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民族概论是一门全面介绍中国民族基本情况的课程。是民族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分数2,周学时2。总学分数36。课程前三章属于总论性质,分别介绍“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观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分析。希望从经济、文化方面整体把握中国民族的情况。以下内容实际汉族及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民间传承文化、科技工艺、信仰崇尚、节日文化等情况。要求学生能对中国民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除基本情况的展示外,也要求学生对一些概念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关注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生态等的问题。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二、多元的起源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过去长期存在着多元论和一元论、本土说和外来说的争论。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才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从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这些实物证据可以肯定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新石器时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存在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公元前3000年当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地区突然衰落时,黄河下游的文化即向西扩张,继仰韶文化出现的是河南龙山文化。虽然考古学者认为河南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具有地区性的区别,但中游地区在文化上受到下游文化的汇聚和交融是明显的。长江下中游和下游相同的是在后期原有文化都各自受到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渗入,而处于劣势地位。上述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经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化曙光时期,公元前5000年到前2000年之间的3000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四、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华夏族团(夏商周)→扩大(春秋战国)→汉族(秦汉)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他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后,被其它民族成为汉族……五、地区性的多元统一陈连开、谷苞认为:和秦汉时代中原地区实现统一的同时,北方游牧区出现了在匈奴人统治下的大一统局面。南北两个统一体的汇合才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完成。六、中原地区民族大混杂、大融合汉族形成之后就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开始向四周的各族辐射,把它们吸收为汉族的一部分。紧接着汉魏在西晋末年黄河流域及巴蜀盆地出现了“十六国”,实际上有二十多个地方政权,大多是非汉民建立的。这是一个民族大杂居、大融合比较明显的时期。从唐到宋之间的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熔炉。七、北方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北方诸非汉民族在历史长河里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进入中原农业地区而不断地为汉族输入了新的血液,使汉族壮大起来,同时又为后来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的多元因素。2八、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汉族被融入其他民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有如被匈奴、西羌、突厥掳掠去的,有如被中原统治者派遣去边区屯垦的士兵、贫民或罪犯;另一种是由于天灾人祸自愿流亡去的。九、汉族的南向扩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其势力已经东到海滨,南及长江中下游,西抵黄土高原。这个核心的扩展对周围的其他民族,即当时所谓夷蛮戎狄,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包进来“以夏变夷”,一是逐出去,赶到更远的地方。例如:南匈奴化了北匈奴沿着直通中亚和东欧的大草原走出了后来中华民族的范围十、中国西部的民族流动羌人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似乎和汉人刚好相反。汉族是以接纳为主而日益壮大的,羌族却以供应为主,壮大了别的民族。很多民族包括汉族在内从羌人中得到血液。云贵高原的民族格局中实际存在着六种民族集团。十一、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十二、瞻望前途?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思路和观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历史演变第一节中国民族经济的历史性特征一、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多元性与统一性(一)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分布格局:不同民族及其不同的生计方式,是在不同的地理与生态环境下生成的。东北和内蒙古:满族、赫哲族、蒙古族西北:裕固族、东乡族西南:藏族、白族中东南:仫佬族和毛南族(二)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和内在联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不同经济类型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西北公元前2世纪后期,西汉汉武帝北伐匈奴胜利,标志着中国南部经济区与北部游牧经济区的首次成功汇合,其作用巨大。西域为中原经济发展的贡献:(1)农作物品种(2)畜种:中原的文明传入西域:(1)养蚕织丝:西域的于田(今和田地区)是先得到中原植桑养蚕技术的。(2)冶铁炼钢:(3)造纸和印刷术:(4)中原传统的水利灌溉技术:东北:“海东青”等贡品;采蜜、采珠、挖参等副产品用于交换西藏:汉藏联姻西南: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河流纵横,较大的平坝和高原湖泊散布其间,故山地农耕,兼事养牧,间或有采集渔猎作补充,使其历史上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秦开五尺道,汉通西南夷。3南诏与唐的战争,掳掠汉族军士,传播技术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50万大军进入岭南。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农业用铁质工具。唐开凿相思埭dai——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运输,灌溉沿河田亩。二、中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发展不平衡的三大特点: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内地—边疆,边疆—边疆)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汉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民族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彝族:大小凉山—滇池而海地区)(二)具体的例子残存的原始公社制经济形态。如东北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族,西南地区的傈僳、佤、景颇、独龙、布朗等。基本是刀耕火种的形式,另外还保持了诸如“乌力楞”的社会组织形式。奴隶制的经济形态:家长奴隶制、凉山彝族奴隶制封建农奴制的经济形态:版纳傣族、西藏藏族第二节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一、历代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一)前秦时期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尧舜、夏商、战国(二)汉代的“丝绸之路”(三)唐代中原与边疆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唐于渤海的商贸往来;唐与回鹘的马绢贸易;唐与土蕃联姻。(四)宋与契丹的经济交流:榷场交易;民间私人交易;双方统治者礼物互赠。(五)明代的茶马互市(六)清代大陆与海南、台湾两岛各民族的经济交流二、少数民族对祖国经济的贡献(一)对农业的贡献:农作物从域外输入中原;棉花与植棉技术有少数民族首先习得并传入内地;茶叶。(二)对畜牧业的贡献:匈奴人培殖了驴、骡等畜种(三)对手工业领域的贡献:铁;纺织;印染。(四)在衣食住行等经济领域的贡献:衣(赵武灵王“胡服”,唐“回鹘衣装);食(美墨面;葡萄酒和烧酒);住(桌椅的使用);行(高车部;使鹿部等)(五)对祖国科技的贡献:农学、水利工程、天文历法、医学、地理学等。第三节近代中国各民族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一、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侵略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一)民族地区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商品倾销的冲击,手工业品制造业在某种程度上发展4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工业企业出现(二)商业:西方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发展(三)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向及农业结构的变化种植农业的商品化趋向:茶、油桐、棉花等畜牧业的商品化趋向第四节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一、少数民族社会制度改革(一)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二)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的方针政策:最根本的事进行经济改革。第一步是民主改革,即土地改革;第二不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改革遵循“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主要任务是废除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剥削制度,建立劳动者的个体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对农业和牧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业,也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集体化。二、改革开放与民族地区经济的现代化1、中国民族经济的历史性特征。2、历代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3、少数民族对祖国经济的贡献。4、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构分析第一节宏观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文化的概念与结构分析:泰勒、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及弗思、克罗伯关于文化的理解。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李亦园等对文化结构的看法大同小异。二、传统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中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部分。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年代久远,因而不易变化,是文化结构中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以非主流文化的形式存在。对于在一个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相对后劲的民族而言,其传统文化都可视为非主流文化。对于民族学研究者而言,主流和非主流是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确定的。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二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结构一、生态结构:多元的生态文化圈和生态经济文化类型1、八大生态文化区:2、三组生态经济文化类型二、经济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1、与汉族相同或大体相同的经济结构2、多种类型的封建领主制3、凉山的彝族奴隶制54、原始公社制残余:血缘共同体公有制,农村公社,家长奴隶制三、政治结构:复杂的社会政治制度1、原始民族制:基诺族长老制、瑶老制和石牌制、南方的“款”2、血缘纽带型:黎族合亩制、景颇族山官制、凉山彝族家支制3、中央政府委任型:政教合一制度、盟旗制度、土司制度第三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族认同价值观1、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既有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共性,又有每个民族的个性;2、价值观受民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制约3、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二、社会行为规范——外在化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表现出民族特性: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内容;统一的内容可以在各种行为中找到不同的表现。人们日常所见的文化现象大多表现为规范。三、民族传承物——价值观的物质载体1、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2、民族文物3、生产生活传承物四、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系统:语言、文字、非语言文字的象征符号第四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类一、关于民族文化的分类1、贯时法(历时法):用发展的观点看文化,寻找文化发展的时间序列。这种分类也叫“文化阶段分类”。如摩尔根、怀特。2、并时法(共时法):对同时代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各种文化在刑事、内容、性质、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同异,研究的是文化的横截面。又叫“文化事实分类”。如马氏、默多克。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门类划分1、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2、六个基础门类的划分: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科技知识工艺文化、信仰崇尚文化、节日文化第五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发展经济与传统文化的保留问题、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传统文化与非主流文化2、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系统3、贯时法和并时法4、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问题汉族在历史上被称为汉人,也被称为华夏、夏人、华人。如今外国人亦称汉族为华人,特别是对旅居世界各地的汉族皆称为华侨或华人,而对加入外国国籍的汉族则称为华裔。汉族的先民最初被称为夏人,秦朝以后,四周少数民族往往一朝代名称汉族。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之称才开始出现,并经过孙中山的使用,而成为正式族称,一直延续至今。一、人口与分布6汉族广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其中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分布密度最大。二、语言文字汉语,至少已有了万年以上的历史。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和粤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