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反射性调节神经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体液调节调节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概述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而实现的。具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心缩力和心率以调整心输出量,通过影响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以改变外周阻力。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神经调节(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N心迷走N起源脊髓胸段T1~T5延髓的迷走神经侧角神经元背核和疑核分布右:窦房结、房室肌前壁右:窦房结左:房室交界、束支、左:房室交界房室肌后壁房室肌少量递质NEAch受体β1M阻断剂心得安阿托品1.心脏的N支配生理作用心交感N心迷走N变时4期Ca2+内流↑→自动去极速↑3、4期K+外流↓→最大舒张电位↑(自律性)↓自动去极速↓(正变时)自律性↑(负变时)↓自律性↓变传导0期Ca2+、Na+内流↑→0期0期Ca2+内流↓→0期(传导性)去极速+幅度↑去极速+幅度↓(正变传导)↓(负变传导)↓传导性↑传导性↓变力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Ca2+↑3期K+外流↑→3期复极化速↑(收缩性)↓↓ATP生成↑AP时程(2期)↓Ca2+内流↓(正变收缩)↓(负变收缩)↓收缩力↑收缩力↓(等长自身调节)变兴奋阈电位↓+Na+Ca2+通道激活率↑3期K+外流↑→膜电位距阈电位远(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2.血管的N支配(1)缩血管NF(=交感缩血管NF)中枢:延髓的缩血管中枢(T1~L2~3侧角)分布:绝大多数血管(几乎所有血管平滑肌都受交感缩血管N支配,绝大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N的单一支配)。递质:N节前纤维Ach,N后纤维NE(有与共存的神经肽Y——具极强烈的缩血管效应)。受体:α(主)、β作用:α受体→血管缩>β受体→血管舒特点:①调节血压作用大②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紧张性↑→血管缩,紧张性↓→血管舒(2)舒血管NF交感舒血管N副交感舒血管N脊髓背根舒血管N中枢皮质运动区脑干副交感核分布骨骼肌血管软脑膜、消化腺递质AChAchP物质或组胺受体MM作用血管舒血管舒局部血管舒特点①不参与血压调节①不参与血压调节轴突反射②平时无作用②参与调节局部血流③与情绪、运动有关外生殖器血管S2~3外侧核链交感缩血管N交感舒血管N副交感舒血管N中枢延髓的缩血管中枢皮质运动区脑干副交感核、(T1-L2-3侧角)S2-3外侧核链递质NEAChACh受体α(主)、βMM阻断剂酚妥拉明阿托品阿托品分布绝大多数血管骨骼肌血管软脑膜、消化腺、(多为单一支配)外生殖器血管作用α受体→血管缩血管舒血管舒β受体→血管舒特点①调节血压作用大①不参与血压调节①不参与血压调节②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②平时无作用②参与调节局部血流紧张性↑→血管缩③与情绪、运动有关紧张性↓→血管舒小结:血管的N支配与生理作用∨部位特点脊T、L、S段①活动受上级中枢控制髓灰质侧角②能完成原始不精确的心血管反应缩血管中枢①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延(头端腹外侧)心交感中枢③相互间有突触联系(尾端腹外侧)髓心迷走中枢(迷走背核、疑核)(吸气迷走紧张↓交感紧张↑呼气:相反)延下丘脑、髓大脑边缘系统以大脑新皮层运动区上小脑顶核......(二)心血管中枢⑤呼吸可改变其紧张性:②始终有紧张性,且>交感紧张性④传入神经接替站:孤束核①下丘脑是皮层下的一高位整合中枢②越是高位N元其整合功能越复杂1.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1)压力感受器部位:颈A窦和主A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适宜刺激:血管壁的牵张度≈血压的变化。(2)传入神经窦N(加入舌咽N)。弓N(加入迷走N,家兔则游离较长称减压N)。(3)中枢联系其传入冲动先到达孤束核再与心血管中枢联系。(三)心血管反射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缩血管中枢心脏血管窦、弓压力感受器+血压↑交感缩血管N心交感N心迷走N心率↓V舒张A舒张回心血量↓外周阻力↓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血压↓+--孤束核血压突然↑窦、弓感受器受到牵拉兴奋性↑窦、弓N缩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心迷走中枢(+)交感缩血管N(-)心交感N(-)心迷走N(+)阻力血管舒容量血管舒心脏活动↓外周阻力↓V回流量↓心输出量↓血压↓反射特点:①具双向性作用:Bp↑→Bp↓,Bp↓→Bp↑缓冲Bp的突然变化,维持Bp相对稳定,∴又将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缓冲神经。②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Ⅰ:Bp的阶梯突变敏感性>缓慢持续的变化。Ⅱ:正常(窦内压)Bp在8~24Kpa(60-180mmHg)工作范围内变化,其敏感性高。③在高血压情况下,其工作范围可重调定→血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右移)。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PO2↓[H+]↑PCO2↑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窦、弓N孤束核心血管中枢兴奋性改变呼吸中枢(+)心率↓、冠脉舒心输出量↓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缩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输出量↓血压↑↓↓↓↓↓↓↓呼吸加深加快↓↓间接化学感受性反射的特点:①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外周感受器对PO2↓[H+]↑PCO2↑(尤其PO2↓)敏感;中枢感受器对[H+]↑PCO2↑(尤其PCO2↑)敏感。②平时不起明显调节作用,当低氧、窒息、酸中毒、Bp过低(即窦弓反射反应降低时)时才起作用。③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对Bp的调节作用④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一种移缓济急的应急反应(即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⑤对心输出量的影响:间接作用是↑。直接作用是↓;3.心肺感受器反射机械牵张:血压↑、血容量↑化学物质:PG、缓激肽、药物(藜芦碱)↓心肺感受器兴奋↓迷走N交感紧张↓迷走紧张↑肾血流量↑垂体前叶释放ADH↓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肾重吸收水↓↓↓↓↓肾排钠和排水↑血压↓↓动脉血压↑水重吸收↑动脉血压↓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来源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交感N节后纤维共性兴奋、β受体,强心、缩血管、Bp↑、平滑肌舒张、升血糖、升血脂、耗氧量↑、产热↑个性强心剂升压剂心脏结合β1受体基本同E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作用但在体心率↓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SP↑(窦弓反射效应所致)血管结合β2受体除冠脉外皮肤、内脏血管缩全身各器官血管缩骨骼肌、心、肝血管舒外周阻力↑、DP↑平滑肌胃肠道、支气管血管舒较E弱代谢血糖↑、脂分解↑、较E弱耗氧↑、产热↑循环血量↓等适宜刺激(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刺激肾素分泌的因素(详见第八章);2.血管紧张素(AⅠ、AⅡ、AⅢ)的作用:[注]:AⅠ:不具有活性,AⅡ:主要AⅢ:<AⅡ转肽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①(收缩微A→外周阻力↑)+(收缩V→回心血量增加)→Bp↑;②作用于脑内一些N元(Ⅳ脑室的后缘区)→交感缩血管活动↑→外周阻力↑→Bp↑,以及引起渴觉;③刺激ADH、ACTH释放;④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⑤作用于交感缩血管N末梢接头前的受体→使其释放NE↑;⑥刺激肾上腺髓质的分泌释放;⑦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释放醛固酮;⑧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NaCl(三).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素ADH)适宜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血浆晶渗压↑血容量↓Bp↓渗透压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压力感受器-(+)血管升压素(VP)下丘脑--垂体束垂体后叶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来源:VP作用:①正常时(少量VP↑)→抗利尿效应,只有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即交感、RAA系统活动发生异常时),才引起升压效应;②大量VP↑,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缓冲升压效应;③是缩血管(除脑血管外)最强烈的一种体液因素。(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舒血管物质★前列环素(PGI2):内皮细胞内的PGI2合成酶可合成PGI2;血管内的搏动性血流对内皮产生的切应力可使内皮细胞释放PGI2→血管舒张。★内皮舒张因子(EDRF)≈NO:刺激:低氧、缩血管物质(NE、VP、A等)血管内的搏动性血流对内皮产生的切应力能激活内皮细胞膜受体的物质(P物质、5-HT、ATP等)一氧化氮(NO)↓释放血管内皮细胞↓来源:作用:①舒张血管:NO→激活血管平滑肌腺苷酸环化酶→cGMP↑→游离[Ca2+]↓→血管舒张②即刻调节血压:BP突然↑→血流对内皮的切应力↑→内皮细胞释放NO→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③调节心血管:•NO→延髓N元→交感缩血管紧张↓•NO→抑制交感N末梢释放NE→NE↓•NO→介导某些舒血管效应:ACh→内皮细胞释放NO→血管舒张缓激肽→内皮细胞释放NO→血管舒张(2)缩血管物质★内皮缩血管因子(EDCF):有多种,其中内皮素是最强烈的缩血管物质之一。在生理情况下:可能与内皮素也可引起内皮舒张因子的释放有关BP先↓,后持续↑BP↑外周阻力↑血管收缩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血流对内皮的切应力↑‖(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1.激肽系统种类:缓激肽、血管舒张素来源:局部组织损伤、抗原抗体反应、炎症、胰蛋白酶↓肾、唾液、汗液、胰液激肽释放酶↓(激活)血浆2球蛋白→血管舒张素→缓激肽作用:①最强烈的舒张血管,调节局部血流量和参与血压调节;②增毛细血管通透性,局部水肿;③远曲小管水钠重吸收;④刺激N末梢产生痛觉。适宜刺激来源:作用:心血管活动↓心率↓、每搏出量↓血管舒张、外周阻力↓水、盐重吸收↓→细胞外液量↓抑制ADH的释放抑制肾近球细胞释放肾素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抑制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醛固酮舒张出、入球小动脉→肾血浆流量↑和GFR↑BP↓血容量↑、内皮素、VP心房肌合成释放心房钠尿肽(六).心房钠尿肽(ANP)(七).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G)最先在前列腺中提取,现知它几乎存在于全身各种组织中,按其分子结构的差异,分为多种类型,其中PGE、PGA及前列环素具有很强烈的舒张血管作用。(八)阿片肽(九).组胺来源:组织胺存在许多组织中,特别是皮肤、肺、肠粘膜的肥大细胞中。刺激: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和过敏反应时,会刺激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作用: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吸引WBC出毛细血管,局部水肿。复习思考题1.说明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及其机制。支配血管的神经有哪些?简述其作用及机制。2.人体动脉血压是如何保持稳定的?3.心脏压力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效应是什么?有何意义?4.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异同点。5.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是什么?6.说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7.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等方面分析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发生机制。8.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受体及收缩原理等方面考虑,如何降低血压?复习思考题9.人体从卧位突然到站立位时,血压有何变化?如何调节?为什么体弱的人会感到头昏,眼前发黑?10.在参加中、长跑比赛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活动?11.减慢或加快心率的实验措施有哪些?何者为主?引起血管舒张的神经因素有哪些?何者为主?12.失血量为15%的病人,其红细胞比容有何变化?为什么?13.刺激家兔减压神经的向中端与离中端,刺激颈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的外周端,血压分别有何变化?为什么?切断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后,心律有何变化?14.大量失血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是()A.外周阻力降低B.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C.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D.肾脏排出Na离子增多E.以上都不是15.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B.下丘脑C.中脑和脑桥D.延髓E.脊髓中间外侧柱AB16.在下述哪一种情况下,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会减弱()A.动脉血压降低时B.肌肉运动时C.血容量减少时D.情绪兴奋时E.由直立变为平卧时17.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心输出量增加()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B.动脉血压升高时C.由直立转变为平卧时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时CD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