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有哪些?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什么是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b、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开展c、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经济的共性:A、经济市场化,即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B、企业行为自主化,即所有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生产经营自主权;C、宏观调控间接化,即政府通过调节市场来引导企业的生产活动;D、经济运行法制化,即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来规范。这句话是谁说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基本特征特征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质区别思考: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什么?要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最关键的是什么?特征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注意: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3、适当的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公平)探究活动: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重要措施?提示1、税费改革、粮食直接补贴、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工作、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提示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为真。”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了()A、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较低D、我国贫困人口仍较多A探究活动:•西气东输工程是把我国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等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经济发达和急需清洁能源的华东地区的宏大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上游气田开发,输气管道干线建设和下游利用配套设施建设。西气东输上游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地质储量4126亿方,可采储量2925亿方,年供气120亿方规模的储采比达到22.8,全长4000公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工程总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总投资规模就将达5265亿元以上。青藏铁路:262亿元南水北调第一期:1548亿元问题:我国为什么能进行这么巨大的工程?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根本利益一致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国有经济占主导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整个经济起导向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全国人民意志处理好各种利益宏观调控更好,更有效公有制两大条件(经济、政治)特征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控力度决定前提手段小结:载人航天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科技领域和许多地区与部门。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充分说明()A、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B、市场经济能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D、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2)有国家的宏观调控(3)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4)以市场调节为基础(5)能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A、(1)(2)(3)B、(1)(2)(3)(4)C、(1)(3)(5)D、(1)(2)(3)(4)(5)C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1、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主体:国家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经济政策和计划,调整经济利益体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常用)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体现:经济立法、经济司法行政命令、指示、规定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经济手段经济计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等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2、货币政策:货币发行和回笼、利率政策、信贷方向。3、价格政策:保护价和放开保护价、特别定价。此外,还有税收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扩张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紧缩,紧缩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相应增发国债),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表现为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征收利息税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紧缩性政策则反其道而行之。背景:去年8月份以后,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超过6%,其中,以食品为主体的一些关系民生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两位数,并呈现出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一些经营者开始跟风涨价,有些甚至趁机制造涨价氛围,哄抬价格。如不及时加以抑制,必将误导市场预期,进而推动物价的进一步上涨。因此,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实行临时干预措施,不仅必要,也恰逢其时。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提价申报或调价备案品种范围主要是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①13%财政补贴②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③国家依法处理事故相关责任人④商务部正式宣布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⑤国务院工信部发放3G牌照⑥国家计委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⑦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⑧国家正在研制《十二五规划》辨别判断: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经济手段财政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货币政策经济手段•1.(09宁夏卷15)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扩大财政收支盈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宏观调控的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解析】注意材料关键词“刺激经济增长”,应该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国债发行,而②④与题意相反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9海南卷2)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地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②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④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与重要性•【解析】注意设问的关键词“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措施,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不利于扩大内需,故②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④的说法主要是影响商品的出口贸易,与题意不符合。①③的说法均符合题意。故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3.(09安徽卷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考点】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解析】本题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了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只有A属于货币政策,BD属于财政政策,C属于价格政策。•4.(09江苏卷34题12分)•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解析】本题通过例举江苏省2008年的出口额增长和GDP实现情况,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结合材料二的有关信息;二是要分别解释反映的现象。•【答案】图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图2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考点】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解析】回答第(2)问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还要结合材料一、二中的相关背景材料•【答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②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3)宏观调控的手段手段手段手段经济法律行政1.(2008全国卷Ⅰ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2.(2008·广东卷)•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这表明•A.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B.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监管市场•C.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D.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监管市场•【点拨】:本题材料的主语是“国家工商总局”不是市场,所以A不能选。C说法错误,我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不能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经济手段一般只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此外还有经济计划,这些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国家工商总局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是实施行政手段的表现,故B正确。3.[2009重庆39]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10分)•①通过法律实施、规划、健全取水许可等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②深化水价改革,发挥价值规律作用;•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发挥财政作用;•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借助国际金融组织,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探究题:材料一:石油被誉为现代经济的黑色血液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