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规范(2)9.保障措施①人力保障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要有评估小组对各项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从而达到市级防治机构能履行对所辖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质量控制、监督检查、管理评价等职责和任务;乡级要有对村医开展公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培训的能力;村级要能履行对相关知识的宣传。表1-3-4健康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力条件(每万人口每年所需人天数)步骤和流程具体内容市级县级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组建督导小组组建小组,选择成员0.010.010.010.010.030.050.040.040.01召开会议、论证方案0.050.040.050.050.420.250.220.290.07评估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评估进行0.040.050.050.040.240.370.300.300.07评估健康教育资料的选择和编辑选择和编辑情况0.020.020.020.020.070.130.110.110.03评估利用传媒工具传播情况现场观察0.020.030.040.020.120.150.350.170.08座谈会0.000.010.010.010.030.040.090.040.02问讯调查0.040.060.120.060.230.420.710.420.12总结及效果评价总结及效果评价0.040.050.070.050.230.380.460.350.12②经费保障将评估健康教育计划所需的经费列入到年度财政计划当中,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按工作流程和步骤中所开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其产生的成本主要指消耗品等可变成本,但不包括人力成本。见表1-3-5表1-3-5健康教育督导工作的费用(每万人口每年,单位:元)步骤费用具体内容市级县级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组建督导小组组建小组,选择成员7.71.11.082.821.60.0评估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评估进行4.50.80.49.425.67.7评估健康教育资料的选择和编辑选择和编辑情况2.61.60.47.819.71.82评估利用传媒工具传播情况传媒工具情况10.31.60.377.428.212.8总结及效果评价总结及评价10.21.70.210.739.410.2③物力保障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折旧、维护所耗费成本。请根据您的实践经验,填写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表1-3-6健康教育督导工作的物力条件仪器设备名称目前配备的数量年使用工作日按工作量要求计至少应配备的数量设备是否工作必须是否可在科室内共享是否可在机构共用便携式计算机03195.984.442.7多媒体投影仪121100.0100.060.0数码像机03197.986.448.9摄像机03197.387.257.4传真机03197.389.454.6计算机131100.083.743.5宣传板114.51100.0100.033.3打印机151100.090.446.6复印机03198.689.964.2VCD01841100.0100.016.7电视机0.571.5100.075.025.0刻录机02195.189.553.8编辑机0121100.0100.033.3专用移动电话0241.5100.00.00.0车辆03198.689.566.9刻字机0.571100.0100.0100.0喷绘机011100.0100.0100.0移动硬盘01100.0100.00.0音响设备181100.0100.0100.0写真机021100.0100.0100.0固定电话0242100.00.00.0无线网络系统0122100.00.00.0扫描仪03651100.0100.00.0④制度保障市、县、乡应有规范的健康教育的督导和评估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收集现行制度,提供名称、样张和电子文档)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预警、预测(一)监测与预警31.目标利用网络系统及时组织、开展连续、不间断、系统、完整、规范地收集、分析、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潜在因素和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应急控制处理措施的现场应急监测和影响因素动态信息资料,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为早期发现、有效控制和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信息保障,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对策、控制措施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不能只利用网络系统,大部分事件的首次报告是从其他渠道来的。“应用统一、规范的监测预警和预报网络系统,对诱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事件发生后的现场应急监测和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等信息资料,开展连续、系统、完整的收集、分析、报告,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报及制定应急对策与控制措施,提供信息保障及科学依据。”2.职责和基本任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测任务的部署与组织落实并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和经费保障。构建与完善公共卫生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并规范监测方案;严格值班报告制度,及时公布或通报相关监测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与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负责职责范围区域国家网络信息系统(“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主动监测、运行、维护;建立与组织、落实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值班制度,并对本系统单位及医疗卫生机构监测工作人员组织进行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核实、报告和分析利用、反馈工作;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和预警机制,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测预警信息;监测信息资料的归档。医疗救治机构:负责监测初始信息的实时收集与网络直接报告工作。承担监测哨点工作;依托患者就诊情况和网络直报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任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必须设立感染科,并组织开展就诊传染性疾病和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开展管辖范围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达的其它监测报告任务工作。社会团体和各新闻媒体: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或疫情、事件线索应立即报告就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什么其他类别的提法都是以“机构”为单位,而学校则以保健人员及教师“个人”为单位?是否匹配,如何能绕开其管理机构而只要求“个人”负责?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环境保护部门。3.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监测;4常规疫情监测(包括零病例报告监测)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相关症候群监测(含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社会人群的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含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监测);群众和各类新闻媒体投诉举报监测污染性健康危害、中毒事件监测;药店抗生素用药监测报告;监测人群的社会、经济、人口、地理、气象学基本情况;对已知的污染源在环境中分布的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如工业三废污染。(2)方法A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对象:①主要传染病病种:我国法定甲类与纳入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发生罕见或已被消灭的传染病;新发或境外输入性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例。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③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如发生多例不明原因死亡的病例;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暴发性医源性感染病例。④重大食物、职业中毒报告事件:如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及饮用水中毒事件;一周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威胁或危害公共卫生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⑤自然灾害所致人生命、健康的影响、伤害事件。B资料来源:主要有,①监测点信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数量的监测点,一般情况下,应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学校、建筑工地、社区、商场、企业等;监测点信息的传送方式电话、传真、网络直报、卡片报告等。②媒体报道;③主动搜索由医疗单位有关人员和疾控机构人员分别承担,医疗单位搜索人员负责本单位疫情搜索,疾控机构搜索人员负责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主动搜索;④举报:对举报的线索要进行查证,以界定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利用网络开展监测:通过使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对网上报告的或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对网络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对系统发出的各种警示或比较异常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核实、报告,并在必要时启动应急调查处理监测机制和现场监测。要建立对系统的警示或异常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的工作机制。5D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和下级单位公布值班电话、传真号码,并制定相应的值班工作制度。记录内容包括疫情和事件发生、发展与当地处置结果情况:单位、时间、地点;疫情和事件的性质、暴露人数、健康危害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原因、初步分析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需要上级有关部门解决的疑难问题;疫情和事件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初步调查报告、进程报告、转归报告、结案报告;值班人员上报与请示情况、主管领导和上级领导批示情况;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等。E开展主动监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组织力量进驻辖区医疗单位搜索疫情,开展漏报调查;进驻相关单位开展筛查,及时发现职业中毒患者等。定期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动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F设立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哨点(门诊、住院)监测:发现传染病人及疑似患者、中毒线索及时报告。流动人口哨点监测:流动人口较多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以及大型建筑工地的医疗网点(含医务室)作为流动人口监测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工作,若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将其转入指定医院诊治,并按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哨点监测:依据疫情及事件重要性、必要性设立基层哨点,开展监测。城镇以各机关、学校、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监测哨点。基层监测哨点应由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具体监测工作分解落实到专门的“负责人、监督员、检查员”。G各类监测点工作:根据事件发生情况,监测工作分为应急状态监测和常规状态监测两种,并应依据事件进展适时进行转换或调整、撤消。应急状态,各监测点应以最快通讯方式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事件监测信息。在应急状态下,应坚持每天零病例报告制度。常规状态下,实行常规疫情、事件监测报告。必须按照法定要求和规定时限进行疫情报告,并对其他项目任务监测实行“属地规定”报告制报告。监测报表可通过网络、传真、发送电子邮件或其他认可方式上报。各监测点报告员对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情况负有保密的义务。4.工作流程和步骤①制定监测计划②设立监测点与建立监测网络6③组织培训、统一监测方法④实施监测与监测质量控制(建立与完善规范运行机制)⑤定期检查与督导⑥总结反馈具体见下图:网络直报系统监测疾控机构主动监测责任报告人、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报告应急值班室:电话记录、向有关单位核实情况并作出初步判断向单位领导报告,派出应急分队图2.监测、接报工作流程与步骤5.技术文书①相关的政策法规类见附件②反映事件监测工作管理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如经费使用报表、监测质量体系督导、评估记录、总结等,以及单位制定文书如应急值班工作制度;信息监测分析工作制度;主动监测工作制度;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制度;督导检查工作制度。③反映事件监测工作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如报告卡、监测记录、检验报告、监测报表等。职业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实施细则6.质量要求通过该质量指标,可以评价该项工作做得情况。具体指标如下及见表2-1-1。①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率要求100%,网络设备完好率要求100%;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率、准确率、报告及时率、审卡及时率均要求100%;传染病诊断符合率95%以上。网络维护、监测、反馈、分析记录完整,有专门记录凭据可查。②应急值班:值班记录、活动记录完整,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