德育内容的构成及评价我国德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家庭德育内容、学校德育内容、社会公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等四个方面。三、德育内容体系的时代构建(一)养成教育1.养成教育的特点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系统地对个体进行指导和训练,以期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养成教育的特点有:(1)内容的规范化。(2)行为的直观性。(3)教育的生活性。(4)行为养成的顺序性。2.养成教育意义(1)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十分重视人的思想行为的养成。(2)养成教育在我国目前德育中具有现实意义。3.养成教育的内容(1)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2)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3)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4)良好人际习惯的养成。(5)劳动习惯的养成。(二)人类美德教育(三)自我道德教育1.自尊教育2.自爱教育3.自信教育4.自强教育5.生命教育(四)环境道德教育1.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2.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1)形成人正确的环境意识。(2)培养人的环境道德。(3)形成人的绿色消费观念。(五)科技道德教育1.科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科学精神教育2.科技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2)科学价值观教育(3)科学责任教育3.网络道德教育(六)国际理解教育1.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掌握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1)民族平等教育(2)多元文化教育(3)和平教育四、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调整与改革(一)德育内容分析框架(二)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首先,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限于道德教育。其次,中西学校德育都有公德和私德教育内容,相对来说,中国重视私德教育,西方重视公德教育。第三,中西学校德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德育中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我国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道德规则教育的内容却相当贫乏。西方学校德育重视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作用,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对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激励作用。第四,中两学校都重视知、情、行三方面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思维能力,我国中小学更加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我国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某些具体的美德,而西方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某些一般的道德精神。(三)调整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若干建议第一,需要对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分层,使之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第二,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第三,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第四,需要调整学校德育内容,加强道德规则的教育,改变以往那种“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第三节课程与德育课程一、课程概念课程是国家把握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和社会生活发展需要),依据人类文化发展已有的成果,遵循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学规律所组织设计的用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系统的文化集合体。二、德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一)德育课程的概念德育课程是指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所构建的用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道德文化集合体。(二)德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目标的综合性2、课程活动的育德性3、课程内容的情感性第四节德育的学科课程一、德育学科课程概述德育学科课程是指把道德文化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根据教学的需要专门加工组织起来的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关于德育的正规课程,是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文化影响以形成学生品德的主要学科。德育学科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直接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二、德育学科课程的历史三、德育学科课程的改革第五节德育的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实践性、灵活性和情景性。德育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有区别的。课外活动是指课堂以外的活动,它是课堂活动的一种补充。德育活动课程既可以在课堂之中,也可以是课堂之外,也可以是学校之外。第六节德育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那些隐藏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德育隐性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不同,它的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影响的潜隐性。二是范围的广泛性。三是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四是效果的迟效性。☺德育隐性课程按其存在形态来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的隐性课程,如学校建筑风格、校园人造环境及其内涵。二是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校的领导制度、管理制度等。三是心理隐性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