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训与处世之道(三)安乐必敬、无行可悔——先秦时代的家训及“励志”上周内容回顾1、家训的发展阶段(价值的回归)2、家训的形式3、刘邦《赦子书》中内容(鼓励)一、《戒伯禽》•1.姬旦(周公)•2.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于成王。”•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周公————伯禽•“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子其毋以鲁国骄士矣!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做一个贵族?现实运用•(一)、建立制度(制礼)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1.专业化分工2.等级制。3.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4.非人格化。•(二)与民同乐(作乐)马基亚维利《君主论》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必须重视军事;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些人的治国原则,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君主论》作为案头书。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孟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三)领袖之道,在于用人刘邦将将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二、《戒子书》•周武王姬发•孟津观兵•武王伐纣•武王践祚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zhuānxū)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一)团队精神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西游记•(二)脑力震荡会议(学会讨论)1、召集有关人员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三)建立信誉《致加西亚的信》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本书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2000年被美国《哈得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四)仁者无敌仁者人也镜子理论(mirrortheory)三、励志•1、志存高远,做一个好人、君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2、博取功名,高官得坐,光宗耀祖。•3、谋取财物,拥有好田美宅•(明)袁衷“志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庭帏杂录》•怎么立志呢?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立志修身养德2、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左宗棠立志贵恒,坚持不懈3、古人读书。取科举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孙奇逢《孝友堂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