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要素及其理解: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要素:教育者(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活动的人。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学习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2、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农业社会: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工业社会: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社会: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3、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萌芽期: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理论》(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有关儿童的教育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著作。)孔子《论语》;无名氏《学记》(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有“教育学的雏形”之称。)创立期: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大教育论》(1632),在教育学史上,这本书被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康德(1776--1841)德国哲学家,《康德论教育》(1803)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教育漫话》(1693)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爱弥儿》(1762)裴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教育家,《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1776--1841)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4、教育学流派:(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及著作: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主要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将教育实验分为“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运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三个阶段;第四,认为教育实验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以来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1958)基本观点: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对象是人;第三,教育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培养完美的人格,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克伯屈《设计教学法》(1918)(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制约性,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教育与权力》;吉普《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第二章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含义、类型:含义: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的表现: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人的主体意识,人的独特性,人的创造性)3、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享用功能及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教育培养人高尚情趣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为享用终生创造条件);应试教育(过重的学业负担,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教学生学会顺从,教育的功利性是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4、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文化保存、选择、融合、创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劳动力和生产科学技术);教育促进民主政治化(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促进社会民主化“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三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含义、基本类型: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类型:按作用特点分为价值教育目的和公用性教育目的;按要求特点分为终极教育目的和发展教育目的;按被重视程度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按体现范围分为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功能:定项、调控、评价功能3、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优缺点人本位: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主要观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优缺点:提倡人的个性自由解放,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人间,起了巨大的作用。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将个人和社会对立气力啊,片面强调人的发展。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对立,把满足社会需要视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本身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代表人物: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优缺点: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实质: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全面性(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民性(注重提高全民素质),人才的多方面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5、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的理性把握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要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第四章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含义及变革趋势,重点掌握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学制的含义和区别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学术教育;一轨自下而上: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成为和初中相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单轨学制(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刘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分支型学制(前段单轨,后段分叉,即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职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形态及进一步改革的措施,重点把握癸卯学制、壬戌学制年份、定位等细节内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变革: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态:高等教育有全日制大学、专门院校、专科院校研究生院校、业余大学;中等教育有全日制普通高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业余中学;初等教育有全日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即招收3——6/7岁幼儿。措施: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完全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施。(2)、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3)、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是影响深远的一个学制。4、对我国现行学制局限性的理解: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活力,高等教育内部科系之间、层次之间的比例失调。5、终身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的初步了解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教师职业的作用与地位及其基本特征作用: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保存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谋生手段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舞台。地位:政治地位:政治身份、政治生活参与、政治影响力、自治组织等;经济地位:劳动报酬、经济生活状况;法律地位:法律赋予权利、责任;专业地位:从业标准、学术标准、道德标准、身体条件等。专业地位是根本要求,经济地位是集中体现。基本特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2、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含义、内容、过程及途径含义: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当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过程: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途径: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3、联系实际理解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特征,还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素质结构包括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道德,强健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作为知识人的教师是学习者和学者,是知识的传授者;作为职业人的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作为生活中的人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