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31.1项目概述.............................................31.2研究工作范围.........................................31.3编制依据.............................................41.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41.5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6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102.1建设背景............................................102.2项目建设意义........................................12第三章项目区概况........................................143.1区位地域条件........................................143.2自然条件............................................143.3交通通讯............................................143.4农业现状............................................153.5农业服务体系........................................15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184.1国内外农产品供需变化及发展趋势.......................184.2XX省农产品供需状况..................................214.3XX市及周边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状况......................23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布局....................................2515.1项目选址的原则与要求................................255.2项目的选址与布局....................................26第六章建设规模与内容....................................296.1建设规模............................................296.2建设内容............................................296.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16.4农业技术服务体系....................................31第七章优质小麦生产技术方案..............................327.1种子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方案...........................327.2优质小麦生产农艺措施................................337.3商品小麦质量快速检测................................35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节能..........................368.1环境保护............................................368.2消防................................................378.3安全生产............................................378.4节能................................................38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及人员培训............................399.1组织机构............................................399.2项目组织管理的原则..................................399.3组织管理形式........................................409.4人员培训............................................40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41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2211.1投资估算...........................................4211.2资金筹措及运用.....................................42第十二章效益分析........................................4312.1经济效益...........................................4312.2社会效益...........................................4512.3生态效益...........................................45附件:3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XX市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1.2项目承建单位XX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办公室1.1.3项目建设地点XX市及下辖的墉桥、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的23个乡镇1.1.4建设规模1、育种、原原种生产基地200亩,年产优质小麦原原种2万kg。2、原种生产基地2000亩,年生产原种80万kg;良种生产基地5万亩,年生产良种2000万kg。3、优质小麦生产基地50万亩,年生产优质小麦2亿公斤。1.1.5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总投资1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5000万元,申请省投资2000万元,项目区XX市投资1500万元,县(区)自筹1500万元。1.2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建设背景2、市场分析3、项目区概况4、项目选点与布局5、建设规模与内容46、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7.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节能8、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9、项目建设实施计划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效益分析1.3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4、《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6、《XX市农业产业化跨世纪发展五年规划》;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编制相关资料。1.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建单位—XX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办公室是由市计委牵头,联合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等部门,为实施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而成立的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市计委,具体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选点安排、建设内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项目所在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好项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后发挥最好效益。XX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现有市级农技术推广中心1个,县(区)级农技术推广中心五个和111个乡镇农技推广站。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较健全,拥有农技推广专业人员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580人,中级职称329人,初级职称638人。XX市优质小麦发展迅速,1997年开始了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1998年发展到10万亩,1999年30万亩,到2000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107.9万亩,占全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22.3%,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单产仍达到了306公斤,重点示范区达到了340-400公斤。优质小麦的推广在我市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XX市拥有一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丰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XX市农业科技园位于XX市南郊,面积147公顷,包括组织培养中心、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基地、园艺园、优质农作物品种园等6个部分。已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建成了组织培养实验楼、科技培训楼和各种温室27000平方米。园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等授予“全国农业引智先进集体”和“农业引智示范基地”。1999年,在全省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被授予“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园区目前已引进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已筛选出在淮北地区表现较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皖麦38、皖麦33、豫麦34、郑州9023、兰考906、优麦3号、PH85-16、济南17、烟辐188等。XX市拥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两家,中小面粉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6亿公斤以上,仅东方面粉厂、千禾面粉厂年加工能力就超过3亿公斤,“东鼎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千禾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为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1.5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1、XX农业大学XX农业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学科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学校现有农业学院等6个学院和农业经济系等8个直属系。现有专业教师54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个,享受国家或省政府津贴696人。学校设有现代教育信息中心、中心实验室和53个基础学科专业实验室,设有生物技术中心、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5个,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农业部、XX省共建重点开放实验室和1个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近年来,每年均有数百项在研的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项各类获奖科技成果。XX农业大学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是全国最早从事优质小麦研究单位之一,是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优质小麦育种专题五个参加单位之一,在小麦优质育种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育种亲本材料创新和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七五”期间育成的“安农8455”、“安农2号”在1992年农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系),在全国“七五”小麦育种攻关验收报告中已列为面包小麦资源品种。“八五”期间育成的“新安农2号”、“安农91168”、“安农9192”在1995年第二届全国饼干、糕点用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饼干、蛋糕用小麦品种。这些优质小麦品系作为优质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被育种单位广泛用作亲本。“九五”期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7“皖麦33”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铜奖,并成为1999—2001年农业部推荐结构调整用新品种和2000—2001年XX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并在XX、江苏的沿淮地区替代豫麦18、扬麦158而大面积推广。XX小麦育种在后续新品种选育上成绩显著,并在十五期间承担了省科委重点专项研究“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是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安农92484”品质符合强筋小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