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一、课程说明1.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了解心理学史上的重大实验以及当代研究的新方法。2.培养五种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科研写作能力。课程目标学习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重于自我拓展。广泛阅读心理学研究报告。获取途径:资料室、图书馆、cnki。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分两学期进行考试,通过实验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实验)课程进行综合评定,期末考试成绩(70%)和考查成绩(30%)组成。内容涉及实验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实验操作的理论考试。考查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评定与课堂提问。课程考核方法●课程概述第一章引论第二章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第四章反应时间第五章视觉与听觉第六章知觉第七章注意第八章记忆第九章心理语言学第十章思维第十一章情绪、动机与归因第十二章意识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第十四章脑认知成像技术第十五章实验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第十六章实验心理学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第十七章实验心理学在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二、实验心理学的性质1.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psychology)的含义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实验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普通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实验心理学与普心的区别2.实验心理学的内容:①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②是阐述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3.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图1-1实验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二、实验心理学的性质第一章引论“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第一节心理实验的出现与发展(了解)一、心理实验的出现与发展1.心理实验的出现1879年冯特(Wundt)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世界上第一本工程心理学的书就以《应用实验心理学》命名特点:应用的方法类似于某些简单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的问题只限于某些简单心理现象的量的测量;被试者的陈述带有十分初级的性质。2、心理实验的发展缪勒(Müller)1850~1934神经特殊能说赫尔姆霍茨(Helmholtz)1821~1894知觉研究韦伯(Weber)1795~1878韦伯定律费希纳(Fechner)1801~1887心理物理学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今天开始阶段是与冯特的工作相联系,这一阶段可称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传播和发展阶段。心理实验发展的第二阶段,前期主要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后期主要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图1-2行为的两种模型因素型实验探求规定心理或行为的条件是什么的“什么型实验”。如果a,那么b函数型实验在于追求各种实验条件是怎样规定心理或行为的“怎样型实验”。方程式b=f(a)二者的关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要因探索)(趋势探索)实验的基本进程是A、从函数型实验到因素型实验B、从因素型实验到函数型实验C、因素实验和函数实验同时进行D、视情况而定,有时先作函数型实验,有时先作因素型实验考研题:第二节实验法与自然观察法的差异一、实验法和自然观察法的区别1、概念自然观察法:研究者只能被动地仔细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情况,而不能有任何干预。实验法: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它能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因果性的说明。(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例:汉字字型对汉字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假设你要做一份作业。作业的要求是,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阻止其他人坐下来。为完成这项作业,你也许要在图书馆等上半天才能占到一个空位,迅速坐下来之后,将你的书、衣服以及其他东西都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种杂乱无章的样子可以阻止其他人坐下来,坚持了一段时间,比如15分钟,最终有人坐在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任务结束了。图书馆里的实验?是否是实验2.实验法的特点或优点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进行实验。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就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做独立的检验。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条件,看实验结果是否是这个条件引起。(1)目的性(2)准备性(3)可重复性(4)控制性大众观念:这是都市人世态炎凉的表现。生活案例:在一个深夜里,一位名叫基诺维斯的年轻女孩在纽约市一所公寓楼外的便道上被杀害了,楼内户主中至少有38人听到了惨叫声,有人甚至目睹整个行凶过程,凶手后来似乎听到动静后被吓跑,最后又返回来继续行凶。整个凶杀过程持续了30分钟,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助,甚至,没有一个人在惨案结束前报警。心理学家拉塔内的思考:38个人中的每个人都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更多的人在看,这可能是他们无动于衷的真正原因。实验程序:实验要求学生们参加一个通过网上会议进行的小组讨论,讨论有关大学里地生活。每一个被试都被安置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并告知这是为了保守个人隐私。在讨论过程中,一个假装为学生的被试模拟发出癫痫病发作时的声响,并开始呼救。在一种实验条件下,被试认为与他一起讨论只有一个人;在另外两种条件下,被试认为有三个人或六个人。实验目的:助人行为与在场人数(责任分散)是否有关系。研究结果:独人组立刻报警,并试图自己提供帮助;三人组有些被试没有反应,有些则反映迟缓;六人组三分之一以上被试没有反应。相关与因果1科学研究的目的2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差异相关研究,是考察两个或更多变量(即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一个变量是否受其他变量影响,影响程度和性质如何,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研究方法。不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节心理学实验的各种变量一、主试、被试主试(experimenter)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subject)就是实验对象,接受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人与动物都可以作为被试。课下查: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反应偏向、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二、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变量(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取值的事件或行为)。在一个具体的实验中,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三大静态因素)。变量实验条件无关变量相关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额外(相关)变量因变量(实验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一)、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1、定义: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特征:操纵,改变,要有变化2.分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例:英语单词的词频(高、低)对再认的影响。材料的熟悉程度对回忆的影响。(2)环境特点自变量(如:有无噪音…)(3)被试特点自变量(如:性别、认知风格…)(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如:饥饿程度…)指导(示)语(instruction)主试为交待任务向被试所讲的话,在心理学实验中就称指导语。例:学习方法(机械复述、造句、想像)对记忆的影响。注意:第一.内容确定。第二.完全。第三.简单明确。第四.标准化。指导(示)语(instruction)示例:“下面我将给你呈现一组不完整的句子,当一个句子出现时,请你首先把句中的空缺词(或字)补充完整,并把它大声报告出来。接着我会呈现给你一个词,这个词可能与你报告的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请你试图记住它。”3、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1)操作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Bridgman,1972)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们的程序下定义。如:规定“疲劳”是从事某种体力运动之时间数,用从事某种体力运动1小时、2小时、3小时…作为疲劳的不同程度(一般、有点、非常…)的指标。“饥饿”:先在一段时间内不让狗吃食物,之后再测量它会吃多少食物。3、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的好处第一: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第二:操作定义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第三:操作定义可以减少一门学科所用的概念或变量的数目。4、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素的水平:变量的每个特定的取值(3-5个)自变量变化范围:指自变量取值的上限、下限。例:研究学习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自变量变化间距:指自变量水平之间的强度差异。例:噪音对阅读的影响•确定自变量间距的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水平(检查点)能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二)、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1、定义被试的反应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2、因变量的观测指标(1)准确性(正确率或错误率)(2)速度(3)刺激的强度水平例如:在学习实验中,通过不同难度的智力测验题目(4)频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者能做出某种反应的次数。(5)反应的强度客观指标(二)、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主观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口语记录(protocol):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进程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3、与因变量测量有关的几个问题(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即因变量的可靠性。(2)效度当确定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3、与因变量测量有关的几个问题A: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ceilingeffect)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天花板效应。B:低限效应/地板效应(flooreffect)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地板效应。克服办法:通过预备实验控制。(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混淆额外变量:实验者不希望研究的,但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它会导致实验无效。变量分析1:汽车制造者想知道刹车灯多亮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后面司机意识到前方正在停车的时间。自变量(被操纵变量)因变量(被观察变量)额外变量(恒定变量)刹车灯的明度刹车灯亮到尾随车司机踩刹车踏板知觉的时间刹车灯颜色、刹车板的形状、刹车所需力气、额外照明度…(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混淆变量分析2社会心理学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不舒服?自变量(被操纵变量)因变量(被观察变量)额外变量(恒定变量)参加者性别不舒服的程度电话亭的大小、挤在电话亭的人数、个体大小…(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混淆(1)、实验者效应(experimnetoreffect)1、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混淆(2)、要求特征(demandcharacteristics)被试对实验目的产生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象的实验目的方式进行反应。(来自实验本身的特征不经意地引导被试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efffect)解决策略:双盲实验2、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1)、排除法(eliminationmethod)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单盲实验(single-blindexperiment)主试或被试不知道哪组被试接受哪种实验处理的方法。双盲实验(double-blindexperiment)在主试者与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情况下实施实验。(2)、恒定法(constantmethod)旨在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2、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思考:Juan和Nancy对两种不同的教授心理统计学课程的方法感兴趣,他们想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