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文放飞人性激扬智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资源的有效挖掘与培育的实践研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学好数学的同时,却逐渐厌烦、冷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学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因此,我们感到十分有必要发掘数学教学中人文资源,努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一、人文引领:教师自身示范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质修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人文精神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注意收集数学史料,数学人文题材等,形成人文精神的积累。二、感受人文:教学氛围和谐化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一个能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考时间,创造一个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空间,留出一片能让学生展示个性的问题空间,呈现一组能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活动舞台和心理空间。三、人文精髓:思想方法渗透化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事实、概念、理论与方法的本质认识,除对解题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还是体现数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1.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段包含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例,我们将其在浙教版教材中出现的情况统计如下:教材章节数教材具体内容七上1.3数轴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七上1.4绝对值绝对值在数轴上的表示七上1.5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的表示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七上2.3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的数轴表示七上3.2无理数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近似与精确表示七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线段示意图分析法七下5.3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相乘的面积表示七下5.4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的面积表示七下5.4乘法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的面积表示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及应用八上4.4方差与标准差数据的波动八上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的表示八上第6章图形与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与坐标八上7.4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八下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九上2.2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九下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九下3.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资源的有效渗透与拓展示例2.1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既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又可使学生领略到数学先贤们为探求真理而付出的艰辛与执着精神。例如,在七上“1.4绝对值”的概念教学时,以用刚刚学过的数轴来揭示“绝对值”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更透彻、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绝对值的概念,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后续课程中进一步解决有关绝对值的问题,无疑是有益的。2.2在公式、定理探求中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在公式、定理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而应引导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人文的熏陶和磨炼。例如,七下“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时,先对三角形全等性质的回顾,提出满足六个条件是否全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紧接着提出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时三角形一定全等吗?满足上面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就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利用已准备的三角形纸板与六根木条进行探索。接着,提出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就一定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看有哪几种情况?待学生分类后,指出今天我们先探究两个三角形三边分别对应相等的情况,出示并要求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操作一:取一根与三角形纸板的一边相等的木棒,再取两根与纸板的两边不相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纸板能重合吗?操作二:取两根与三角形纸板的两边对应相等的木棒,再取一根与三角形纸板的另一边不相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纸板能重合吗?操作三:取三根与三角形纸板的三边对应相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能与三角形纸板重合吗?最后,综合上面的实验结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利用“几何画板”再现实验操作的过程,引导学生理性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什么?(边边边公理)。上述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对定理的“再创造”学习,体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追求简洁是数学的本质,也是生活的本质,“繁则思变”是引发探究的一条重要途径,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精髓的体验。2.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问题的探索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思维活动的习惯,同时可培养学生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九上“3.1圆(2)”中“经过任意四点能不能作圆”的问题探究中,先回顾经过任意三点用圆的问题:分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和不在同一直线上两种情形讨论。接着运用类比思想探究解题,把经过任意四点作圆问题转化为经过任意三点作圆问题,实现问题解决方法的迁移。当A,B,C,D四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经过探索不能经过四点作圆;A,B,C,D四点中没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可构成四边形ABCD,过A,B,C三点确定⊙O,这样问题已经转化为:点D与⊙O的位置关系。(1)点D在⊙O上(如图1-1所示),此时∠B+∠D=180°;(2)点D在⊙O内(如图1-2所示),此时∠B+∠D180°(易证∠D∠D/);(3)点D在⊙O外(如图1-3所示),此时∠B+∠D180°(易证∠D∠AD/C)。在此经过任意三点作圆问题上升为经过任意四点作圆问题,其探究方向比较复杂,因此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引导”的作用,适当限制学生探究范围及方向,防止思维过于发散,不利于学生总结规律,同时以动态的形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也使学生体验到复杂的问题中如何锲而不舍,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四、体验人文:学习内容生活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设法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味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乐趣。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浙教版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素材,现统计如下:年级章(节)首图、文正文(图、例题、合作学习等)习题(课内练习、做一做、探究活动、作业题、目标与评定)课外资源(设计题、课题学习、阅读材料)七上1.杭州湾跨海大桥P42.三城市气温P113.仓库水泥进出P244.花坛设计P485.铁轨P1761.福利彩票P52.储蓄P33,P1183.植树P1164.电信收费P1205.兴趣小组P1216.测身高P1287.鞋码P1298.“非典”P1351.上海杨浦大桥P142.植树P93,1013.日历P1154.清明节扫墓P1175.储蓄P1196.盈亏P1197.“非典”P1428.零花钱P1429.木工弹木线P15610.东方明珠塔P1801.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P1432.照片排序P164七下1.三角形支架铁塔P42.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P181.红绿灯P692.景区入口P703.制作纸盒P931.配玻璃P252.万花筒棱镜P403.印花蓝布P561.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P442.美妙的镶嵌D/ODCBAODCBAABCDOD/图1-1图1-2图1-3图13.汽车运动P454.风车叶片、钟表指针、钟摆转动P485.织品图案P556.邮票P807.人均旅游花费P828.唱片P1209.台风P1624.快餐营养成分P965.销售问题4.储蓄P975.自来水收费P1006.固定、移动电话数P1017.美术作品镶边P151P58八上1.山西交口县新庄村蝶群P742.运动会彩旗队P811.测河宽P282.傣族干栏房、广告牌、电线杆、楼梯P333.牛奶包装盒P604.广播操比赛P795.跷跷板P1016.电梯载量P1137.游泳池换水P1571.打台球P212.车流量调查P773.捐款活动P844.汽车鸣笛与城市噪音P945.光盘容量P1086.水泊梁山景点P1327.储蓄P1618.出租车收费P1649.航空行李托运费P16510.杭甬铁路P1651.怎样选择(话费)较优方案P181八下1.消防车云梯P112.修屋顶P293.遮阳篷P1014.手提包中的等腰梯形P1481.滑梯P152.上网计算机台数P373.折纸盒P394.台风返航P395.新生婴儿体重P486.100m跑P527.风筝P958.伸缩门P1021.排球网P52.围棋单循环赛P323.近似眼防治P384.价格涨降P385.桌布P446.跳绳测试P577.水电费开支调查P578.空气污染指数P589.汽车速度P6110.纸伞工艺P9111.铺瓷砖P159九上1.投篮P401.杭甬铁路P142.窗框P443.销售P464.排水管截面P641.拱桥P372.推铅球P383.拱形门P514.喷水池P555.隧道P676.蒙古包P921.生活离不开圆P802.纸帽的制作P88九下1.平改坡P152.皮影戏P731.生命表P402.有奖销售与中奖P403.蒙古包P831.倒车雷达P722.剧院被设计成扇形P721.会徽中的数学P242.生活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拓展示例2.1教学目标生活化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在制定八上“4.5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的目标时,其中的一项目标就是学生根据每人的成绩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不同的指标,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并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明确体验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2.2知识导入生活化教学中充分运用取材于生活实际的资源,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进而热爱数学。例如在七下《美妙的镶嵌》的课题学习中,我们让学生去观察校园广场的地砖图片,去观察人行道上的地砖图片,观察蜜蜂蜂窝的图片,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后再提出如何计算拼接点处的角度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多边形都可以拿来作为基础的图形进行拼接?如果不是那么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可循?生活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2.3学习过程生活化我们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例如在七上“6.4扇形统计图”学习时,让学生将课前已统计好的我班经常做家务的人数、偶尔做家务的人数、家长要求才做家务的人数和从不做家务的人数,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并进行分析。统计的过程增进了同学们相互了解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制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还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2.4课后作业生活化实现学习过程生活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渗透数学的人文精神。例如八上“5.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布置以下课后作业:①怎样写信告诉远方的好友,你的学校所在位置(选择确定位置、方法即可);②你在教室的哪一个位置(几排几号);③你的学校旗杆在校门什么位置(方位角加距离);④你所在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经纬);⑤按一定比例制作校园简易平面图。通过这种应用教学,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逐步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形成热爱生活的人文情趣。五、人文融合:教学资源综合化我们开发教学资源,将数学与语文、科学、社会、艺术、科技等多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