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基础》教案教学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授课班级:中专15电商授课时间:周一5、6节周二5、6节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石海燕主编《经济学基础》配套资料:黄金双、石海燕主编《经济学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授课内容:2第一章社会主义本质与所有制结构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本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多种所有制结构,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之认识。二、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本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三个代表”思想三、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2.邓小平理论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四、教学时数4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一、问题导入1.什么是社会主义?2.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近代中国历史回顾请学生对中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等进行回顾讨论。(初中中国历史)3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阶段。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不懈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以下历史课题:1.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农民问题。2.创造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3.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价值观。4.提出并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5.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说,在中国,历史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解放自由,富裕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四、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南巡讲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讨论: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参考教材P5)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只有生产力真正发展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①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4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借鉴和融汇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3.“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5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一、导入请学生举身边的例子,说明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二、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具体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所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具体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概括地说,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经济、混合经济。问题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问题2:为什么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问题3: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①第一,社会化大生产和机器大工业已经在生产力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公有制也就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完善。问题4:为什么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②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③它有助于扩大劳动就业,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通过多种渠道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在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科技及管理经验,使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更好的利用国内国际两方面资源等方面,都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应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占社会总资产总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出现了多种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制等。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四、非公有制经济形式1.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其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私有制经济形式。72.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劳动和剥削关系的私有制经济成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不仅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有利于扩大社会生产,活跃市场搞活经济;有利于安排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外资经济外资经济,简称“三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三资企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大力引进外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经济形式。课后小节:本章重点介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通过学习,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领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商品、货币与价值规律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商品、货币,掌握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树立起基本的商品经济观念。二、教学重点1.商品的二因素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流通规律8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三、教学难点1.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流通规律3.价值规律四、教学时数6学时五、教学内容设计第一节商品一、导入请同学们列举自己所知的著名商品。丹尼斯百货货架上的东西是商品吗?人呼吸的空气是商品吗?你妈妈为你编织的毛衣是商品吗?为什么?二、商品及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凡商品都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以交换为目的。讨论: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它产生以及存在的基本条件①社会分工,相互需要他人的产品(需要)。②不同所有,即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相互间要得到别人的产品,就只能用产品去交换(必要)。判断正误: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的类型包括,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商品的二因素去批发市场购物时,你喜欢讨价还价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列举木材的用途。91.商品二因素:一是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二是社会属性(即价值)。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商品的作为物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如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它所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形态中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在商品经济中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因此价值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交换价值,是指能用来交换别的商品,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例如,1把斧子换10斤大米,其中10斤大米就是我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间交换的量的比例。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第一,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一切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同时具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商品。第二两者是对立的。对于生产者,只有让出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补偿;对于需求者,只有让出价值,才能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构成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