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防护生产绿地规划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生产防护绿地规划设计第一部分防护绿地规划设计•防护绿地的概念•防护绿地建设的意义•防护绿地的分类•各类防护绿地规划设计要点一、防护绿地的概念•市区、郊区用于隔离、卫生、安全防护等目的的林带和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污染环境、卫生条件、通风或防风、防沙,特别是夏季炎热的城市结合水系河岸形成楔形林带、透风走廊,使郊区新鲜空气吹进城区。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防护绿地建设的意义•(1)防护林植物群体的物理阻挡作用,降低风速,减弱强风及强风所夹带的沙、尘等对城市的侵袭;•(2)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拉结和地被植物对土壤的覆盖可防止径流,起到固沙保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3)通过植物枝叶的光合作用、吸附作用、遮蔽作用等可吸收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烟尘,降低噪声,净化水体,净化土壤,杀灭病菌,降温保温,发挥卫生防护作用;•(4)通过艺术性的营造,防护林还可美化城市三、防护绿地的分类P289•1、根据防护的危害源种•2、根据主要保护对象•3、根据防护林营造位置•防风林主要是防止大风以及其所夹带的粉尘、沙石等对城市的袭击和污染。•卫生防护林主要是建设在工业企业与城市其他区域之间的卫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繁育的环境,以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用的人工林生态系统。•道路防护林是指在道路两侧营建的以保护路基、防止风沙和水土流失、隔音为主,兼以卫生隔离、农田防护和美化城市的防护林,包括铁路防护林、高速公路防护林、公路防护林和城市道路防护林。四、各类防护绿地规划设计•防风林在有强季风通过的地区,需要于城市的外围营造防风林带,以减轻强风袭击造成的危害及沙尘对空气的污染•林带位置:为能使防风林带承担起减弱风势的作用,应了解和把握当地风向的规律,确定可能对城市造成危害的季风风向,以便在城市的外围,正对盛风的位置设置与风向方向相垂直的防风林带。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可以与风向形成30度左右的偏角,但须注意若偏角大于45度时防风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林带结构1)一般防风林带的组合有三带制、四带制和五带制等几种,2)每条林带的宽度不应小于10m(一般设置为20-40m),而且距城市越近林带要求越宽,林带间的距离也越小。3)防风林带降低风速的有效距离为林带高度的二十倍,所以林带与林带间一般相距300-600m左右,4)其间隔800-1000m还需布置一条与主林带相互垂直的副林带,其宽度应不小于5m,以便阻挡从侧面吹来的风。•按照结构形式防风林带可以分为透风林、半透风林和不透风林三种。•透风林带一般只用乔木不用灌木,风可以从林带下层和树冠上端通过,对风的阻力较小。•半透风林带只在林带的两侧种植灌木,透风林带则由枝叶稀疏的乔、灌木组成,旨在让风穿越时,受树木枝叶的阻挡而减弱风势。•不透风林带由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灌木组合而成,因其密实度大,能够阻挡大风前行,防护的效果也好•防风林带的组合一般是在迎风面布置透风林,中间为半透风林带,靠近城市的一侧设置不透风林。由透风林到半透风林以至不透风林形成一组完整的结构组合,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防风效果,在城市外围设立一道结构合理的防风林体系,可使城市中的风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林带树种的选择应在以深根性的或侧根发达的为首选,以免在遭遇强风时被风吹倒。株距视树冠的大小而定,初植时大多定为2-3m,随着以后的生长逐渐予以间伐或移植。•卫生防护林主要是建设在工业企业与城市其他区域之间的卫生防护林,充分运用乔木、灌木和草类能起到过滤作用、减少大气污染,同时能吸收部分有毒气体的性能,达到城市环境污染改造和治理的要求。•根据工业污染程度的不同,卫生防护林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卫生防护林的总宽度及卫生防护林主带的条数、宽度和间距,做了不同的具体标准。(1)第一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的卫生防护林总宽度应为1000m,防护林带的条数3-4条,每条主林宽度20-50m,2条林带之间间距200-400m。(如图10-03)(2)第二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上述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的卫生防护林总宽度应为500m,防护林的主林带2-3条,每条主林宽度10-30m,2条林带之间间距150-300m。(3)第三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上述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的卫生防护林总宽度应为300m,防护林的主林带1-2条,每条主林宽度10-30m,2条林带之间间距150-300m。(4)第四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上述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的卫生防护林总宽度应为100m,防护林的主林带1-2条,每条主林宽度10-20m,2条林带之间间距50m。•(5)第五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上述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的卫生防护林总宽度应为50m,防护林的主林带设1条即可,林带宽度为10-22m。各级卫生防护林标准比较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总宽度(m)100050030010050林带条数3~42~31~21~21每条林带宽度(m)20~5010~3010~3010~2010~20林带之间距离(m)200~400150~300150~30050•为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可以在多条防护林区,采用通风结构、疏透结构和紧密结构3种结构林带配合设置,作为卫生防护的绿化带。•卫生防护林树种选择1)卫生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应该尽量选择对有害物质的较强抗性或能够吸收有害物质和粉尘的乡土树种。还应注意选择杀菌能力强的树种。2)对于易燃易爆厂房的防护绿地,最好在厂房、车间周围栽植2行或数行乔、灌木树种,绿带间要留出6m以上的空地、空地切忌铺草坪,最好用砖铺砌或设水池相阻隔。3)防火树种的选择,要求叶片厚、叶面含水量要多,树皮粗糙,因为叶片厚,散失水分时间长,可相应延长引火时间。最好是叶片密生和树冠小的阔叶树,忌用含油脂多的易燃树种。道路防护林•高速公路防护林•城市公路干道防护林•铁路防护林高速公路防护林•高速公路防护绿地一般每侧宽度为20-30m,现多以单一落叶树种为主,考虑到远期发展,应以落叶树和常绿树结合种植•树种要求枝干密,叶片多、根系深、耐贫瘠干旱、不易发生病虫害等•防护绿地目前采用行列排列的纯林种植形式,如果用地允许,可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高速公路防护林宜结合周围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如田野、山丘、河流、村庄等,使高速公路防护林与农田防护林相结合,形成道路农田的防护林网络城市公路干道防护林(结合道路绿地的设计要点)•(1)城市公路干道防护林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宽度、材料等元素来确定林木的种植位置及防护带的宽度。在路基不足9m宽时,行道树应种在边沟之外,距边沟外缘不小于0.5m;当路基有足够宽度时,行道树可以种在路肩上,距边缘内缘不小于0.5m。•(2)在公路的交叉口处,应留有足够的视距,距桥梁、涵洞等构筑物5m之内不应种树,以保证交通安全。•(3)如公路直线距离很长,应在每2至3km的距离变换一种树种,这样可使公路绿化不致过于单调,有利于司机的视觉和心理状况,同时也可防止病虫害的蔓延。•(4)公路干道防护绿地应尽可能与农田防护林、卫生防护林、护渠防护林以及果园等相结合,做到一林多用、少占耕地,结合生产创造效益。•(5)公路干道防护绿地的种植配置要注意乔灌木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实现公路绿地的可持续发展。•(6)在临近城市时,一般应加宽防护林的宽度,并与市郊城市防护绿地相结合。•(7)如果公路两侧有较优美的林地、农田、果园、花园、水体、地形等景观时,则应充分利用这些立地自然条件来创造具有特色的公路干道景观,留出适宜的透视线供司机、乘客欣赏。•(8)为充分发挥树木的防风固沙作用,应合理加大种植密度,增加每平方米的绿树量,更好发挥防护功能。•(9)还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立地条件,适当选择常绿树组成防护林带,以抵御落叶树还未发芽时发生的沙尘天气同时丰富冬季和早春景观。铁路防护林•(1)在铁路两侧种植乔木时,应离开铁路外轨不小于10m,种植灌木要离开外轨不小于6m,一般采用内灌外乔的种植形式。•(2)铁路通过城市建设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应留出较宽的防护林带以防止噪声、废气、垃圾等,采用不通透防护林结构,•(3)靠近路轨一侧,采用自然种植形成景观群落,宽度在50m以上为宜。•(4)在铁路两侧如有比较优美的景色,则应敞开不种树木,以免遮挡视线,在同一景色过长时再以防护林进行屏障防护。第二部分生产绿地•生产绿地的概念•生产绿地的布局•生产绿地的用地选择•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生产绿地的概念•生产绿地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园林产品的苗圃、花圃、果园、竹园、林场等,是城市绿化所需要的植物材料的生产基地,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游览。生产绿地的布局生产绿地的布局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常位于城市近郊区,一般不设在城市中心区域。•大城市的园林苗圃,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市区周围,以便就近出圃,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苗木成活率。•生产绿地的设置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就地育苗,又可熟化土地、改善环境,为远期的建设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创造有利条件。生产绿地的用地选择•省道或国道旁的农业用地或荒山,交通方便的地段,有基本的基础设施,以利培育管理,节约开支。•水源、土壤条件较好、地形地势开阔,或是坡度适中的场地,一般坡度为1°~3°,最大坡度不超过5°。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苗圃的规模•园林苗圃的用地组成•规划前的准备工作•各类用地的规划设计苗圃的规模园林苗圃的规模一般按其用地面积来划分。•大型苗圃面积在20hm2以上,•中型苗圃面积7—20hm2,•小型苗圃面积在7hm2以下。园林苗圃的用地组成•园林苗圃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生产用地即直接用来生产苗木的地块,通常包括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实验区以及轮作休闲地等。•苗圃辅助用地包括道路、排灌系统、防风林、以及管理区建筑等的用地,苗圃辅助用地面积不能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园林苗圃规划前的准备工作•⑴现场踏勘:了解圃地现状、历史、土壤、植被、水源、交通及病虫害等情况,提出初步规划意见。•⑵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2000,等高距为20~50㎝。与规划有关的各种地形如高坡、道路、水面等都要绘入图中。•⑶土壤调查:选择典型地区挖掘土壤剖面,调查土层厚度、土壤结构、质地、酸碱度、地下水位等各种因子。并在地形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⑷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地下害虫及周围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感染程度。•⑸)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部门收集有关的气象资料。如平均温度、极温、无霜期、冻土层厚度、降水量及季节分布等,还要了解圃地的小气候条件。各类用地的规划•一、生产区生产用地规划一般可设置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各作业区。作业区是苗木生产的基础单位,其形状可呈长方形,长度视使用机械的种类确定,中小型机具200m,大型机具500m。小型苗圃以手工和小型机具为主,作业区的划分较为灵活,小区长度50~100m为宜。作业区的宽度依土壤质地、是否有利排水而定,排水良好可适当宽些。一般以40~100m为宜。作业区的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势、主风方向、圃地形状确定。坡度较大时,小区长边与等高线平行,一般情况下,小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向以利于苗木生长。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地区,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优先满足。•具体要求其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且靠近管理区。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但没有播种区要求严格。•嫁接苗区,宜土质良好,地下害虫要少,•扦插苗区则应着重考虑灌溉和遮阴条件;•压条、分株育苗法采用较少,育苗量较小,可利用零星地块育苗。•考虑树种的习性来安排,如杨、柳类的营养繁殖(主要是扦插)区,可适当用较低洼的地方;而一些珍贵的或成活困难的苗木,则应靠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