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赏课程类 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观赏石的起源与发展摘要:中国赏石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传,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迄今依然未能形成科学合理、辨证统一的赏石文化理论体系,这是印记在中国乃至东方传统赏石文化活动史岁月上的苍白。关键词:观赏石起源发展奇异的石头令人惊叹,虽然他们没有钻石的绚烂夺目,没有珍珠的雍容华贵,也没有宝石的那些奇异绚烂的外表,但其自身的神秘和灵秀同样吸引着许多人。奇石,可以说是大自然赐予人们最珍贵而又最廉价的收藏品,只要你肯到山野或江河湖海边去拾捡寻找就可以了。然而珍奇之石得来谈何容易!只有具较高观赏收藏价值的奇石才称石玩。它们有的形象怪异,有的色彩斑斓,有的玲珑剔透,有的质地优良,有的亮丽妩媚,有的魅力无穷,有的寓意深远,有的生机盎然……若把这些具有大自然灵秀之气的奇石配上精致优美的底座,摆放在书架上、或把玩于手掌之间,则更显高雅不俗,令人赏心悦目。一、启蒙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世界上最早收藏观赏石而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阙子》中的“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我国观赏石文化起源于商代,是赏玉文化的衍生与发展。在商王朝,灵璧石已被做成“虎纹石罄”。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当时各地贡品中偶有青洲“铅松怪石”和徐洲“泗滨浮磐”。这些3000多年前的“怪石”和江边“浮磐”是作为赏玩之物列为贡品的,可以认为是我国早期以天然奇石为观赏对象的赏石。春秋时期已开始有人藏石,据《阔子》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悟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秦始皇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中均置有许多天然奇石、雅石。伴随秦汉王朝园圃的出现,观赏石逐渐流行起来,其文化突出地表现为是一种阶级文化,产生的起源是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它主要在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中流传。由此可以认为,我国观赏石文化起源于商、周时代,秦汉时期在统治阶层中流行并开始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达到一定水平。二、形成期(唐代)赏石文化活动形成并逐渐兴盛起来,发展为传统赏石文化活动的形成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赏石文化昌盛发展时期,收藏奇石已形成潮流。赏石文化在越来越大的需求中得到发展。形体较大的奇石用于造园,小而巧的奇石作案头清供,并以诗文颂之,使天然奇石的欣赏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成为赏石文化的一大特色,开创了我国赏石文化的崭新时代。唐武宗李炎时期宰相李德裕是唐朝最著名的藏石家,采天下奇石、怪石为园池之玩。在洛阳城郊建造“平泉山庄”,采来的泰山石、灵璧石、太湖石、巫山石、罗浮石等,在这里被精心布置成名山大川,在奇石造园、景点点缀上,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就极负盛名。李德裕在《题罗浮山石》诗中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并在收藏的每块奇石上镌刻“有道”二字,表达“此中有真意”的文化内涵。三、发展期(宋代)宋徽宗大兴“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于是朝野上下竞相效从,搜求观赏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风尚。不仅诞生了米芾和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鉴赏等赏石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藏石、赏石更趋风行,是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铁围山丛谈》记载:“江南后主宝石研山,径长逾尺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且各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则津,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燥。”因江南国破,研山流传数十人家后,被北宋大书画家,大藏石家米芾(米元章)所得,分别号称“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并题写了举世闻名,价值数千万元的顶级国宝《研山铭》,分三段记述了这块奇石的诸多妙处。第一段,米芾用澄心堂纸书写了“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39个运笔强健,骨毅筋雄,自由放达,变化无穷,端庄之中婀娜多姿,倾侧之中稳重有神,具有奔腾之势的行书大字。四、鼎盛期(明清时期)元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处低潮,这一时期的赏石文化活动亦无所建树。明清两朝是我国古代赏石文化大发展的全盛时期。赏石、藏石队伍不断扩大,民间藏石开始兴起,数百年间,赏石从实践到理论已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赏石文化、品石专著层出不穷。有明代著名造园大师计成的专著《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记》、王象晋的《群芳谱》、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异石论》、林有麟的四卷图文并茂的《素园石谱》专著,是明代赏石理论与实践高度而全面的概括。上述著作对园林、堆山、叠石、奇石收藏、品评、鉴赏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长物志》中“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至今仍是赏石界欣赏的“小中见大”的典范。清代赏石专著有沈心(孤石翁)的《怪石录》、染九图的《谈石》,高兆的《观石录》,成性的《选石记》、莆松龄的《石谱》、陈元龙的《格致镜原》、胡朴安的《奇石记》、谷应泰的《博物要览》等数十种品石、赏石专论,把我国传统赏石文化推向了新的高潮。被国人称为“爱石皇帝”的乾隆,在北京的皇家园林,由乾隆帝题名、题诗的奇石、雅石比比皆是。五、近代时期赏石文化发展近代,我国赏石文化发展较快,学术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已自成体系。现代,我国的赏石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赏石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文化形态,得到进一步的重新认同和高度重视。具有影响力的有南京中华奇石馆,武汉中华奇石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湖北地质博物馆奇石馆,等50余座。有关观赏石专著、杂志、画册、汇编集、报纸多达数十种。作为自然界存在最广,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赏石。可以这样讲,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和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对于奇石(赏石)审美意识产生的心理、生理和人们应用石的历史等方面来考虑。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一个由各种心理形式交织成的意识系统。它包括了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程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以及通过人类具有社会因索和其依赖的生物生理机制的组合、交叉、协调构成了人类审美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是我们祖先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并升华为一种“欣赏情感”。(一)、“神密感”与“崇拜”在石文化起源及审美意识形成中的作用。我国远古时代就产了自然崇拜的表现.正如古人对以石为图腾进行崇拜和山岳的崇拜。河南嵩山(登封县)境内的“启母石”曾使多少华夏子孙顶膜拜。我国羌族到今还将“白石”作为民族国腾而受到崇拜。而我们的先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就更为久远。人们对山水泉石的崇拜,是人与自然的原始崇教关系的体现.人受惠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同时,又受制于自然,人对自然有敬的一面,也有畏的一面。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山中有播风雨的神力。以开始了最初的山神祭祀,发展到对巨(形奇)石和古树的宗拜,这种自然崇拜桩归纳为对天地的崇拜。此后,随着农业生产、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帝王出现后,天子祭祀天地的场所逐渐神圣起来,显示出从自然崇拜走向神道设教的政教结合。所谓“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滨水)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二)、赏石审美中的愉悦和移情作用。其实,人类对赏石直接的原动力来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美丽山水在生理上的愉悦感产生的反复作用,使人的心理对外界审美主体形成了一种依恋关系。那么人为什么会见美丽的山水泉石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愉悦感呢?“共鸣”,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自然高度适应性有关。人类生理结构和系统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正如人类的眼睛显然还进化出一些其他特点。最能清除人的精神紧张的颜色是绿色,这和人类祖先的树居生活是有关的,人类在绿化的环境中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由中国石文化所生出来的赏石文化的主要内涵,集中体现在石的人化、人格化等方面,而这些手法的运用从很大程度来说与人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的内模仿与移情作用有关。内模仿是人面对审美客体时,人的知觉会按照客体的性质进行模仿活动.由于内模仿使人产生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比”与“兴”产生重要因素。而移情作用是在山水泉石审美过程中,将入主体的情感灌注、投射或转移至山水泉石客体的现象。移情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将无生命的静止客体灌入生命内涵:二是拟人化描述:三是心情外射,将自己的感情完全移入客体中去,认为客体也一定会有这种情感:四是将人的外貌当作内心表征的移情。(三)、石的实用性是形成审美心量和赏石文化情感的推动力。自然山水泉石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文明史早很多,而人类与石结缘,那只是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开始的第一步。人类始终与石为生,与石为伴:石穴避寒,石矛狩猎,石犁农耕,石刀播种.随着其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交化,又出现了石唐、石辗、石臼、石轮、石盆、石蹬、石井,石碗等生活用品和器皿;石墙、石瓦、石门、石柱、石梁等建筑用石和简单的石雕、石刻、石画等装饰性的石之艺术。后来发展到用岩石提炼金属,用煤岩作燃料。另外文人的文房用石也为世界的一大特色。如砚石、印石、镇子石、屏风石等等。以及园林用石、如园林中的孤赏石,庭堂内的供石,其它叠出理水的自然石。人们对某些具有观赏和使用价值的石(玉),逐步有所认识,井结下了浓厚的感情。如果说,早期人类生活特性上形成了对石审美的生理基础的话,人们对于石的可利用性的认识则是赏石审美与石文化(玉文化、赏石文化)的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形成的内驱力都是以赏石的使用性开始。并非功利性。参考文献:沈心《价怪石录》、陈元龙《格致镜原》、胡朴安《奇石记》、梁九图《谈石》、高兆《观石录》、毛奇龄《后观石录》、成性《选石记》等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