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中国书法是一种理念中国书法是一种精神日本丰道春海书中国书法全球传播美国总统布什夫人用中国毛笔书写”永”字汉字广告意韵深远一、汉字的构造象形象形是描画客观事物的形状的,但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不同于图画,不可能也不需要画得很细致,只要把某一类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了。所以象形字是一种形象符号,它是用字形同语言里某个词的意义建立联系的。指事汉字里用指事方法造的字比较少,因为用抽象符号来表示语言里某个词的意义,限性很大。因此,纯粹用抽象符号的字很少,在象形字上增加符号这种方式用得较多。会意会意字同象形字一样,也是一种形象符号,不过象形字是“独体”,会意字是“合体”,用几个象形符号的组合关系来表示语言里某一个词,因此每个字至少有两个偏旁。会意字同象形字、指事字比起来,在造字方法上进了一步,汉字里会意字也就比较多。形声由一个表意成分和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新字。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叫形旁(也叫意符),表音成分叫声旁(也叫音符)。形声字的结构左形右声:松清惜河右形左声:攻期顶领上形下声:花笆宇空下形上声:裘想梨婆内形外声:闻问闵闷外形内声:阁园病庇形分左右,声夹中间:街声分左右,形夹中间:辩形分上下,声在中间:裹声分上下,形在中间:莽形在左下,声占大半:颖形在左上,声占大半:荆值得注意!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方法造的字,字形只与词(或语素)的意义相联系,形声字因为用了声旁与所记录的词(或音节)的读音相联系,这些词都可以根据读音而找到一定的声旁,因此形声字一产生,就有强大的生命力。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了85%以上。二、汉字临摹法摹帖学写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数百过,使转运立笔尽肖,然后可以临帖。——康有为摹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循序渐进的方法:1写仿影用透明的纸,蒙在范字或字帖上,照着纸上显露出来的字迹仿写。要一笔一画地认真仿写,不使走样,尽量符合笔画顺序规则和间架结构要求。2单钩用薄纸蒙在字帖上,只钩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然后按照钩出的中锋线自己运笔书写。此法简便有效,能迅速将帖上的结构记入心里。3双钩将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极细的线条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空心字来,勿使丝毫失真。在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中,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本为最好。4填实对已钩出的“空心字”,用墨填写。注意要一笔完成,既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要完全跟着帖走,以求近真。临帖临帖是在摹帖的基础上,对照着字帖范本进行临写的方式。将字帖范本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心摹手追。临帖有三个步骤:书法爱格临取一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照着帖字的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把这画有格子的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放在帖字的上面,然后在所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现成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书法爱书法爱好者学习平台临时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上,然后对照着将这一笔也写在同样的部位上,这样便不致走样。不然的话,字虽还是这个字,可笔画和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相同了,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帖”。“抄帖”是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避免。2对临经过“格临”若干遍之后,熟悉了帖字的笔画和间架,就可以进入“对临”了。不再用格子,而是直接对着帖临写,临写的字宜比贴字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时就不宜看一笔写一笔,而要看一字写一字,最好能看一行写一行。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预想字形李锦华书唐诗3背帖背帖也叫“读帖”,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要多读熟记,经常翻阅字帖,反复揣摩,牢记在心。观察其形,体味其意,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头到尾地反复默写,达到精熟的地步,使写出来的字尽量跟字帖一样。运笔自如心手相应临帖范本1唐欧阳询刚劲峻拔方润整齐开朗爽健临帖范本2唐柳公权清劲峻拔结构严谨疏朗开阔临帖范本3唐颜真卿清劲丰肥严整茂密结构端和临帖范本4明赵孟頫圆润清秀端正谨严流利娟秀最高境界创新特色自成一体如何欣赏去书法作品呢书法爱网一、了解作者每个成功的书法家都是一个成功的自我,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社会经历所创作的书法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书如其人,所以要读懂书法,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是人们公认的中国三大行书,但这三个人物分别出生在东晋、唐、宋不同朝代,而且他们政治、文化经历各不同,虽都是经典作品,但品读他们人生之后,会对他们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得到不同的艺术享受。二、分辨书体中国书法从生成到成熟上下五千年,从秦代统一文字,经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继承发展,形成了真、草、隶、篆、行五种书体延续至今。且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我们要品读中国书法首先要弄清各种书体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代表人物,不然草隶不分,真行无别,就无法深入地了解作品。三、阅读内容书法是用汉字表达深度文化含义的优美书写。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草书经典中的文词看,每件作品都是中华民族深刻文化的历史印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你不了解文字的内容,品读作品时只能是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可能对这件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说,不论读古典的书法作品还是现代人的书法作品,首先要把文词弄清楚,进而将它的文化内涵搞明白,才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艺术价值。二、分辨书体中国书法从生成到成熟上下五千年,从秦代统一文字,经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继承发展,形成了真、草、隶、篆、行五种书体延续至今。且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我们要品读中国书法首先要弄清各种书体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代表人物,不然草隶不分,真行无别,就无法深入地了解作品。三、阅读内容书法是用汉字表达深度文化含义的优美书写。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草书经典中的文词看,每件作品都是中华民族深刻文化的历史印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你不了解文字的内容,品读作品时只能是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可能对这件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说,不论读古典的书法作品还是现代人的书法作品,首先要把文词弄清楚,进而将它的文化内涵搞明白,才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艺术价值。五、评品神采意境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是书家固有性格与即兴抒情的完美展现。书家通过线条的变化、墨色的处理、空间的安排,会产生一种气韵生动、令人陶醉的意境美。书法家创作时注入的情感不同,产生的效果和给人美的感受也不一样。因此书法家所创作的作品被评为能品、上品、神品,各不一样。如何辨别?就是要看作品中注入了作者的精气神有多少。古人讲的神采为上就是这个道理。王羲之《兰亭序》给人和谐、宁静、文雅;欧阳询《九成宫》给人以端庄、严谨、森严;张旭、怀素的草书给人以狂放、流畅之感。这种感受都来自书写者的情怀和生命律动。六、提高眼力对不懂书法的眼睛【隋唐书法家作品】,再好的书法也没有意义。欣赏书法是主体对客体观察、思考、体验的过程。作品是个性化的,欣赏也是个性化的。如对赵孟頫的书法有人读出的是柔美,有人读出的是流畅,有人读出的是媚骨,有人读出的是逃避。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科技要往前看,文化和艺术恰恰要回头看,否则就会失去源头。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科技可以用“否定“二字,先进的可以取代落后的。而文化艺术则不能,谁能说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过时了,人虽早已作古,但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光芒,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所以我们对中国书法的经典看的多了,知识面就会不断增宽,审美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就能识别书法作品的美与丑,就能领略到书法作品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审美眼界是欣赏书法艺术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