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1章_总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刘娟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课程简介•一、课时安排课程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二、课程性质•必修考试《基础会计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三、课程考核方法及评分标准•本课程采用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方面。•期末考试占课程总评成绩的80%。四、课程知识体系可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会计基本理论第1章第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第2、3、5、6、7、8、9章第三会计理论与核算方法的综合应用第4章本书以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为主线进行编写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意义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4个会计假设)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8个原则)第五节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工业企业会计对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会计的三项任务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本章学习重点•会计的概念和特点•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凭证为会计核算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计算工具也发生了变化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据史料记载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节会计的意义原始社会末期:“结绳记事”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会计的意义•“刻木记事”•各类不同内容的木刻,每年要总结一次,达到一定整数的就移到总木刻上去。所以总木刻实际是记载各类物品的总账本。这是最原始的会计行为,是会计产生的萌芽阶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会计的意义西周时期:设有“官厅”会计部门,主管官员称为“司会”,下设掌管王朝会计账簿“司书”。战国时期:《周礼》一书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含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月计岁会”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会计的意义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本期结存)每柱都反映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各柱相互衔接,形成整体。是会计史上的一大成就,是中式会计的精髓。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更加完备的“龙门账”和“四脚账”(复式)应运而生。进-缴=存-该(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盈亏=盈亏“合龙门”四柱清册”、“龙门账”和”四脚账”显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核算收支方式的发展,体现了传统严谨的中式特色。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联会计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985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1993年、1999年进行两次修订。2000年7月1日在我国实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随后将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第一节会计的意义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2008年11月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件》,并规定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与增值税条例相衔接,消费税营业税也进行改革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综上所述: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最基本功能。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又称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指运用货币形式,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记账、算账、报账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二)会计监督职能(又称控制职能)(二)会计监督职能(又称控制职能)1.会计监督职能定义:是指对各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实行审查,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第一节会计的意义•2.《会计法》规定,会计监督职能内容:•(1)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2)对会计账簿的监督;•(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4)对财务报告的监督;•(5)对财务收支的监督;•(6)对各种计划的监督。(三)会计的其他职能(扩展和延伸职能)•分析职能:分析经济状况;•预测职能:预测经营前景;•控制职能:控制经济活动过程;•决策职能:参与经营决策。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三、会计的特点(一)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需要采用一定计量单位对其记录,有时既要采用货币计量也要采用实物计量,但是主要采用货币计量。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三、会计的特点(二)会计以凭证为记账依据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必须取得合法的书面凭证,这些凭证记录了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具有法律效力。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三、会计的特点(三)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会计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系统化的会计信息,以及具有总括性和综合性的经济数据指标。第一节会计的意义第一节会计的意义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以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凭证为会计核算依据3.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4.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决策5.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涵义:(5个要点)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的具体对象是工业、商品流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自的经济活动。一、工业企业会计对象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营利性质的经济组织。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阶段。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资金的投入•1.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资金•(所有者权益)•2.债权人作为债权投入的资金(负债)•(二)资金的循环与周转•1.供应•2.生产•3.销售一、工业企业会计对象(三)资金的退出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包括:1.偿付各种负债;2.向国家上交税金;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通过以上三种形式部分资金退出企业,游离于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之外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货币货币资金原材料储备资金在产品生产资金库存商品成品资金货币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固定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向债权人借入投资人投入偿还债务分配给投资者股利缴纳所得税等71234523折旧3支付工资及其他生产费用5支付商品销售费用,其他各种费用和销售税金6重新投入生产周转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商品流通企业是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组织购销活动,组织商品流通,满足市场需要,具有赢利性质的经济组织。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资金投入和退出与工业企业基本相同。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商品流通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具体分为购进与销售两个过程。•1.商品购进: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2.商品销售:商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商品流通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货币货币资金库存商品商品资金货币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固定资金商品购进过程商品销售过程向债权人借入投资人投入偿还债务分配给投资者股利缴纳所得税等512323折旧3支付工资及经营费用、销售税金等4重新投入企业周转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行政单位: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国家的预算资金拨款。预算资金的运动不表现为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而只是预算资金的取得和使用。预算资金的收支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对象。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正确加以证论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前提推断。我国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四项。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均为会计主体。对会计核算范围从空间上进行了有效的界定。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的基础。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清算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进行了时间界定。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分割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会计分期是从持续经营的假设引申出来的。会计为了定期确定损益和编制报表,及时为使用者提供信息。会计期间按照日历划分为年度、季度、月份。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四、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来核算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确认一项事物是否属于会计范畴,必须首先衡量该事物能否用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暗含币值稳定假设。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确保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准确而制定的科学规范。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符合实际。客观性真实性•如实表达,不加修饰可核性•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中立性•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相关性原则的核心是要求信息对决策有用。同时并存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三、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又称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明晰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结点。明晰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信息是否被使用者所理解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信息本身是否易懂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信息指标,在企业内部纵向可比(一贯性),在不同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统一性)。A企业B企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慎重选用会计核算程序及方法一旦选用,不得任意变动一贯性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比较不同企业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经济事项的经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