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全整理-可排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业好文档1人力资源专业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考点1:动机三要素包括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努力的水平、坚持的水平。考点2:动机分类1.内源性动机: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2.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3.二者区别:(1)内源性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2)外源性动机: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第二节激励理论考点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好和谐的同事。4尊重的需要:内在尊重(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外在尊重(地位、认同、受重视等)5自我实现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2.主要观点:①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②未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的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③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低层次的需要被合理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④这五种需要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求,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求;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考点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1.内容概念具备缺失①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具备就满意,缺失则是没有满意。②保健因素: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具备就没有不满,缺失则是不满。2.实践应用(做法):采用工作丰富化的管理措施考点3:奥尔德佛ERG理论内容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独特之处1.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2.提出了:“挫折-退化”观点,即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考点4:麦克里兰三重需要理论1.成就需要---特点①选择适度风险②有较强的责任感③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2.权力需要---特点①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②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其权力需要也越强,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职位。3.亲和需要---特点①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被人影响,在组织中充当被管理者的角色。②管理上过分强调良好关系通常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考点5:亚·当斯公平理论1.主要内容: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成为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投入:员工所受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忠诚和承诺、时间和努力、创造力、工作绩效。产出:直接的工资和奖金、额外福利、工作安全。2.员工比较的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衡量结果。3.比较角度①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组织外自我比较)适合人群: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员工。②横向比较(组织内他比+组织外他比)适合人群: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高、视野较为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的员工。4.恢复公平的方法①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②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③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④改变参照对象。⑤辞职。5.在管理上的应用①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给予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是相同的,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②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考点6:弗罗姆期望理论1.动机=效价×期望×工具①效价指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②期望指员工对工作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③工具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2.管理上应用: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考点7:强化理论1.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的驱动因素。2.它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注重行为和结果,并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并不是地道的动机激励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考点1:目标管理四要素包括: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考点2:参与管理1.理由①工作十分复杂②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③认同感、利于决策执行2.实施条件①在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②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③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等;④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⑤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3.质量监督小组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模式考点3:绩效薪金制1.定义:指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2.实施基础: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3.主要优点: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第二章领导行为考点1:交易型和改变型领导理论1.交易型领导理论观点(1)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2)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3)依赖组织的奖惩制度来影响员工的绩效特征和方法(1)一致性的奖励(2)差错管理(积极型)(3)差错管理(消极型)(4)放任2.改变型领导理论观点(1)强调理想与组织价值观(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通过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特征和方法(1)魅力(2)激励(3)智慧型刺激(4)个性化关怀考点2:魅力型领导理论1.罗伯特·豪斯观点: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着情景发生变化。能够形成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会敏感性和共情。2.魅力型领导者的非道德特征(1)为个人利益使用权力(2)提升自己的个人愿景(3)指责或批评相反的观点(4)要求自己的决定被无条件接受(5)单向沟通(6)对追随者的需要感觉迟钝(7)用外部的道德标准满足自我兴趣考点3:路径—目标理论1.领导行为(4种)指导式: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支持型: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参与式: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成就取向式: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2.权变因素(1)下属控制之外的环境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2)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3.结论(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空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考点4:权变理论1.领导方式和情景维度领导方式(1)工作取向:领导者主要关心工作(2)人际取向:领导者乐于和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景维度(1)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2)工作结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3)职权考点5: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理论)(1)领导者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2)属于“圈里人”的下属与领导者打交道时,比“圈外人”有更少的困难,能够感觉到领导者对他们更负责。(3)领导者倾向于对“圈里人”比“圈外人”投入更多的时间、感情以及更少的正式领导权威。(4)“圈里人”比“圈外人”承担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于其所在部门贡献更多,绩效评估更高。(5)交换过程是一个互惠过程,领导者和下属可以相互影响对方的自我形象。(6)领导者和下属两者都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第二节领导风格与技能考点1:领导风格1.俄亥俄与密西根模式俄亥俄模式(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关心人+工作管理(2)“双高”维度结果:高绩效、高工作满意度密西根模式(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员工取向+生产取向(2)结论:该模式支持员工取向领导作风2.管理方格图坐标组合5种基本风格横坐标:关心任务纵坐标:关心人(1.1)“无为而治”(9.1)“任务式”(5.5)“中庸式”(1.9)“乡村俱乐部”专业好文档2(9.9)“最理想”3.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1.影响领导风格重要因素下属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2.领导风格(4种)(1)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2)推销式:双高(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4)授权:双低考点2:领导者的技能三种技能(1)技术技能:涉及的是事(2)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3)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发展的两个途径:(1)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提高(2)专业讲师辅导第三节领导决策考点1:决策过程西蒙(1)智力活动(2)设计活动(3)选择活动明茨伯格(1)确认阶段(2)发展阶段(3)选择阶段考点2:决策模型1.经济理性模型决策者的特征①从途径—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②存在完整和一致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③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④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⑤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2.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者的特征①选择备选方案: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②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③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决策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必知道所有的可能方案④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3.经济理性模型与有限理性模型的差异: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4.社会模型: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人类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考点3:决策风格1.两个维度价值取向指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因素。模糊耐受性指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2.四种决策风格1.指导型(1)决策者具有较低的模糊耐受性水平,倾向于关注任务和技术本身。(2)表现:独裁的领导风格,如:车间里的班组长2.分析型(1)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2)表现:倾向使用独裁的领导风格,如:车间主任3.概念型(1)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对人和社会的关注。(2)表现:决策时陷入空想和犹豫不决。如:董事长4.行为型(1)决策者具有较低的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对人和社会的关注。(2)表现:不喜欢困难的决策。如:总经理__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设计概述考点1: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因素主要内容(1)职能结构: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关系(2)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3)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各管理部门的构成(4)职权结构:各管理层次、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特征因素: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专业化程度、地区分布、分工形式、关键职能、集权程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职业化程度、人员结构。考点2:组织设计的程序(1)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2)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组织设计过程的首要工作(3)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4)联系方式的设计:保证整个组织结构协调一致、有效运作的关键(5)管理规范的设计:组织结构的细化,起到巩固和稳定组织结构的作用(6)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7)各类运作制度的设计:其目的是确保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8)反馈和修正考点3: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常用1)决定因素(1)权力等级(2)分工(3)规章(4)程序规范:比较强调规章和程序规范(5)非个人因素(6)技术能力适用范围:在复杂/静态环境中最有效;所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也不需要频繁改动。考点4:职能制结构(法约尔模型:常用2)1.特点(1)职能分工(2)直线—参谋制(3)管理权力高度集中2.优点(1)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机会较多(2)可以消除设备及劳动力的重复,对资源最充分地利用(3)有利管理人员注重并能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4)整个组织有较高的稳定性(5)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的控制3.缺点(1)狭隘的职能观念(2)横向协调差(3)适应性差(4)企业领导负责重(5)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4.适用范围(1)简单/静态(2)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