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小吃与生活学院名称:制药工程学院专业方向:生物制药年级:15级2班姓名:孙恒智学号:2015120210贵州理工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论文《中国饮食文化》年级:15级学号:2015120210姓名:孙恒智成绩:评分标准及评分评定项目分值评分标准得分选题关联性10选题紧扣课程内容范围,充分满足教学基本要求(8-10分)选题围绕课程内容范围,满足教学基本要求(7-9分)选题能按照课程内容范围,基本满足教学基本要求(6-8分)选题不能按照课程内容范围,不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0-6分)内容正确性20紧扣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强(17-20分)反映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14-17分)基本反映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11-14分)不能反映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0-11分)结构逻辑性20论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证能力强、逻辑结构严谨、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15-20分)论点鲜明、有一定的见解、论证能力较强、逻辑结构较严谨、论据比较确凿、论文有一定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10-15分)论点不鲜明、没有见解、论证不合逻辑、论据不可靠,所用专业用语有误(0-10分)基本知识掌握程度20熟练掌握课程内容(18-20分)基本掌握课程内容(16-18分)课程内容掌握程度不高(14-16分)对课程内容较为陌生(12-14分)根本不了解(0-12分)独创性及应用价值10独创性高,观点新颖,应用价值高(8-10分)独创性一般,观点一般,应用价值较高(6-8分)独创性差,与他人论文相似,基本没有学术价值(0-6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0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基本课程理论分析实际情况(8-10分)基本掌握和运用基本课程理论,可以用以分析实情况(6-8分)基本理论模糊不清(0-6分)文字和书面表达能力10语言准确,文字流畅(8-10分)语言基本准确,文字通顺(6-8分)文字表达不清(0-6分)合计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小吃文化——小吃与生活专业:生物制药班级:152学号:2015120210姓名:孙恒智摘要各地的小吃是中国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了中国饮食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小吃的由来,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的梁朝,即在1500年前,中国人的饮食已存在正餐与小吃之分。虽然小吃发展到后期,已经有了另外一种的意涵,但依然是多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有些小吃,虽然一样是讲究采用当地新鲜的食材,但是制作方法繁复、作工讲究,甚至比讲究的主餐更为繁琐,这种小吃,已经是一种在地的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关键词:全国各地特色小吃制作方法饮食生活社会生活风貌ChinesesnackcultureSnacksandlifeSUNHengzhiAbstractLocalsnacksareanintegralpartoftheChinesedietandhavebecomepartoftheChinesediet.Eachareahasitsownuniquesnack.Theoriginofsnacks,hasalonghistory.AsearlyastheLiangDynastyintheNorthernandSouthernDynasties,thatis,1500yearsago,theChinesepeople'sdiethasbeendividedbetweenmealsandsnacks.Althoughthedevelopmentoflatesnacks,alreadyhaveanotherkindofmeaning,butstillthemajorityofChinesepeopleanindispensablepartofdailylife.Somesnacks,althoughthesameemphasisontheuseoflocalfreshingredients,buttheproductionmethodiscomplex,workstress,evenmorethanthestressofthemainmealismorecomplicated,thissnackisalocalfoodculture.Localsnacks,usuallyabletohighlightthelocalmaterialandsociallifestyle.Keywords:Alloverthecountry;Specialsnack;ProductionMethod;Eatinglife;Sociallifestyle.引言小吃成为美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的特色小吃也走出了地方特色,如酸辣粉、麻辣烫,二者均是是重庆、四川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名小吃。东北地区的烧烤、桂林的米粉、福建沙县的小吃、河北的驴肉火烧、湖北的精武鸭脖、老北京的豆汁、豌豆黄、河南的烩面、陕西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过桥米线、安徽合肥的米饺等小吃,成为了中国小吃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样它们也是各地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各地菜系的风格,用着当地新鲜的食材,做着当地特色的小吃。1.中国小吃的历史1.1小吃的起源中国小吃的由来,源远流长,有记载的大概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就出现了小吃。清朝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的“点心单”中记录:“梁昭明太子以点心为小食,(唐)郑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一书的“点心”项中也说:“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由此可见小食与点心是同义词,古时的小吃在我所了解得到的记载中,多是小麦、大米与水果制作而成的,例如湿面食品、干面食品,煎酥乳酪品,粉制食品,粥,甜品等等。均是由主食转变而来的,起因应是由一直两食转变成一日多餐。从而应运而生。1.2小吃的发展各地都有属于本地的特色小吃,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都说到,在这我就选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小吃做为代表来说。北京小吃特点很独特,与其它地区小吃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来自民间以外,另有部分取自民间,后又被皇家选中,作为宫廷小吃,然后,又从宫廷散落到民间,这个过程很独特。1.2.1民族特性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北京有长达3000多年的都城历史,长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北京,特别是元明清成为都城之后,各族人民纷纷聚集于此,他们带来了自己民族的风味食品。特别是元朝、清朝的蒙古族和满族,人主中原后,他们将民族风味食品也带人北京。在军旅中,不宜精烹细作。士兵将头盔倒过来盛水置于火上,放人现宰的羊肉涮后简单加佐料食用,十分快速方便,终于演变为风靡京城的涮羊肉。明永乐年间,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祖籍在长江两岸的御林军退役后定居北京,还有随着迁都进京的农民、商人,带来了南方稻米种植技艺和制作年糕的烹调方法,北京也就有了以米为原料的小吃制品。清兵入关,特别是定都北京之后,满族小吃也随之进京,典型品种如萨其马,其制作要经切、码两工序,切满语为萨其非,码为码拉木壁,因此取其头两个词音萨其马。所以说,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地的小吃,无论是做法还是口味。1.2.2地方习俗文化北京历史悠久,老北京人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老北京人的习俗风情文化,几乎都能与小吃品种发生联系,从而为北京小吃文化注入了浓厚的地方性色彩。中国从过年到守岁,各种传统节日甚多,过什么节吃什么食品。大年初一要吃扁食,就是水饺。立春要用热水烫面加香油烙成双合饼,吃时两片平铺,放入饼菜,卷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所以吃春饼也称为咬春。正月要吃年糕,以讨得年年高的吉祥如意,不时不食的习俗甚至在一天中也有表现,据张江载先生的《燕京民间食货史料》中记载:每晨各大街小巷所叫卖之杏仁茶、豆腐浆、茶汤、切糕、豆腐脑,下午所叫卖之豆渣儿糕、蒸云豆、豆汁粥、老豆腐,夜间叫卖之硬面饽饽、茶鸡子、炒豆腐之类。北京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祭祀活动和婚丧嫁娶过程中,小食的习俗也不相同。如蒙族祭祖供品,要用牛油炒黄米,用桦木浅碗盛储,叫拉拉儿;满族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还要用黄米面和江米粉分别做成黄、白顶针饽饽;回族婚丧接待要吃用面炸出的油香,婚用油香是甜,个儿要小一点,丧用油香个儿大,是加盐油炸。北京小吃以民情习俗应运而生,体现了它特有的地方性。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习俗,所以吃的东西、做法都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地域的影响,这就是小吃的民俗性。在我的家乡,也有着横多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与不同的小吃、饮食习惯,但是民族融合也会同时发生,民族融合也会产生新的小吃。1.2.3独到技艺北京小吃的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还表现在制作小吃的技艺性。如北京小吃的芝麻烧饼是大众化食品,香脆可口,但是它的制作要求却很高,例如面与麻酱的比例要合适,麻酱多了发苦,少了不香;面坯擀制的厚度及根据不同季节面团发到什么程度都有讲究。再如北京的白水羊头,选料十分讲究,当年出售羊头肉的羊头马,每天仅出售20个。他亲自到屠宰场选出必须是白毛的羊头,羊龄要求严格,在一岁半左右。回来后,里外洗涤,要把羊舌抻出来,用刷子刷过,根据老嫩程度下锅。椒盐配制要用丁香、花椒、大盐等精制,炒黄后,碾成细末,装入不易受潮跑味的用牛角制成的容器内。出售时,用一把大弯片刀削羊头肉,每片肉都要带皮。出售羊头肉时,围观者甚众,竞看他用片刀片肉和操作的技艺。与之相似的,便是出名的北京烤鸭,也是当面片肉,刀法、块数,烤的时间,熟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制作技艺体现了中国烹饪的色、香、形和以味为核心的特色。它不单是个人制作技艺的表现,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饮食烹饪经验的积累和总结。2.生活中的小吃2.1生活中小吃的种类小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把小吃当做正餐来吃,用来填饱肚子。小吃在生活中所在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早餐、午餐,很多人没时间,就是以小吃来填饱肚子。例如麻辣烫、酸辣粉、烩面、羊肉泡馍等等。2.2饼饼,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着他的存在,无数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这里说的方式是指它的制作方法、口味、以及它的吃法,油薄饼、锅盔、煎饼、烤饼等。其中的代表就是月饼,每逢中秋佳节,中华民族都会一家人齐聚,吃着月饼,赏着月,分享生活中的琐事,其乐融融。2.3酸辣粉酸辣粉起源于四川,是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地的传统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川菜、贵州小吃。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主粉由红薯,红苕,豌豆按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酸辣粉源于西南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它也是生活中可以替代主食的一员。身为一个贵州人,当然也是吃过它的,确实身边很多人都爱吃它,走在街上,只要有一些聚堆的摊贩,必然会有它的存在。在生活中的小吃实在是太多太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但是不得不说生活中,小吃说在的比例是越来越高,小吃对于我们饮食的习惯影响越来越高。小吃之所以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地加强,是因为小吃与生活的方式不断地磨合、进步,才使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小吃越来越密不可分。无论是生活影响了小吃,还是小吃影响着生活,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小吃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生活中小吃变得无处不在,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只食其味,不知其源,我们在吃的同时,也可以去了解一些它的历史由来和背景故事,增加一些知识,在与朋友吃东西放松的时候还能侃侃奇谈。甚至,我们也可以试着去做,这将会获得更大的乐趣!参考文献:[1]金华.《饼》.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5.[2]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汪曾祺.《四方食事:饮食篇》.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6,1.[4]古清生.《左烧烤右煨汤》.作家出版社,2003,1.[5]清袁枚.《随园食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石光华.《我的川菜生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