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主讲胡勤勇讲授胡勤勇讲授提要一、会计的昨天----历史厚重(一)中式会计(二)西式会计(三)建国以来的会计沿革二、会计的今天-----风云变幻(一)会计改革方兴未艾(二)真实的会计战场(三)时刻不忘职业风险三、会计的明天-----融会贯通(一)会计与其他管理的融合(二)会计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三)未来需要复合性会计人才一、会计的昨天----历史厚重(一)中式会计1、中国古代会计地位(1)官方:“会计”的历史颇久,古已有之。据记载,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名曰“司会”。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周礼•天官》记载的司会职责如下:“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是以参互考日成、月要考月成、岁会考岁成之事”。可见其职责已经分明。在司会下另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大职能部门,其中:司书主管王朝的整个会计账簿;职内“掌邦之赋入”,即掌管财务收入账簿;职岁“掌邦之赋出”,即掌管财物支出账簿;职币则掌管财物结余账簿。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隋唐至宋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置,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账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2)民间:《战国策》有冯谖为“孟尝君市议”故事,孟尝君想派员去薛邑替他取债款,他问他的门下,“谁习计会?”古代的“计会”就是如今的“会计”,冯谖立即站出来,自荐为孟尝君做会计。“账房先生”2、中式会计理论发展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账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古代会计时期,会计的职能就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与计算,同时也有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的职能。“司会”其职能是“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式,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可见,“司会”既要管理国家和地方百物财用,又要利用账册和公文等为据来考核各地方官吏的行政工作,并检查下属的会计工作。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也曾有“会计当而已矣”之说,“当”中即包含把账记好、把财物管好之意。战国至秦汉时期,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账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账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禾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账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账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账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世界范围讲,“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实在-旧管)的建立、运用,比西式簿记中的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得多。在唐宋时代,会计分析工作也有了进展,如在唐朝的《元和国计簿》和宋朝的《元佑会计录》中,就有计账、户籍的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的对比分析,以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专门分析。宋代的《太平经国之书》和《玉海》,则是汇集会计史料的重要著作。在这一时期,中国民间会计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早期的金融业──柜坊,典当业──质库,以及为商业服务的货栈──邸店等行业也运用四柱结算法。明清这一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产生,在民间商界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账法:①、“龙门账”。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处理账目。龙门账的特色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②、“四脚账”,又名“天地合账”。此种账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账”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账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清末,蔡锡勇(?~1896)《连环账谱》(1905)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之开端;谢霖(1885~1969)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1907)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即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中华民国时期,大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1933),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1893~1985)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二)西式会计1、西方会计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会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3世纪开始形成的复式簿记,在15世纪后得到广泛运用并不断健全,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成本会计、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发展,对筹集资本、现金流转、存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进行管理的工作也纳入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与此同时,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国家制定经济政策也更多依赖于会计提供经济信息。西方财务会计发展与我国所走的道路不同,从民间产生发展后再运用到官方。美国是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现在的会计准则也不是官方制定。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预测和决策分析、弹性预算、变动成本法、损益平衡分析和责任会计等会计管理手段,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会计管理活动的范围进一步地拓展,与财务会计一并成为会计学科的两大分支。2、西方会计发展的历史脉络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埃及、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印度太古时代就有了专门的兼职记账员,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财务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1327-1340年意大利热那亚城商店中开始出现物名账户,被称为“热那亚式核算法”。左记借,右记贷,已成今日借贷记账法的雏形。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被会计界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比较完整的复式账簿。1406-1434年意大利威尼斯商店会计账册中出现“资本”和“损益”账户,出现资金负债表的平衡结算。被称为“威尼斯核算法”。比中国古老的复式记账法迟300多年。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图2),在总结前人的实践基础上出版《数学大全》(又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在第三部分的《簿记论》中详细论述了借贷记账方法,提出“借”、“贷”符号、会计基本恒等式、财产清算方法,日记账、分录账、总账登记方法,以及试算平衡方法。卢卡.帕乔利由此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整个17世纪,荷兰成为意大利簿记传播和发展的中心。这一时期,荷兰出版了许多优秀的簿记著作,但这些会计著述中能突破旧的樊篱,体现反传统的革新精神,对后世会计发展影响深远的,还是要数西蒙·斯蒂文编著的《数学惯例法》。西蒙·斯蒂文(1548-1620年)1548年诞生于普鲁士。与帕乔利一样,西蒙·斯蒂文也是以博学多才见称于世的大师。在他的一生中,发明过运河的水闸,撰写过建筑学的专著,而且,对数学和其他科学也有重大的贡献,著有《数学惯例法》一书。它是一本有关数学、力学、地理学、航海术、会计学、音乐、军事和天文学的百科全书。1605年,该书的拉丁语版出版。1608年,该书的法语版出版。斯蒂文与以往的任何簿记著者的显著不同之处表现在:他全力在荷兰境内推广意大利式簿记法,并企望用这种新式簿记法去管理王室财政,以巩固王室财政的基础,促进新生国家荷兰经济的发展。他的著作较之帕氏的著作具有更为系统、严谨的形式和更为丰富、新颖的内容。《王子簿记》是《数学惯例法》第五卷第2部分的内容。王子簿记”(荷兰语)除“序言”以外,由介绍商业簿记的第一部分和介绍将复式簿记运用于公共会计的第二部分组成。前者称作“意大利式商人簿记”;后者称作“意大利式王子簿记”。第二部分由意大利式领土簿记(10章)、意大利式王子支出簿记(8章)、意大利式临时(战时)财政簿记(2章)和特别财政的支出簿记(7章)等组成。最末是“古代簿记探测”。1711年,英国南海公司泡沫事件造成无数债权人和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英国议会组织了特别委员会调查,发现公司会计记录严重失实,存在明显舞弊行为,委员会聘请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Snell)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调查,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而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例也被列为世界上第一起比较正式的民间审计案例。南海公司泡沫事件促使1720年议会颁布《泡沫公司取缔法》,禁止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直至1825年废除该法。1844年英国通过“股份公司法”,肯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1855年的《有限责任法》,允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至此符合现代意义的股份公司基本确立。南海公司泡沫事件揭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1718年布朗•蒂姆斯在美国波士顿报刊上刊出关于公共会计实务的广告,被会计界认为他是美国最早从事会计师事务的公共会计师。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英国最早的会计师协会。同年10月23日,54名会员获得维多利亚女皇的“特准书”。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1880年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团体――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成立,它的章程成为各国会计师制度的范本,所以有人认为英国才是会计师的策源地。1900年英国宣布,对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