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溯源陈启申---ERP从MRPⅡ发展、演变而来。今天,ERP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不同行业、领域。但同时产生的问题是,不同应用领域对MRP/MRPⅡ/ERP的理解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三者的起源和核心管理思想等方面的区别如下表所示。---ERP初次问世---1990年,在美国GartnerGroup公司分析员L.Wylie编写的《ERP:设想下一代的MRPⅡ(AVisionoftheNext-GenerationMRPⅡ)》的分析报告中,针对当时某些软件公司有一些新的软件包问世,需要制定对传统的MRPⅡ软件评价内容,并把具有这样新的内容的软件包称为ERP。---为此,Gartner公司拟定了评价核对表(CheckList),分技术和功能两个方面。在技术方面的主要内容是:采用GUI(图形用户界面)、关系数据库、第四代程序语言、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支持多数据库及软件数据库集成。在功能方面主要是从企业经营拓展的角度来考察系统,如:多行业(离散/流程/分销),多币种(跨国经营),生产报告/分析报告图形化,内部集成(设计/核心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外部集成(客户信息、电子采购)。把达到这些要求的软件称之为ERP。---就是说,ERP的范围既包括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内部信息集成,也扩展到企业外部信息的集成。---ERP的明确定义---1993年上半年,GartnerGroup公司以《ERP:设想定量化(QuantifyingtheVision)》为题发表的会议报告用了26页的篇幅比较详尽地阐述了ERP的理念和对后三至五年发展的估计,深刻阐明了ERP的实质和定义,是ERP发展历史上的一篇极其重要和具有较高分析水平的文献。报告分5个主题,主要内容是:---是什么促使了ERP的发展?---全球竞争的参与者,即那些名列前茅的跨国集团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需要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增加利润,需要实现供需链制造(SupplyChainManufacturing),重新定义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业务关系,从产品开发的同步工程发展到各个实体业务的同步运行。请注意,这里谈的完全不是“面向企业内部供应链”,含有了“协同”的概念。---ERP与MRPII是如何区别的?---ERP除了功能方面的扩展(其中有许多是与MRPⅡ相同的部分)以外,重要的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管理的预见能动性;对ERP的功能要求突出了打破企业的四壁,“管理整个供需链(ManagingtheEntireSupplyChain)”,权衡供需链上各个实体的价值,实现对制造、财务、客户、分销和供应商的业务流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对ERP的作用是什么?---在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方面特别强调了面向对象技术,强调通用的界面、数据交换架构和链接,强调开放性和便于用户使用。当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刚刚开始,有不少新技术在那时还是无法预见的。在ERP应用集成方面将以围绕数据库和中间件技术为中心来开展。---ERP具有哪些功能?---从功能远景来看,ERP要涉及整个供需链上所有的制造商、供应商和顾客,因而使生产制造可以更高效地运行。通过系统来平衡各个部门或实体的价值标准。制造业将成为ERP活动的轴心,并实现供需链上的所有支持单位能够像同步工程一样向业务流程同步化转变;为了实现“面向客户”,把供应商和客户当成是企业制造流程的组成部分,搬开部门之间的“路障”,使客户的需求直接同分销、制造甚至供应商沟通,从而缩短从客户下达定单到完工交货的周期;企业如果不能灵活地成为客户的伙伴,将难以生存。---用户如何采用ERP?---建立任何新的技术,用户都应当从战略和战术的需求来考虑,除了技术问题外还会对业务流程有大量重新组织和设计的工作。用户必须要慎重考虑现有技术基础、费用、组织机构、竞争需求、体系结构、服务支持、工具和财务前景等一系列的问题。报告当时劝告用户在近期不要选用不成熟的ERP软件,但又要有实施ERP的战略计划。要把软件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来对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建立ERP系统。---报告最后还列出了ERP的评价核对表,基本内容同1990年提出核对表是一致的,但增加了面向对象技术要求以及所有前端、模拟、国际范围、项目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等项功能要求。---内部供需链---综上所述,在GartnerGroup早期对ERP的解释完全没有“ERP是面向企业内部供需链”的概念,而恰恰相反,是“管理整个供需链”,是兼顾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集成。但是在2000年该公司分析员提出ERPⅡ概念时,把ERP说成是“面向企业内部流程,仅仅覆盖生产与分销,功能限于生产销售和财务,数据生成和使用只在企业内部,它的作用仅仅是优化企业的资源。”这同该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提法是有矛盾的。尽管如此,我们对ERPⅡ的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Commerce)的观念仍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协同”的概念在Gartner公司1993年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到了。---在国外的著作中确实也有InternalSupplyChain(内部供需链)的提法,但指的是大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之间的供需关系,供需双方相当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而不是仅仅指一个工厂内部。就工厂内部信息化管理来讲,是属于物料与资金的计划与控制问题,有关这方面的解决方案早已由MRPⅡ系统完成了。在ERP提出之前,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些MRPⅡ软件中已经包括了一个企业各个工厂之间的计划与控制,甚至已经包括企业外部仓库之间的物料分销、调拨和计划(DRP)。当时EDI也得到了普遍应用,不少MRPⅡ软件都有EDI接口。---国内外业内有些人士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个完善的MRPⅡ软件,一上来接触的就是号称为ERP的软件。ERP系统中包括了所有MRPⅡ系统的基本功能,因此把ERP误认为只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系统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Gartner公司最初的观点是怎么提出的。SCM和CRM软件的问世,有些公司为了强调它们与ERP不同,有心无心地把ERP的覆盖范围缩小,以突出SCM和CRM,存在这种心理因素来解释ERP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再说“ERP是针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那么ERP同MRPⅡ的区别又在哪里?用这种提法来定义ERP,会造成对MRPⅡ和ERP之间认识和理解上的混乱。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解释。我们建议在讨论ERP系统的管理思想时用“供需链管理”的称谓,因为它包括了前端和后端;而对软件产品SCM则用“供应链管理”的叫法,因为在这个软件产品中不包括客户和需求管理的内容,那是CRM系统的范围。要把原理概念同软件产品区别开来。但是不管怎样,企业选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产品,主要还是应当从企业的管理需求和实际内容出发,而不要从抽象的名词出发。表:区别MRP、MRPII和ERPMRP(物料需求计划)---------------------------------起源年代1965年。命名人APICS发起人,美国IBM公司管理专家J.Orlicky。环境市场竞争加剧,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集成制造业“销、产、供”物料信息集成。解决问题销产供协同运作,实现“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核心管理思想物料的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通过时间坐标上的产品结构,实现优先级计划。“时间”三要素分别是计划期、时段和时界。推动机构主要为APICS。MRPII(制造资源计划)-----------------------------起源年代1980年。命名人APICS发起人、美国管理专家O.Whight。环境市场竞争加剧,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集成制造业企业物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集成。解决问题改变财务信息滞后于生产信息现象,实现财务账与实物账同步生成,通过资金流动反映的效益监控和指导经营生产活动,使之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核心管理思想管理会计,JIT。推动机构主要为APICS。ERP(企业资源计划)---------------------------------起源年代1990年。命名人美国GartnerGroup公司。环境经济全球化,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集成企业内外、供需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集成。解决问题合作竞争,协同商务。核心管理思想供需链管理,敏捷制造,约束理论,价值链,精益生产。推动机构美国GartnerGroup为主要推动单位;信息产业领先。注:APICS为“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莫为名所累ERP的命名人--GG公司预言,下一代的ERP是ERPII:其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ERP基础上,借助使各种不同应用系统能够集成在一起的先进技术,实现协同商务。与此同时,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指出,下一代ERP是TEI(TotalEnterpriseIntegration),它是一种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待信息集成应用范围的扩展,通过信息集成实现企业内外的业务协同运作。不过,两者的指导思想都是供需链管理与合作竞争。现在的问题是,当前以三个大写英文字母的缩写词实在太多了,不同的单位对同一或近似的内涵,有可能赋予不同的称谓;也可能出现同样的称谓,不同单位又有不同的内涵。就拿同样命名为MRP、MRPⅡ和ERP的软件来说,不同公司就有不同的内容。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看待MRP、MRPⅡ和ERP。MRP体现产供销三个主要业务物料信息的集成,做到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统一两个矛盾对立的目标。MRP的核心原理是“时间坐标上的产品结构”。对制造业来讲,MRP是ERP的主要核心内容。MRPⅡ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做到财务账与实物账同步生成,用资金流来控制物流。ERP出现以后,MRPⅡ的功能已经完全融化在ERP之中,因此,现在提ERP,自然包括MRPⅡ的内容;MRPⅡ不是“过时了”,而是“不够了”。有媒体报道,2000年我国彩电价格战打了一年,到年终算出总账,发现亏损至少200亿。之后又有报道说没有亏损,只是利润下降,仍然盈利2亿。不论是亏也好,赚也好,如果能够应用MRPⅡ系统,同步地掌握实物账和财务账,这笔账是不难实时算出来的,至少,不必等到年终才得知结果。ERP体现了覆盖供需链管理的信息集成,实现网络经济时代的合作竞争。它不仅是管理信息的集成,也包括了管理同技术(如CAD/CAM/CAPP/PDM)的集成,这就是APICS称之为的TEI。其实,我们可以不一定要使用MRP、MRPⅡ、ERP的叫法,在名词上纠缠是没有意义的,主要要看一个系统的实质,究竟体现了什么范围的管理信息集成。就象国际上对导弹驱逐舰或核潜艇的等级分类一样,按排水量、航速、武器装备等因素来划分什么“基德”“K”等级,而不问是哪个国家、什么年代的设计。选择什么软件或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企业在选择软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前期工作,做好需求分析,并制定量化可行的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道理。企业必须了解自己在当前和未来需要什么,也要了解当前IT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什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先知己,后知彼;用知彼来加深知己。进入21世纪,ERP/ERPⅡ/TEI等管理系统不管叫什么,我国少数大型企业已经走在前面了,但还有大量中小企业需要帮助。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这也是一种“使客户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吧。ERP的管理思想MRP是ERP的核心功能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