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duó)了解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yōuyùsèchàngquánchéngníngzǔsǒngyǒngdīngzhǔ一、检查预习解释文中的词语•污涩:肮脏不光滑的事物。•红绫:红色的丝织品。•怂恿:鼓动别人去做。(一般带有贬义)•怅然:不愉快的样子。•蜷伏:弯曲身体卧着。•悲楚:悲哀痛苦。•惩戒:惩罚以示警戒。•妄下断语:乱下断定的话。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一次:花白猫(1—2)第二次:小黄猫(3—14)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很活泼更加活泼宠物宠物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咒路人第一、二次养猫:第三只猫第三次养猫(重点):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三次:丑猫(15—34)遭人遗弃,拾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不活泼忧郁懒惰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我打伤致死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芙蓉鸟事件”三、精读探究—(一)、体会情感把握中心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54号刑事案]一、案发现场情况:二、犯罪嫌疑人:三、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一)、案发前的表现:(二)、案发后的表现:四、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2、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丑猫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2、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是真正的罪犯吗?你从这份卷宗里能看出判案的漏洞吗?•在这只猫的作案证据中,有两个词要引起注意,那就是“似乎”和“好像”。这只是主观猜测,是在没有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的妄下断语,以致造成了一桩冤案。假如你就是那只猫或是案发现场的其他人,当时你会怎样为案件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案件定性:冤案案件反思: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30-34)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中心理解•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可怜的猫请你以作者的口吻为第三只猫写一段哀悼性的文字,表达“我”忏悔之情。展示:……1、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意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后来,猫死了,因此,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板书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对于本文的,我想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有妈妈,我不怕冷我饿啦!猴哥爱虎弟别难过啦高跟鞋下的罪恶关注弱小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共建和谐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