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果树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给果树业发展带来了一次空前的机遇,如何引导果树业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得当,将是我国高效益农业的突破口;失之毫厘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引导不当,可能会给我国果树业带来一次灾难。为适应果树发展形势,将有关果树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论述如下,供各级政府、推广机构和广大果农参考。1我国果树业的发展方向(1)优良品种高度普及.优良品种是通过育种手段选择或创造而产生的综合性状优良的遗传类型。优良品种的产生属于生产资料创新的范畴,因此,优良品种是生产力,是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优良品种的普及程度代表一地区的果树生产水平。普及优良品种并不是简单的推广,必须以试验为基础,因为每个果树优良品种都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1)本身适应性好,能适应较广泛的自然环境条件;能在较大范围的区域栽培。2)综合性状优于相应的主栽品种,符合一定时期内的市场需求。3)在适宜地区栽培。优良品种具有时效性、地域性和专用性,即一个品种在一定时期内可称为优良品种,以后又有更好的品种出现时,它将被取代;某一国家、地区的优良品种引入异地表现不一定好;而且,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产品用途条件下,一个优良品种不一定通用,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鲜食,加工分别有不同的优良品种。因此,优良品种与新品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新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如何要靠试验来证明,新品种不一定都好,真正的好品种也不一定都是新的,生产上选择品种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切忌盲目求新。(2)以优质果品创高经济效益.随着果树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果品总产量逐步上升,市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最根本的将是果品质量的竞争,近年果品市场上低档果品卖难和优质果品供不应求的形势已初步反应出了这种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果品市场的竞争又涉及国际竞争,更是质量和价格之争。所以,今后我国果树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优质,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先进配套技术,这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关键。再好的品种,栽培管理跟不上,也难产出好的果品。广大果农普遍有一个错误认识,仅当其产品卖到每千克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钱时,才认为是效益好,才肯在栽培管理上投入。其实,这样的市场行情是不正常的,今后的市场发育趋势将是优质果品价格合理卖得出,劣质果品价再低也卖不掉,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生产者的足够重视。我国北方果树几大当家品种红富士苹果、鸭梨、巨峰葡萄、大久保桃都是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很大,近年出现不同程度滞销,有市场流通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果品质量低的问题。农民为追求产量,使树体负载量过高,氮肥施用过量,果品质量不高,卖果困难或即使卖出,价也低得很。因此,一些地区或农户用刨树来解脱,这是错误的,因为上述品种目前还没有更新换代品种问世,应当从栽培技术入手,提高果品质量才是真正的出路。(3)规模化、专业化.过去我国果树业作为副业,“庭前屋后”,“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长期以来,这种不正常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赶风潮栽几棵果树,结不结果由它。这种思想造成的结果是重栽轻管,栽培技术难普及,果品质量没保证。今后我国面对的将是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大市场,必然要求果树业规模化、专业化。有了规模才有了市场,专业化生产才产出高档果品,国内一些地区的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4)周年供应果品周年供应也是市场需求,在传统的贮藏保鲜途径的基础上,近年果树保护地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已呈大发展势头。果树保护地栽培包括春提早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特点是产品淡季供应市场,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也高,扩大树种品种适宜栽培区。目前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已经成熟,栽培面积较大,桃、葡萄的保护地栽培技术也基本成熟,栽培面积正逐渐扩大,甜樱桃、李子、杏、西洋梨保护地栽培也开始兴起,技术正日趋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和保护地蔬菜栽培一样,随着一个树种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成熟,面积的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售价必将逐渐下降,直到一个让老百姓都吃得起,让种植户有利润的价格,这是市场规律,也是我们研究、推广新技术的目标。连续多年草莓冬春市场的售价,和近一二年桃的市场售价已说明了这一点,盲目追求超出正常消费水平的售价的经营思想是错的。(5)区域化栽培各种果树及不同品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特定的树种、品种在特定的具备其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的地区栽培才能获得好的果品质量,低的生产成本和高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栽培规划称区域化栽培。果树生产区域化和优良品种区域化栽培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表现。在非适宜区栽培果树,其自然生态条件的不足部分需要用栽培技术措施来弥补,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除非特殊需要,这种弥补得不偿失。。2目前我国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规划由我国国情决定,农业产业结构中,粮食作物应该占有较大比例,由于果树作物经济效益稍高,适当增加果树作物的比例是有利的。但无论是农民自发的,还是政府号召的,许多地区都把果树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疯狂发展,这是相当危险的,对社会稳定和果树业本身都不利。建议政府决策部门一定要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把握适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正确引导农民,不能盲目发展,尤其果树非适宜区。有些树种(如甜樱桃)和品种(如雪桃、冬桃)的适宜栽培区不是很广,而有些树种(如树莓)和品种(如赤霞珠葡萄)是专用的,需要先有市场后大量发展。对这类树种、品种,科学规划更是发展的前提,有些地区已经尝到了缺乏规划的苦头。2.2选择品种盲目求新多年来,一些农民,甚至基层科技人员在选择果树品种时形成一种错误认识,把新品种与好品种等同起来,越是没听说过的越感兴趣,发展劲头越足;越是绕口的洋名认为越好,新品种拿到后不经试验,直接大面积应用。盲目求新的结果是直接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教训已有很多,如80年代末引入的日本苹果品种北斗,90年代引入的日本苹果品种北海道9号(HAC-9),一些地区已发展到一定面积才发现品种本身有难克服的缺点,于是砍树,改接,走了许多弯路。选择品种盲目求新的根源在于我国果树科学研究基础不足,育种跟不上品种更新速度,引种试验又不规范,不能及时提供生产所需的优良品种和能说明问题的试验数据。此外,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真伪科学缺乏鉴别力,加上一种猎奇投机的错误经营思想,使盲目求新的现象更普遍。2.3种苗市场混乱,媒体宣传误导果树种苗是基础生产资料,关系到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收成,假劣果树苗木对生产的危害远远大于粮食作物。所以果树种苗市场的管理应当比粮食作物种子市场的管理更加严格、规范。实际上,现阶段我国果树种苗市场十分混乱,体现在1)苗圃业主、种苗中间商没有资质标准,无论有无基本的专业知识,人人可以育苗,人人可以卖苗;2)国家虽有果树苗木质量标准,但基本无法执行,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品种混杂,农民利益没有保证;3)品种名称无章可循,任何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给一品种命名、更名并批量售苗,造成一个品种拥有多达20多个一个比一个动听的“芳名”,抑或原本不能推广的品种冠以新的雅号后,粉墨登场,高价抛售,使农民无所事从,反复上当;4)任何单位、个人都可以引入新品种,引入后基本省去漫长的品种试验阶段,立即繁殖苗木,夸张炒作,造成近年果树种苗市场“新品种”层出不穷,把农民搞得眼花缭乱。果树种苗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告传媒事业的发展和不负责任的甚至误导性的宣传,只要交费就能刊发广告,只几棵树也能作个专题片,而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毫不关心。因为我国传媒多由政府或权威机构主办,可信度很高,这种不真实的宣传使农民毫不犹豫地上当受骗,这种宣传的后果比假劣苗木本身更严重。2.4技术普及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树栽培技术的普及率很低,甚至最常规的技术在有的地区还是新事物。其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差,接触、接受技术有难度,再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技术体系本身不够完善。3解决途径3.1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加强宏观调控针对本地区自然条件和市场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果树发展规划,以试验为基础选择适宜树种、优良品种和栽培方式。适宜地区逐渐引导农民走上规模生产,专业化经营的道路,迅速有效地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生产优质果品,并建立和完善果品市场营销,农资、技术服务体系。非适宜地区要依本地区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优势作物种类,少量发展或不发展果树业。3.2加强果树科学研究首先规范果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的研究工作,以试验为依据,筛选真正的优良品种并迅速推向生产;其次是加强果树育种及育种技术创新的研究,用我们的基因资源,育我们自己的优良品种;三是加强以生产优质果品为目的的栽培生理研究,研究优质果品与各项生态指标间的关系,明确休眠与解除休眠的机理,从而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3.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儿童入手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强化果树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普及率。3.4清理、整顿种苗市场,规范媒体宣传,保护新品种产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