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组织决策•组织决策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对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一、组织决策的理性选择模式1、充分信息下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决策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中主流的决策理论都是以理性选择理论模式为基础的。在这种理性选择的决策模式中,人们的决策行为通常被抽象化为按最大化原则实现目标的理性选择过程。•这一决策模式通常包括四个要素:•(1)人们知道自己的目标;•(2)人们知道自己面临的选择;•(3)人们知道这些选择的后果;•(4)人们知道并遵守(最大化)决策的规则以进行选择。•2、这一决策模式的两个假设:•一是“充分信息”,即人们知道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这些选择的后果。•二是“充分理性”,即人们不仅有能力来收集、加工这些信息,而且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决断。•理性选择的决策模式是一个“理想型”的理论模式,它教导人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进行决策。但是,由于理论决策模式有关人们决策行为的前提假设不现实,这一模式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决策行为常常相去甚远。•3、“囚徒困境”与理性选择决策模式的局限•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犯罪。于是警方对二人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服刑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释放,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甲不坦白甲坦白乙不坦白二人同判1年乙判10年,甲释放乙坦白甲判10年,乙释放二人同判8年•“囚徒困境”的启示:•其一,人们赖以决策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的;•其二,一方的决策必须考虑到另外一方的利益、信息和反应;•其三,因而决策可能并不存在惟一的、最佳的选择;而且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可能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二、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概念最早是由赫伯特·西蒙(H.Simmon)在1957年出版的《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来的。有限理性的含义是: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的复杂性,人们不能收集和处理全部的信息,人们只能找出所有备用选择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二是信息的不确定性,人们经常连可能收集到什么样的信息和这些信息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不清楚。•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以批判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按照有限理性的概念,人们常常不能按照理性选择模式去做最大化的决策。•2、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决策•大多数组织决策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建立在组织规章制度之上。•其一,组织的规章制度决定了哪些人可以参加决策过程,在什么阶段参加决策过程;•其二,组织的规章制度决定了信息收集、加工和解释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了决策过程的走向。•其三,组织的规章制度决定了组织决策注意力的分配。•决策过程中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意味着组织往往通过规章制度来简化决策过程。•这里所说的组织规章制度不仅指正式制度,而且包括非正式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组织内部的许多决策行为是受这些非正式的规则影响的。•但是规章制度并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规章制度并不总是理性的产物。各种规章制度间可能存在矛盾。规章制度内部也可能充满矛盾。不同角色的组织成员对规制制度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因此,规章制度下的组织决策并不总能克服有限理性的困难。•3、组织决策的政治过程•在组织决策中引入政治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因为不同的利益集团参与组织决策过程,使得组织目标常常是不一致的、不稳定的。组织目标随着利益集团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其二,因为决策信息的策略性,我们在决策过程中不得不从更为复杂的背景下考虑信息的收集、加工、解释以及质量。•其三,因为不同的利益集团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参与组织决策,组织决策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利益妥协的结果。•这就使得决策过程成为一个较理性模式更为复杂微妙的相互冲突、相互妥协、讨价还价的政治过程。•4、组织决策的解释过程•在理性模式中,信息是中立的、明白无误的,因此增加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在有限理性的模式里,信息不是中立的。它不仅是策略性的,而且在决策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常常是不一致的,其意义常常是模糊不清的,需要加以解释。•因此,对信息的解释机制在组织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人们的解释活动呢?•第一,人们往往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来解释信息,不同的经历可能导致不同的解释。•第二,人们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来解释信息。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信息可能有着不同的解释。•周雪光谈到一个对航天飞机失事概率的调查。官方的文件记录着航天飞机失事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在一个调查会上,三个工程师的估算是在两百分之一到三百分之一之间,而一个工程师出身的经理却给出了与官方口吻一致的“十万分之一”的回答。•第三,不同的利益也会导致对同一信息的不同解释。•蔡明、郭达春晚小品《售楼部的故事》:“买房子送家具”。•5、决策过程启动的两个机制•其一,问题导向的决策过程启动机制。•从有限理性的观点来看,组织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满意原则”调节的。就是说,组织只有在觉察到“不满意”的状态时才会启动组织决策过程去解决问题。这一类组织决策可以描述为“问题导向的决策过程”。•问题导向的决策过程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满意度”的设置。•其二,答案导向的组织决策过程启动机制。•答案导向的决策是指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一个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这个部门即是一个“答案”部门,组织拿着这个答案(质量控制手段)到处寻找问题(质量问题)。这种先有答案再寻找问题的过程正是“答案导向”决策所描述的情形。•答案导向的决策过程与问题导向的决策过程有着重要区别。如果说后者是“救火式”动态过程,前者则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式的组织行为。•案例分析:购物有优惠怎么优惠我说了算•武汉晚报2010年11月22日讯,广告写着“存50元抵500元”,钱存了,货也买了,如何优惠,商家却又有“新说”。•市民柯善发看到,一连锁企业江夏店开业前,打出广告:存30元抵300元、限购3000元以上商品;存50元抵500元、限购5000元以上商品;他就预存了50元。等11月6日开业时,他买了3台、总价为4928元的电器;付款时却被告知:只有购5000元以上的单件商品,才能抵款。被商家忽悠后,柯善发就到江夏消协投诉。•工商人员调查时,店方称是有此规定,只有单件商品达到一定数额才能抵券,但没形成文字。工商人员当场责令店家:不准乱用解释权。因顾客购物没达到5000元,就按300元抵券。昨日,柯善发已拿到商家的300元退款。•案例分析:•当MBA的神话盛行时,各种公司把雇佣MBA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钥匙。在中国进入WTO后,有许多关于各行各业如何应对的宣传介绍,诸如采纳ISO2000国际通用标准有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出口竞争力和吸引外来投资,等等。许多公司于是纷纷仿效,对其产品过程和质量进行改进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