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寄生虫病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牛羊寄生虫病(本节课内容)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莫氏绦虫羊鼻蝇牛羊螨病、硬蜱泰勒氏虫、巴贝斯虫球虫蠕虫昆虫原虫2.1肝片吸虫病(肝蛭病)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预防治疗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我国分布最广泛(31个省市),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中间宿主是本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往往导致幼畜和绵羊常导致大批死亡。一、病原(一)虫体虫体呈柳叶状虫体颜色:红棕(活体)、灰白(福尔马林固定)长:21~41mm,宽:9~14mm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肝炎和胆管炎。(二)虫卵卵长椭圆形,金黄色133~157×74~91um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卵盖近卵盖处有一大而明显的胚细胞,将来发育成幼虫;卵内充满大量的卵黄细胞。二、生活史中间宿主:椎实螺(一个发育期:72-75d)终末宿主:牛羊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一般:2-3个月。成虫在体内可存活3-5年。成虫主要以红细胞为养料。成虫产卵→虫卵→含毛蚴的虫卵→(10~20d后)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35~50d后)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囊蚴在小肠内囊壁破裂,童虫经以下三条途径进入肝脏:(1)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进入肝脏,再到肝胆管内寄生。这是移行的一条主要途径。(2)童虫钻入肠壁血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到达肝胆管内寄生。(3)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胆管寄生,成虫所产的卵也是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肠道。三、流行病学地理分布:锥实螺在我国分布广,低洼、沼泽地,地方性流行发病季节:幼虫感染:夏秋幼虫危害:秋末冬初成虫危害:冬末春初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个月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茎叶。四、致病作用幼虫:穿过肠壁到腹腔,不断破坏组织和摄取组织为食,之后以肝细胞为食,形成虫道,引起寄生性出血性肝炎,肝实质梗塞成虫:吸食血液、胆汁、细胞,致营养障碍毒素作用:包括代谢毒和分泌毒五、症状(一)急性型:幼虫的移行引起,多见于夏秋季,引起急性内出血死亡。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可出现突然倒地,食欲下降,消瘦、可视粘膜苍白黄染,严重者几天内死亡。(二)慢性型:慢性型:成虫引起,发生于冬春。虫体已经寄居于胆管。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眼睑、颌下、胸下水肿,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病程1-2月因恶病质而死水肿:下颌触之有波动感,软面团,无热无痛。寄生肝片吸虫明显消瘦的牛肝片吸虫侵入肝致出血性变化肝切面,因其寄生于胆管,可引起胆管增生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六、诊断粪便检查法剖检:肝胆管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慢性消瘦、贫血、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本病。七、预防1.预防性驱虫:北方一般每年2次驱虫,一次在秋末冬初;另一次在冬末春初。急性病例随时驱虫。2.消灭中间宿主:药物灭螺(硫酸铜、血防67等)、土埋灭螺、暴晒灭螺3.防止畜禽吃到囊蚴:在地势高燥处放牧。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保持水源清洁4.粪便发酵处理八、治疗(1)硝氯酚:口服量牛为3~4mg/kg体重,绵羊为4~5mg/kg体重。对成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2)三氯苯唑(肝蛭净):口服量牛为10mg/kg体重,羊为12mg/kg体重.对成虫幼虫有效。(3)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抗虫药,驱除片形吸虫成虫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对怀孕母畜慎用。口服量牛为20-30mg/kg体重,羊为10-15mg/kg体重.(4)硫双二氯酚、吡喹酮等2.2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的真胃,偶见小肠。吸血量大一、病原形态头端细,具不发达口囊(内有角质矛状小齿),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呈现淡红色病原特征雄虫15-20mm雌虫27-30mm,雌虫新鲜时红白相间,雌虫白色生殖器官与红色肠管捻转为麻花状,阴门开口于虫体中部。病原特征虫卵:75-79×40-50um椭圆形,卵壳薄,光滑,捎带黄色,几乎被胚细胞充满。两端常有空隙。二、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发育共分5期,经过4次蜕皮。雌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卵一周左右后,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当牛羊等反刍动物吃草或饮水时而感染—在瘤胃中脱鞘---幼虫进入真胃---经两次蜕皮(半个多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一般不超过一年。三、流行病学1、第三期幼虫生活习性不采食:靠体内贮存能量生存趋弱光性:在早上、傍晚或阴天时活动背地性:离开地面,爬到叶上对水依赖性:爬到叶面必须有水存在生活场所:阴暗、潮湿、腐殖质多地方抵抗力强:抗干燥、高温、低温等季节性:夏秋时间:早晨、傍晚、阴天、雨后地点:阴暗、潮湿、腐殖质多的地方雨后沉积水易感染易感动物:羔羊、犊牛羊对捻转血矛线虫再次感染有自愈现象2、发病规律四、致病作用虫体常以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损伤,造成真胃的炎症和出血.虫体分泌的毒素干扰宿主造血功能影响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吸收血液的丧失:吸血、失血1、贫血30ml/2000/天可视黏膜苍白,血红蛋白降低,下颚间隙水肿2、消化不良:便秘、下痢交替出现被毛粗乱无光,身体消瘦,放牧时离群五、症状急性型:以羔羊犊牛突然死亡为特征。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亚急性型:显著的贫血,表现眼结膜苍白,下颌和腹下部水肿。身体逐渐消瘦、衰弱,病程一般为2~3个月至4个月,不死者转为慢性型,慢性型的症状不明显。六、诊断1.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可初步怀疑本病。2.确诊此病必须根据症状,死畜或病畜的剖检结果作综合判断。3.粪检七、预防1.计划性驱虫:一般在春秋各进行一次。2.地势高燥处放牧;放牧羊应尽量避开潮湿地带和幼虫活跃的时间,以减少感染机会。3.药物预防:硫化二苯胺,混在精料或食盐中自由舔食。牛:20-50g/头/天,羊:10-20g/头/天持续2-3个月。李提:抑制虫体细胞酶系统,阻止糖原分解和蛋白质合成八、治疗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李提:兴奋虫体神经节,使肌肉痉挛麻痹2.3莫氏绦虫病在我国主要有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大,流行普遍。均为白色带状,虫体长1米~5米,寄生在牛、羊、骆驼等动物体内。特征:渐进性消瘦,生长缓慢,腹泻一、病原扁平带状,白色或米黄色,虫体长1-6m,宽16mm,全部节片宽度大于长度。头有四个圆形吸盘。虫卵有多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或四角形,直径为0.05-0.06mm,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中间宿主地螨可生存18个月以上,每代地螨有9-12个月的传播期二、生活史地螨吞食莫尼茨绦虫虫卵而感染,在地螨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这一过程在26-28度时为111-113天。含有似囊尾蚴的地螨随草被牛羊吞食,地螨被消化液分解,似囊尾蚴用吸盘吸附在肠壁上寄生。40d左右发育成成虫。三、流行病学1.分布:全球分布,我国东北、西北内蒙牧区流行广泛,华北、华东、西南各地经常发生。2.易感动物:1.5-7月龄的羔羊、犊牛3.季节性:与地螨的活动有关,北方6-10月,南方4-5月。地螨分布广泛地螨早晚活动,此时放牧牛羊易感染。地螨白天躲在深的草皮下或腐殖质中,在黄昏或黎明开始爬出,寻找食物,此时放牧牛羊就易吃到带螨的牧草。地点:阴暗、潮湿、腐殖质多的地方时间:早晨、傍晚、阴天、雨后四、致病性机械作用:大量虫体致肠阻塞、套叠毒素作用:引起炎性反应,吸取营养:体虚、贫血五、症状轻度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感染:1.消化不良、下痢、粪中有节片、腹痛、2.神经症状:口吐白沫、抽搐、回旋运动3.虫体大量聚集时:肠阻塞、肠套叠、肠扭转、肠破裂六、诊断1.实验室检验: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有近似三角形、四边形,为无色半透明,卵内有梨形器,内有六钩蚴,即可确诊。2.孕卵节片:在患羊粪球表面有黄白色孕节片,形似煮熟的米粒,或者把羊粪放于磁盆内,反复用水冲洗,去掉粪渣,看到有半寸长黄白色绦虫节片。3.诊断性驱虫:用1%硫酸铜溶液15~30ml口服给羔羊打虫子,如发现虫体排出,更可确诊。李提:破坏氧化还原酶系统,阻爱代谢七、预防1.羔羊犊牛在春季放牧后30-35天进行成熟前驱虫,10-15天重复一次。2.成年羊:每年2-3次驱虫3.科学放牧:时间、地点4.消灭中间宿主:改造牧场,种植三叶草5.注意驱虫后的粪便处理抗蠕敏、灭绦灵、吡喹酮、硫双二氯酚1.灭绦灵(氯硝柳胺),按每kg体重75-80mg,驱虫前停食5~8小时,空腹一次性口服。2.别丁(硫双二氯酚),按每kg体重40-80毫克,驱虫前停食5小时-8小时,空服一次性灌服。3.计划性驱虫:羔羊每年转入放牧后30天-40天可选用灭绦灵、别丁、丙硫咪唑或硝氯酚等进行第一次驱虫,间隔1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八、治疗李提: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杀死头节及其近端,使虫体脱落棘球蚴脑多头蚴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感染。2.4羊鼻蝇蛆羊鼻蝇的雌蝇在鼻孔附近产幼虫,钻入鼻腔、鼻窦和腭窦,经3期幼虫阶段发育后成熟,移向鼻孔。因三期幼虫的移动刺激,引起羊只打喷嚏,随之排出、落地变成蛹,1—2个月后为蝇。生活史症状成虫侵袭羊群产幼虫时,羊群骚动,惊慌不安,表现为摇头、喷鼻、低头或以鼻孔抵于地面,或以头部藏伸在其它羊只腹下或腿间,严重扰乱羊只的采食/休息。1.引起鼻粘膜肿胀和发炎,2.病羊开始分泌浆液性鼻液,因而呈现呼吸不畅的现象,病羊打喷嚏,甩鼻子,磨牙,摇头3.幼虫偶尔也会侵入脑腔损伤脑膜,引发神经症状,患羊会表现为运动失调,经常发生旋转运动,或发生痉挛、麻痹等症状预防本病应以预防为主,随时消灭圈周围的鼻蝇成虫,在成蝇肆虐季节可用1%敌敌畏软膏涂擦于羊鼻孔周围杀死幼虫。治疗(1)2%来苏儿液冲洗鼻腔,用喷雾器向鼻孔内喷洒。(2)秋季用5%敌百虫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用0.05克,可以杀死幼虫。(3)选在早晨凉爽无风天气,把铁锹或其它铁器烧热,把敌敌畏泼在铁板上,冒出浓烟,使羊在舍内吸10~15分钟烟雾后迅速放出即可。(4)伊维菌素0.2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2.5硬蜱虫体背腹扁平,呈长椭圆形,大小5-6mm×3-5mm雌虫吸饱血后,体积可以增大几倍至几十倍,大小由芝麻到蓖麻子大。一、病原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种类多分布广泛体表吸血寄生虫吸血,分泌毒素,贫血、消瘦,瘙痒受蜱侵染的牛变态变态:昆虫从虫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都有形态上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变态。a.完全变态:卵以后经幼虫、蛹、成虫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上都彼此有区别。b.不完全变态:这类变态无蛹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与生活习性上都相似,只是大小不同,生殖器官成熟程度不同。二、发育史属不完全变态,经虫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雌雄蜱在畜体上交配后,雌蜱落地爬到缝隙土块下产卵,经一个月孵化出幼虫,爬到畜体上吸血,吸饱血后落地或仍留在宿主身上蜕皮为若虫,若虫吸饱血后落地或仍在宿主体上蜕皮为成蜱。2次蜕皮,3次吸血根据发育方式和采食方式不同,分为三类:一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都在同一宿主身上进行,只是成虫吸饱血后才落地产卵。(微小牛蜱)二宿主蜱:幼虫和若虫在同一宿主身上吸血,若虫吸血后落地蜕化为成虫,成虫再爬到另一宿主身上吸血。(残缘璃眼蜱)三宿主蜱:有些蜱,幼虫、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分别更换三个宿主。(全沟硬蜱)三宿主蜱的发育类型四、危害1.直接危害:(1)吸血导致贫血,皮肤炎症,干扰正常采食休息(2)唾液中的神经毒素可以阻断肌肉神经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麻痹,称为蜱瘫痪,常见牛面部神经麻痹。2.间接危害:传播多种疾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