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讲义郑州大学图书馆崔波(副教授、博士)讲授大纲:引言1.关于《周易》2.《周易》的时代、作者3.《周易》研究的内容和重点4.《周易》一书的基本精神5.《周易》的性质及科学定位6.为什么要学习《周易》?7.怎样学习《周易》?玩占堂(清)体乾思圣学;来复见天心。元亨利贞四德括图书理数;吉凶悔吝一言通蓍卦神明。中华文化慧命这沛然莫之能御的旺盛生命力,中华文化慧命的悠久、日新和生生不息,在传统时代,端赖其源头活水的源源而来。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其《观书有感》一诗中曾这样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半亩见方的池塘,清澈得如同一面打开的镜子,天之光、云之影在其中摇曳、徘徊。此一惹人赏心悦目、令人留恋不已的池塘,何以能够这般清澈?原来,池塘之所以能够这般清澈,完全系因塘水乃有源之水,完全系因来自于水之源头的活水的未尝间断的注入。有来自于水之源头的活水的未尝间断的注入,塘水亦得成为活水而时时保持清澈如初。池塘的清澈如初,有赖于源头之活水的不间断的注入;中华文化慧命的日新不息,亦有赖于其源头之活水的源源而来。中华文化慧命的最主要的源头是《周易》,解读不尽、取用不竭的《周易》智慧,则是中华文化慧命的最重要的源头之活水。恰系此一源头以及自此一源头源源而来的活水(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将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慧命一步步带向了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周易》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奇书。《周易》(古经)的诞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慧命即发轫于此书。《周易》诞生之后,又是不断向未来开放、与时俱进、源源而来的《周易》智慧之活水,滋养了中华文化慧命,使其成为一日新不息、蔚为大观的慧命长河。源清则流洁,本盛则末荣。充任着源头角色的《周易》所涵具的神妙大智慧品格和它所展示的鲜明大智慧向度,正是中华文化慧命之能成为一伟大文化慧命并跻身世界屈指可数的几种最具活力、最富影响力的文化慧命之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周易》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奇书。《周易》(古经)的诞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慧命即发轫于此书。《周易》诞生之后,又是不断向未来开放、与时俱进、源源而来的《周易》智慧之活水,滋养了中华文化慧命,使其成为一日新不息、蔚为大观的慧命长河。源清则流洁,本盛则末荣。充任着源头角色的《周易》所涵具的神妙大智慧品格和它所展示的鲜明大智慧向度,正是中华文化慧命之能成为一伟大文化慧命并跻身世界屈指可数的几种最具活力、最富影响力的文化慧命之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追本溯源,我们自不应忘记、亦不应低估《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日新不息、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慧命长河生衍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就很难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很难契得中华文化的底蕴,很难契得并全幅朗显中华文化慧命的总体风采。同样,不了解《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也就更谈不上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慧命的创造性转化与提升。可见,无论是为了更为深切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慧命的过去,还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慧命的新运,我们都必须加强对《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的解读与开掘。有鉴于此,本人尝试专对神妙的《周易》大智慧作一番系统性的重新解读,以带领读者诸君初步领略一下这一解读不尽的宝藏那令人叹绝的魅力和风采。然而,要对神妙的《周易》大智慧作一番系统性的重新解读并较为充分地领略其令人叹绝的魅力与风采,谈何容易?之所以言其不易,是因为《周易》一向被视为一座神秘的殿堂,更被视为一部几乎可以以“天书”名之的最难契会、最难解读的著作。人们常说:“读《易》见天心。”“天心”怎易见?由此,旨在“泄天机”、“彰天心”的《周易》一书,其难以契会和解读,也就可想而知了。本世纪20年代,一代文学、史学、思想大师郭沫若先生(1892—1978年),在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一文中,即曾以现代人的视野,如此描述过《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他说:《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因为它自己是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砌成,同时又加以后人的三圣四圣的几尊偶像的塑造,于是这座殿堂于直到20世纪的现代都还发着神秘的幽光。宋代大儒朱熹,则对《周易》其书及神妙的《周易》大智慧的难以契会、不易解读的学术品格别有会心、深有所悟。作为一位蜚声于当时学界的儒学大师,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也曾常常给前来问学、求道的弟子们讲解《周易》其书及神妙的《周易》大智慧。透过现存他们师生间当年授课、问疑时针对《周易》所展开的问答的原始记录资料(即朱熹弟子们的“课堂笔记”),我们即不难契得朱熹的这种深切感悟。一次,他的一位弟子问:“读《易》未能浃洽,何也?”即读《易》未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这是为什么?朱熹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此须是此心虚明宁静,自然道理流通,方包罗得许多义理。盖《易》不比《诗》、《书》,它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只一两字便是一个道理。又,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关于《诗》(《诗经》)、《书》(《尚书》),在兹不赘。另一次,一位即连修养的切身基本工夫尚未做好,其智能亦尚不足以窥见《周易》之堂奥、理解《周易》其书及神妙的《周易》大智慧的弟子,却好高骛远,欲尝试读《易》,因而祈请其师向其传授一下治《易》的门径。朱熹乃这样告诫了他一番:如今不曾经历得许多事过,都自凑他道理不着。若便去看,也卒未得他受用。读《易》可以益人神智,令人受用不穷。但是,对于那些自身智能尚不足以窥见《周易》之堂奥、理解《周易》其书及神妙的《周易》大智慧的人们而言,其读《易》即很难说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遑论受用《易》的智慧了。因此,朱熹时常提醒他的弟子们:《易》最难看,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包涵万理,无所不有。……此书本是难看底物,不可将小巧去说,又不可将大话去说。(以上所引朱熹之言,皆见《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读易之法》)郭沫若和朱熹的论述,最具代表性。然而,为了更为深切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地开创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慧命的新运,《周易》的殿堂虽神秘,我们亦需步步进入其中;《周易》的神妙智慧虽难契会和解渎,我们亦需设法对其融会贯通。神秘的殿堂一旦被进入其中,笼罩在殿堂之上的神秘面纱就会被徐徐揭下,殿堂的神秘就会不再如先前那般神秘;宝藏的神妙就会真正全幅豁显其神妙,它的丰赡的内蕴就会大白于天下。正是基于这种考量,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笔者才不揣其愚陋,,力求穿越那已是不可逆的历史时空,与《周易》其书对话,与《周易》的作者对话,拂去《周易》之上的层层历史积尘,令《周易》焕发其当年鲜活的神妙大智慧生命之气象,全然向我们开放,充分展示其自身的一切。《周易》其书期待着能够得到今人应有的重视。《周易》其书期待着今人能够以同情理解的宽厚学术胸襟和学术心态并透过新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识见对其作出富于时代气息的全新理解与诠释。神秘的《周易》殿堂正热切呼唤着我们的进入。神妙的《周易》智慧宝藏正热切呼唤着我们去探胜取宝。让我们放开步子,走进神秘的《周易》殿堂,去缓缓揭去其神秘面纱,靠近神妙的《周易》智慧宝藏,尽情玩味和受用那解读不尽的神妙《周易》大智慧吧!周易,包括《周易》古经和《周易》大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它雄踞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三玄(易、老、庄)之冠、世界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巅,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叙述天地与人的变化及其预测决策,涉及到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正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及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古易说愈繁。”《周易》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此书产生的历史,充满美妙的神话传说,从来令人神往。其探赜索隐、玄思宇宙的深奥哲学和象数图式,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令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术数家为之倾倒。《周易》蕴涵着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受到普遍推崇。思想家们看重其大化“流行”,阴阳“对待”,日新“生生”的哲学理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称之为“辩证的宇宙代数学”;政治家们推崇其“崇德广业”的政治开拓意识,“居安思危”的时代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社会改新意识,视之为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易学中的河图、洛书、太极图以及卦气、纳甲、爻辰诸说,为古代术数之学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象数推演程式,发挥了沟通精英文化和神秘文化的桥梁作用。古代《易》学之隆盛,一方面是其为群经之首,作为经世致用的要籍,它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纲领。隋唐后的科举考试,也促使士子不得不学习《周易》,否则将无由通至仕途,经邦济世。相伴这官学的力量,《易》居于显位延至清末。但更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周易》自身宏括万方的博大与深刻。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终古代之世的华夏学人都信守着这样一个观念——“学不究天人,不足以为学问。”先秦荀子就明确说过“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管子也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篇》)。只有学贯天人,既知天之道,又通世之情,才算是真正把握到了人生的道理,才可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才有资格、有可能去经邦济世。正因如此,《周易》以自身包含的丰富的智慧、经验和令人玩味不尽、收益不尽的人生道理去经久不衰地吸引着人;《周易》以其“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去指导着一代代学人的思考,又令一代代学人对《周易》探幽索隐,总感到还有说不尽的道理于其中;自古至今,伴随人类知识的进步,积累的深厚又总会发现《周易》另有探讨价值。这些,使得《周易》成为显学,有其历史的必然。中国古代哲学从《易》首唱发端。历史上卓有建树的哲学家,大都对《易》有精深的研究。先秦诸子与《易》学的发展,那是以《易》为依据的思想升华。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说过,欧洲人人在古希腊文比鄙里总会产生一种“家园感”,而我们中国人的家园就在先秦文化。在先秦文化中,《周易》又是它的根。《周易》是我们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之根,因而,几千年来它被一提再提,没有《易》作底蕴的学问就让古代学人感到那是没有家园的失守之学。3000多年来,《周易》和易学的精深义理和奇妙象数,在中华文化史上,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历代易学著述,数以千计,形成浩瀚的易文化思想海洋,令人望洋兴叹。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易学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同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尤其是中医学),以及术数之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对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固然有深刻的影响,在道家、法家以及道教、佛教思想中,也打下了或浅或深的烙印。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贫民百姓,从鸿儒博生到江湖术土,从世外高人到凡夫俗子,一直对《周易》抱有浓厚而广泛的兴趣。无论是国家治乱兴衰,还是个人生死得失,人们总企望从《易》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企望借《易》以趋吉避凶。《周易》几千年来历久不衰地放射着炎黄祖先的智慧之光,吸引着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为之倾倒、捧读、注译和发挥。例如,大圣人孔子独以勤奋乃至“为编三绝”,为之作了“十翼”(即易传);“史德、史才、史识”兼备的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识”与《周易》密切相关。司马迁“受《易》于杨何“(《史记·太文公自序》,以《周易》的智慧与渊懿去磨利自己的眼光,开阔自己的胸襟,构建了他“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