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1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经济作用1.1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历程非洲的现代旅游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那个年代始,非洲各国纷纷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掌握了本国的命运,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利用旅游业为本国经济服务,并大力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纵观当代非洲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觉醒、快速发展、调整和提高3个阶段[1]。1.1.1觉醒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此时,非洲各国的中心工作仍然是为谋求民族独立而斗争。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纷纷摆脱西方殖民统治,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掌握了自己国家的命运。这些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利用旅游业为本国经济服务,并大力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从此,旅游业在非洲开始觉醒。1.1.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末)非洲绝大部分国家独立以后,各国政府把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政局保持基本稳定。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非洲旅游业发展提速,从北非地区开始,迅速扩展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广大地区,从而使非洲旅游业在国际旅游界异军突起,成为非洲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与此同时,非洲各国政府为保障旅游业的发展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与旅游相关的组织;支持私营和外资旅游公司的发展;培养旅游人才;投资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当然,非洲的旅游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非洲施压,在政治上强迫非洲各国实行多党制等,引起非洲不少国家的民族冲突,加上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发生,从而使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从总体和较长时期来看,这些局部的、短时的冲突和动荡,并没有改变非洲旅游整体快速发展的态势。1.1.3调整和提高阶段(20世纪末至今)20世纪末,不少非洲国家持续政局动荡;部分国家的旅游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和老化;少数旅游安全事件发生;更有个别国家出现了用汽车炸弹袭击大使馆的极端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导致非洲旅游业普遍出现了大滑坡。为了重振旅游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几年内,非洲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降低旅游价格;设立国外旅游办事处,加强国外旅游宣传;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卫生条件和旅游环境;加强对公园和旅游区的安全措施等,从而促进了非洲旅游业的整体复苏。1.2旅游业在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1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也是横向关联最广的产业。旅游的经济影响首先反映在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上。从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以后,许多国家开始大力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提高。1950年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到1974年增长为9.01%,19%年这一比重达到11%,之后一直保持在10%左右(见表1)。表12003年—2007年非洲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年份旅游行业GDP(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旅游经济GDP(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3244.503.64647.649.422004294.803.65797.019.472005344.203.64940.049.572006380.703.551068.099.472007433.003.571196.199.72资料来源: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08年1.2.2对国家外汇收入的贡献由于旅游创汇的种种先天优势,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创汇日益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一条重要的创汇途径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手段。由于非洲的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洲际旅游也蓬勃发展,入境游外汇收入从2003年360.80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685.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3%,且旅游创汇占非洲全部产业出口创汇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5%左右,在非洲经济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外汇收入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见表2)。表22003年—2007年非洲旅游创汇与世界旅游创汇的比较年份非洲旅游业出口创汇(亿美元)非洲各产业出口创汇(亿美元)旅游创汇占全部产业创汇的比重(%)2003360.802195.3116.442004443.302928.0115.142005541.003573.3215.142006603.804121.5014.652007685.704475.8515.321.2.3对非洲人口就业的促进2005年,非洲人口85707万,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且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居世界各州的前列。据世界银行报告,全球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数己从1990年的13亿减少到1999年的11.6亿,到2015年有可能减少至8.09亿,而剩下的这8.09亿人,有一半人生活在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因为艾滋病等疾病肆虐和一些国家战乱不止等原因,在撒哈拉南部非洲,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数将从1999年的3.15亿上升到2015年的4.04亿,这个数字相当于非洲一半的人口;中东和北非的这一人数将从1999年的600万上升到2015年的800万。就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区域内就业对其政局稳定,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旅游业为解决非洲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00年开始,非洲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例就一直保持在7%左右,并且产生了极大的乘数效应。2007年世界旅游就业的总体情况是,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关系为1:3.03,即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为相关行业带来3.03个就业岗位。非洲的就业乘数大致在1:2.5,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非洲旅游间接就业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4.2%,高出世界水平约一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大的增长潜力。旅游间接就业人数也由2003年的130万增长至2007年的157万(见表3)。表32003—2007年非洲旅游业就业情况年份旅游产业就业(万人)旅游经济就业(万人)旅游就业乘数全部就业(万人)旅游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旅游经济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200352.52130.202.541968.772.606.61200455.72146.562.632054.052.717.14200558.87150.342.552106.742.797.14200661.05150.532.472169.432.816.94200763.05157.532.502203.912.867.15总之,非洲旅游业对就业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与非洲其他产业部门相比,都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创造就业岗位能力逐年扩大。1.2.4对相关产业的波及效应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对许多非洲国家而言是减少贫穷并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唯一机会,因此在非洲最贫困的国家中,有三分之二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旅游产业对非洲以下一些行业有重要的影响[3]:一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是指各类交通运输业中的客运部分及行李托运、搬运、寄存等为旅客服务的活动,通信业中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二是批发零售业: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部分。三是住宿餐饮业:指住宿、餐饮企业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部分。四是金融业:指金融、保险企业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如外币兑换及航空保险等。五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中为旅游提供服务的部分。六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指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为旅游提供服务的部分。七是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指各类医院、疗养院、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站、药品检验所等卫生部门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部门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部分。八是文化、体育业:指各类大专院校和各类艺术、体育团体、剧场、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新闻等文化艺术业行业,以及广播电台、电影院、影视俱乐部、电视台等单位的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部分。九是其他:主要指仅为旅游者服务或仅开展旅游活动,但组织形式依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的活动。如供旅游者参观、休闲、娱乐的农场、果园、林场、渔场,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各类服务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等。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是非洲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能够极大促进就业并增加外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入境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2非洲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2.1非洲旅游业的优势分析2.1.1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1、自然资源(1)古老的高原大陆非洲大陆经过多次地壳运动的抬升,现今平均高度达750米,海拔200—2000米的台地和高原占全州面积的86.6%,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占3.7%,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只占9.7%,台地和高原所占比例远大于世界其他各州,因此有“高原大陆”之称。整个大陆地势较为平坦,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以刚果河口至埃塞尔比亚的北部边缘一线为界,分成两大部分:西北半部被成为低非洲,东部北部被称为高非洲。(2)干燥的热带大陆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州总面积的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非洲热带气候面积之广大,是世界其他大洲无法相比的,因而有世界唯一的“热带大陆”之称。非洲广袤的北部地区终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之下,又受来自亚洲大陆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干旱区,作为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非洲又有“干旱大陆”之称。非洲气候类型大致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以赤道为对称轴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十分明显,这是因为非洲大陆地势起伏和缓,各地区海拔差异不大,缺少庞大巍峨的高原和绵长峻拔的山脉来充当气候上的分界线或干扰气候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当然,赤道中贯,大陆最南点和最北点到赤道的距离大致相等的自然条件也是其对称的气候带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3)气候和地形影响下的河网分布非洲的河网分布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也具有对称的水系、水文网结构。南北纬10°之间降雨量丰富,河网密度最大。在其南北两侧的热带干湿季气候类型区内,降雨量较赤道两侧地区少,但河网仍然比较稠密。再向南北,到了热带干旱气候类型区内,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河网非常稀疏。再向南北,在地中海气候区内雨水又渐增加,出现了一些河流或时令河。(4)对称分布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界非洲的制备和土壤类型是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分布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体一致,即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其南北两侧依次排列着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等。2、人文资源(1)具有世界最复杂的人类种族成分、结构及分布非洲是孕育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其人文旅游资源也独具魅力。非洲具有世界最复杂的人类种族成分、结构及分布,他们使用着超过800种以上的原始语言,过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原始部落氏族生活。这些土著居民仿佛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旅游者可以清晰地找到人类祖先演讲的痕迹,还可以饱览人类创造文明的丰功伟绩,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遗迹、底比斯古城遗址及其神庙、突尼斯的迎太基城遗址等世界建筑奇迹可以证明尼罗河古文明的不朽。同时,旅游者也很容易找到人类近代史的传奇记录以及享受现代文明的灿烂成果,诸如南非这样的老牌殖民地国家在赢得了独立和尊严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和强盛,外来的西方殖民文化遗迹与本土文化在此碰撞和交融。(2)撒哈拉以南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生活在这里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种族,仅肯尼亚就有42个部族。不同的部族有着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贝宁维冈的水上村庄等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马赛人、图阿雷格人等的奇装异服装束,形形色色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古老的酋长制遗风,独特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体育竞技以及精致的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