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实用主义哲学一、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二、皮尔士的意义原则三、詹姆士哲学四、杜威哲学基本内容一、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1、强调思想和人生实际效果的联系或思想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一个思想、信念、概念、主张或语词的含义,就在于它在具体人生中产生的效果,它如何影响到人的行为。2、对效果/成败的不同解释,对实用主义的理解差距极大:①把行为的效果越解释得靠近意义发生的源头,实用主义就越原本和生机;②如果仅仅将效果看作主客体分离局面中主体行为的后果和目标,就丧失了“实用主义”追求的思想元气和生机,最后沦为对我是否有利来划分真假的唯我主义了。例:“有用即真理”3、评价:①强调“知行合一”倾向是共通的;②受科学实践模式影响较大;③实用主义接近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美国式有、进行各种尝试(冒险)的、以成败(而不是以现成地位、出身…)论英雄的生活。所以,它在今天的商业化世界确有极大的现实影响力。④与中国古今智慧有相通之处:例:古代: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其灵明处便是知,其笃实处便是行。”“人人心中都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猫论”、“摸论”知行互动关系1、知:认识世界,相当于理论问题。知是一个静态的、完成了的东西。知(真、真相)本身不能说话,需要有人去认识。知同时具有两个特征(条件)才叫科学的知。毛泽东:“一部封建史,就是一部封建帝王史。”例:话语权(1)内部可靠性A、知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内部要求。不能说知越大,行越利害。知越多,问题也越多。毛泽东——“知识越多越反动”。叔本华:“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或最少不幸的是野兽”。B、任何知都有局限性,需要不断改进,对应起来就是具体.“放之四海皆准只是一个宣传口号”,否则,爱因斯坦以后的科学家只能失业。任何科学的理论作为知都应具有可靠性,这是知的必要条件。(2)外部的有效性解决外部问题的能力,这是知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2、行/实践的观点行/实践——改造世界,狭义是指实际。(1)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丰富多彩归结为一些基本的东西——物(死)。因而相对稳定。例:改革开放初期——“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最高指示:“慢慢来,不要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2)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丰富多彩归结为“理性”(3)马克思将世界的丰富多彩归结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实践的三要素:A、活动性B、整体性——毛泽东把认识论问题理解为实践例:知道李子是酸还是甜?尝一尝。如果感冒了呢?吃到一个坏李子呢?故经验可以还原为具体个体,极端经验主义者是唯心主义者。又例:毛泽东对“文革”的判断——世界大战七八年再来一次,每一次都脱一层皮。世界大战会打起来——因而修正主义(内部问题)比帝国主义更危险。但①实践不仅仅是个体问题,故不能用个人判断来代替社会判断。例:对于改革开放,个人行为判断不一样:得利者肯定;农民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开创者,却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本放在农民身上。②整体问题会带来历史性问题——谁代替整体呢?这涉及到整体效果,通过个体历史体现。C、能动性——马克思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旧唯物主义,邓小平用资本、市场来改造旧社会主义。换言之,是吸收、借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经验与管理。这样,对外来的东西都会使中共变成实用化的中国化。3、知行互动的关系请问:知易行难还是知行易?(1)互动的关系:①知是一个静态、完成了的,行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例:“树欲静,风不止”。又例:发展的演变。②知行一致是相对的,不是一步到位的,知不动但行在动,故对任何真理的叙述不能一劳永逸。例:毛泽东用革命的知来解决建设就出了问题。毛泽东思想思想没有变,但历史在变;不能说邓小平理论就比毛泽东思想高明,二者代表的不同的时代。③1919年——1949年:知行一致;1949年——1956年:反面可以忽略不计;1956年——1966年:正反都多,因而产生了许多事件。正面解决实际问题,负面解决排斥问题。1966年——1976年:负面大于正面,面临对毛泽东及其革命成果与建设的关系问题。1976年:产生了质变——邓小平理论的建设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许多新观点。当时人们担心。现在看来,毛泽东去世了还是去世了。邓小平理论也有一些负面效应,用“三个代表”来补充。例:公平问题;又例:湖南一位教师给朱总理写信:“信仰日弱、假话日多、权势日重、历史日淡、上下日远”。二、皮尔士的意义原则(一)内涵:一个概念的意义不能由先天定义或按某种分类系统原则来确定,而只能在它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那里发现。简言之,一个“东西”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注: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科学”认知场景。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者们似乎都相信最真实的认知是有一个“理想/基础条件”的,是一种尽量远离生活“习惯”干扰的、更纯粹的、更透明的主客观关系和状态中进行的。皮尔士主张采取一种不离日常人生的“习惯”(信念)的认知方法。如果没有作为思想习惯的信念(往往是某种偏见),任何认知就不可能开始。但如果完全顺从这种习惯,不对将来的怀疑开放,那也不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每个命题的理性意义存在于将来”。“真正与你打交道的只有你的生活经历,你的怀疑和信念,而生活经历又不断把新的信念强加于你,并使你得以对旧的信念产生怀疑。”实用主义与唯理性主义的区别:硬性地反传统是愚蠢之举:“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例:硬的(hard),若你还不了解“硬的”这一概念或属性的意义,那么你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乎这个原则的方式去弄清:如果一个人以不太强的力去压它,它不会象黄油一样被压扁;如果一个人坐在它上面,此人不会陷下去;等等。(二)确立信念、排除怀疑1、信念:并非意识的某种瞬时样态,它实质上是一种持久性的思想习惯。至少可以肯定,通常它是无意识的。如其它习惯那样(在遇上使其解体的变故之前),它是完全自足的。2、怀疑:它不是习惯,而是习惯的阙如(可见怀疑只是一种否定,不可能独自存在),它是一种反常状态,它必须被一种新的习惯所取代。3、思想:①对其未来行为施加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也就是对行为的后果进行反省、自责,再在下一次行为中加以调整。②我们绝不能把思想看成消极的、沉默不语的东西,思想绝不是单纯地符号加工,而是一个从根本上带有“已经”有的信念或成见,在“当前”应对正在不断到来的“将来”的生动操作过程,与“实验性的行为”相当。③思想的“真”与“假”就不是指与一个外在的绝对客观事实的“符合”与否,而是与“信念”(还能操作自如的思想习惯)和“怀疑”(缺少了这种完全自足,信念的解体状态)直接相关。④言外之意,真与假不是截然两分的和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并经常相互转化的。能够“行得通”就意味着“真”,“行不通”就意味着“假”。获得真理仅仅是想达到一种不被任何怀疑所动摇的信念。“我们可以用怀疑、信念和经验过程来定义‘真’和‘假’(例如,当你定义一个信念的‘真’时,真即是指信念无限趋近于绝对的确定性),…反之,倘若你说:真和假是不能用怀疑和信念来定义的,那么你就是在谈论某些你不能对其存在有任何认知的实体…‘真理’仅仅是想达到一种不被任何怀疑所动摇的信念。”这样,皮尔士并未“事先”从逻辑上、理路上断言(也不可能断言)真理是相对的,人总可以、总要、并且在某个意义上也似乎总能获得“一种不被任何怀疑所动摇的信念”.但皮尔士又强调:真与假永远与人的信念和怀疑这种人生状态(牵挂)内在相关。你的思想可以“无限临近上述那种确定性质”,但它从根子上还是信念,不是干巴巴的、“逻辑上不可能出错”的真理。⑤“求真”是一个动态的、趋向性的、具有时态三相交织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需要开创和不断维持操作过程和实验过程。“真”不是一个与某种不变的参照物、终极实体发和关系的问题,而是与人的生存能力、问题与问法的解决相关的过程。任何真理永是可错的,可错论是无法避免的。⑥对个人与“社会圈子”的看法:其一,个人绝非单纯的个体,他的思想就是“与他自己的对话”,即与生活过程中所出现的另一个自我的对话。一个人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极力批驳另一个自我的责难批评以便说服他的过程。其二,人的“社会圈子”就是这些人的“真理之圈”,在某些方面,它是高于个体有机体之人的。三、詹姆士哲学(一)意识流学说1、反对心理联想主义传统:心理联想主义认为人的感觉知觉是完全被动的和分离的,它通过感官给人提供的是一个几乎没有理智联系的感觉“观念”或“印象”。心灵(思想)的作用则是对这些已经接受进来的观念或印象按“联想律”进行构合。一切心理现象最终都可以还原为观念和印象。评价:①似乎把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区分开来;②破绽:为什么感官接受的印象是分离的,或一个印象一个印象的?为什么感官只能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以某种主动、动态的方式(有所选择地)来接受印象?为什么感觉和意识要分两步走,即感觉完了再加工连结等等。2、詹姆士的见地在于:①根本不事先就承认一大堆想当然的认知模型的构件,而是要诉诸于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直接观察。例:“仔细想想”实为马后炮,当时人正好想不到这里,何谈“仔细”?灵感的火花点燃了灯,他人却在为灯下之物争执不休。②感觉经验与思想一开始就是不可分的,它们既生动又单纯,无微不至,无处不“照顾”(牵引)的,不然就不会有东西呈现。“感觉是思想的元素之一”。③“包含感觉的意识从根本上讲是连续的”。这暗示着,“思想”或“意识”从根本上就是粘连的,要交融为一的,充满原发的综合和理解样式的,不然它就要停止活的思想和意识。这与实用主义意义观(实际后果)、真理观(习惯、信念、怀疑)的关系是其前提:任何知觉与思想已趋向或动态结构了。只要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连续过程,形而上学就会瓦解。例:眼中的盲点不造成视觉断裂。睡眠:人在睡醒后的意识与以前的意识“是内部贯穿和打成一片的”,因为有一种原本意义上的“记忆”。记忆的经对象渍透着一种温热和亲密;与内在时间的性质有关!仅仅设想的对象决不会有这种温热和亲密。所以,在物理时间上觉得断缺的思想或意识还是觉得连成一气的,属于一个公共的整体——我自己。古印度《崦声奥义书》说:“那种没有任何欲望,不见任何梦境的睡眠即熟眠。熟眠是成为一体的(状态),是认识之积聚,是由喜所造,享用(体验)喜,以心思这口”。我们能够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无梦的熟眠,靠的是什么?注:读这样的话,让人为人的不可避免的自迷、生命本身的自迷悲哀甚至伤感欲绝。④于是就有了“意识流”:“意识,在它自己看,并不像切成碎片那样。像‘锁链’,或是‘贯穿’这些名词,在意识才呈现的当儿,并不能够形容得适当。因为意识并不是衔接的东西,它是流的。形容意识的最自然的比喻是‘河’或是‘流’”。评价:意识流说的最大长处在于表明关系或“意义”就属于这最原初的意识状态,或主客体还未分裂的状态,根本不需要再从其他地方(如知性、先验主体性)那里获得这些意义的联系。后来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此在”可视为詹姆士意识流的进一步哲理化。⑤“意识的性质在各刹那间的变化,永远不是绝对突然的”。这意味着,平常让我们明显注意到这个印象与另一印象之间的一定有连续的过渡带或“关系”。“过渡”和“关系”对于意识来讲是真实的,绝对不比“印象”、“观念”缺少真实。例:突然打雷,与刚才的静寂之间似乎有断裂,把我吓得有些昏乱。但这昏乱也是个心理状态,把我们由静寂过渡到响声的一个状态。这种过渡是意识的一部分,就像竹节是竹的一部分一样。以前的静寂之觉暗暗钻进雷声之觉里头,而且在雷声之觉内继续下去;因为在雷声响的时候,我们听见的不是纯粹的雷声,而是打破静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