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十二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十二课礼以节仁教学目标:1、理解“礼以节仁”的内容。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礼以节仁”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礼以节仁”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礼以节仁”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说,礼啊礼,说的只是一些玉器锦帛之类的馈赠之物吗?乐啊乐,说的只是钟鼓这样的演奏之器吗?可见,孔子倡导的“礼”,不只有外在形式,更需要精神内函。而“礼”的精神内涵,则是仁义,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即使有礼有乐,又有何用?儒家强调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要诚意、正心,即回到善良的人性和仁义上来,进而以此为基础追求礼乐。可见,礼与仁义互为表里,良好的外在行为,是与人内在的生命精神追求相统一的。二、新课教学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语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2、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记·曲礼上》语译:仁义道德,如果没有礼,就不会有所成就;教化民众、端正民俗,没有礼就不完备。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释:①节:节制,规范。②文:,修饰。语译:仁的实质,以侍奉亲人为要;义的实质,以听从兄长为要。智的实质,就是知道仁与义不能抛弃;礼的实质,就是规范、修饰仁与义。4、子日:“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注释:①质:本质。②行:践行。③孙:通“逊",谦逊。④出:表现,彰显。语译: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本,用礼来践行道义,用谦逊来表现道义,用诚信来成就道义。这就是君子啊。”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上》语译:君子把仁、礼存于心中。仁爱的人关爱他人,讲求礼的人尊他人。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往往也关爱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往往也尊敬他。三、思考讨论1.“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是君子处世的智慧,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简单谈谈,“义”“礼”“逊”“信”四大原则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可见仁义的推行离不开各种形式的礼仪,请以日常生活的某一仪式为例,简单谈谈仪式背后的仁义内涵。四、延伸阅读负羁馈璧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路过曹国。曹国的国君曹共公听说重耳腋下的助骨是长在一起连成片的,非常好奇,就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他的身体。陪侍共公的曹国大夫釐(x)负羁知道这件事后很优虑。他回到家中,满脸愁容妻子看见了,就问他是什么原因。釐负羁把国君偷看重耳洗澡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我看这位晋国公子,有大国国君的风范,他的随从也都个个气度不凡。如今逃亡路过此地,却受到非礼的待遇,如果有一天他回到晋国做了君主,一定会报复那些曾经对他无礼的人。那时,曹国一定是进不掉的。您为什么不去向晋国公子表明您与国君不一样的态度呢?”釐负羁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准备了一盒饭食,再在食盒里放上玉璧,晚上派人送给重耳。重耳接受了饭食,表示他知道了格负羁的心意,却今人退回了玉壁。后来,重耳真的登上了晋国君位。数年后,重耳亲率大军征讨曹国。晋军入城之前,重耳命令三军说:“不得进入釐负羁的府第!不得伤害釐氏家族之人!”五、积累与感悟1.积累以下名言,查一查出处。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对粟米之于家也。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2.负羁馈璧,用自己对大国国君的守礼之举换回了一家太平;曾子避席,用完美的师生之仪赢得了后人的敬重。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被我们忽略掉又十分必要的“礼仪”呢?出一份《生活礼仪小报》在班内展示。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