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不同类型的市场组织一、市场的定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和卖者------商品潜在的购买需求。这种需求包含三个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因此,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与市场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行业-----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二、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按其划分的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类型。西方国家划分市场类型的主要依据有: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三、不同市场类型的特点厂商的数目产品差别的程度对价格的控制程度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接近哪种市场情况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一些农产品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饮料、糖果寡头几个有或无差别相当程度比较困难钢铁、汽车垄断一个唯一很大程度,受到管制很困难公用事业四、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他们都不能控制价格,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注意: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它,主要是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市场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一些基本原理,而且也可以为其它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一个参照对比。2、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即π(Q)=R(Q)-C(Q)其中π为利润,R为总收益,C为总成本。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所以利润也是产出的函数,即π=π(Q)就π(Q)=R(Q)-C(Q)的利润函数对产出Q求一阶导数,并令该导数值等于0,可以得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3、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MR=MC的理解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的,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不管是盈还是亏,在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4、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所以除了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我们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在某产量点上的二阶导数小于零五、垄断1、垄断的含义: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2、垄断市场的条件: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3、形成垄断的原因生产者对于原料的控制。专利权。专利法往往规定发明某项制作技术的企业在某些年内享有独家经营的专利权。一旦某企业发明了某项制作技术,并且得到了专利保护,那么在其专利被保护期间该企业有可能成为这一产业的垄断者。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的特许权。例如,许多国家的邮政业、烟草某些公用事业都是政府给予某个公司特许的垄断经营权。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某些行业(铁路业、城市供水、供电等)可能只需要一家厂商经营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某些行业需要巨额投资4、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由于垄断产业只有一家厂商经营该产业的全部产品,不存在第二家企业,所以,即使垄断者存在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在长期也不可能象完全竞争产业那样通过厂商间的竞争消除超额利润。因此垄断者的长期均衡是指垄断者在长期、自己进行调整而达到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最优产量点的决定。5、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于生产的调整一般有三种结果: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也不能扭亏,于是退出生产;短期内是亏损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扭亏为盈;短期内是盈利的,长期内通过对于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改小盈为大盈;6、价格歧视(1)定义厂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称之为价格歧视。(2)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同一市场的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不同目标消费者群(不同子市场)可以分开;(3)价格歧视分类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于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例如:手机、时装等商品的销售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于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例如,电力公司把居民每月耗电量划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级,耗电量越少的等级收费越高。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于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4)采用第三级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市场可以分割成各具特点的部分,但消费者无法利用同一产品的不同价格在市场上套购赚钱(在便宜的市场买,在贵的市场卖)。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弹性不同。三级价格歧视的实施表现: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提高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降低产品价格。7、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政府管制边际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边际成本;但这时企业要亏损。平均成本定价法。让产品价格降至为平均成本。厂商的利润为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双重价格法。即对高收入者制定高价,低收入者制定低价。控制资本回报率。控制垄断企业的规模,例如将垄断企业Microsoft一分为二。8、微软与反垄断微软的拳头产品:Windows95/98/ME/NT/2000/Me/XP/Server2003/Vista成功地占有了从PC机到商用工作站甚至服务器的广阔市场,为微软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公司在Internet软件方面也是后来居上,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可见,微软的巨大潜力已经渗透到了软件界的方方面面,简直是无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软的巨大影响已经对软件同行构成了极大的压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垄断法的被告位置。连多年来可靠的合作伙伴Intel也与之反目,对簿公堂。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1998年5月,协同包括美国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亚和首都华盛顿在内的18州1市,以微软违反反托拉斯法为由,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公司推上了法庭。之后,微软几经风险,甚至曾面临被一劈为二的分割命运。(2001年9月,鉴于经济低迷,美国政府有意重振美国信息产业,拒绝拆分微软。)但最终以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而告终。至此,诉微软反垄断法案在美国告一段落。1998年12月,美国太阳微电子公司率先向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投诉微软公司,开启了欧盟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对于微软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扯进反垄断调查中。与在美国遭遇的情况不同,微软在欧盟遇到的打击是强硬的。欧盟委员会2004年3月以垄断电脑操作系统起诉微软公司,并向微软实施相关制裁和罚款。欧盟一审法院12月22日裁定,支持欧盟委员会向美国微软公司实施反垄断制裁,驳回微软有关中止该制裁的要求。微软公司随后向欧盟一审法院上诉,要求在这场反垄断官司盖棺论定前中止制裁。欧盟高级法院作出裁决,维持欧盟委员会对微软作出的反垄断裁决,这是六年来微软与欧委会之间反垄断争端的首次裁决。根据此裁决,微软公司只能向欧洲用户提供剥离微软媒体播放器的Windows软件,同时须向其竞争对手公开其服务软件的源代码,以便后者设计出与WIONDOWS操作系统兼容的服务器。欧盟委员会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对微软进行了4.97亿欧元和2.8亿欧元的罚款,而欧盟初审法院又在判决中作出了6.13亿美元的罚款,对此微软公司2004年6月向欧洲初审法院提出诉讼,寻求推翻欧盟委员会的决定。然而在长达3年的诉讼中,微软不仅暂缓执行欧盟委员会决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乖乖支付了罚款,还正式推出了不带自身媒体播放器的“视窗”操作系统,但市场反应冷淡。最终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未能改变其被认定构成垄断的命运。2007年欧洲初审法院判决认为,微软公司滥用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欧盟委员会认定微软公司犯下的两项违法垄断行为均成立。对于微软案的判决,实际上两项处罚措施都基于同一个理由,那就是微软公司滥用了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绝对优势,凭借着Windows系统“一统天下”的局面不正当地抢占其他市场,打压竞争对手,阻滞技术进步,从而构成了违法垄断行为。六、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2、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3、垄断竞争市场中行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下,行业的含义是很明确的,它是指生产同一种无差别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而在垄断竞争市场,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别性,行业的含义变得不明确,甚至上述意义上的行业不复存在。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可能构造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D以及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S,而只能讨论某个代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理解了代表性厂商的行为也就等于理解了该产业所有厂商的行为,如同研究了一个人的人体组织就等于研究了所有的人体组织一样。4、非价格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价格竞争,二是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市场。非价格竞争是厂商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的性能,改变产品的设计、包装、装潢,或者通过大量的广告推销产品。价格竞争会影响对每一个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非价格竞争会影响厂商的成本。不管是两种影响中的那一种,在长期都会消除厂商的超额利润。七、寡头市场1、定义:寡头市场(Oligopolymarket)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2、寡头行业的分类:纯粹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例如钢铁、水泥、铜等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纯粹寡头行业(pureoligopoly)。差别寡头行业:如果寡头行业每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例如汽车、电脑产品生产的寡头,则称为差别寡头行业(differentiatedoligopoly)。3、寡头市场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下几家厂商。例如,在一个小城市中,通常只有几家银行、几家电影院等。二是由于规模经济。在使用综合生产线和大型机械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中,工厂的适度规模是很大的,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使自己的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状态。因此,新厂商很难进入。三是长期进入的障碍,建立一个企业需要有雄厚资本实力,再加上既有企业对资源渠道的占有。四是政府的扶持。4、寡头市场的特征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寡头间行为相互不独立。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三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厂商在作决策时都无须考虑其他厂商会作出什么反应。由于寡头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生产一个产业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产量,因此每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对该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厂商通过产品降价或新模式产品的推出而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就会使得对其他寡头产品需求量下降。因为一个厂商的行为会对本产业整个产品市场发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一个厂商采取某种对策扩大自己的产量,会遇到其对手的反对策行为。厂商之间的竞争行为是不确定的。一个厂商通过降价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导致对手如法炮制。一个寡头通过广告战争夺市场,也会引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