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系列训练二:巧设开头作文系列训练一:作文审题第一季作文流程图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组织写作成文常见的作文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审题的重要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写作之前应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审题常见失误1、理解肤浅:不能由表及里、化实为虚。(只在“题目”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2、顾此失彼: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3、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例:《失败也美丽》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写的不是“也”美丽的,而是“是”美丽的。一、抓住题眼二、挖掘深意三、审清限制那怎样审题昵?下面我们以命题作文为例归纳说说审题的技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住题眼所谓抓题眼,就是在审题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写作时,也要以这一关键词语为统帅,为重点,为灵魂。标题类型短语式如何找到题眼呢?——看标题结构,据题辨眼词语式《寻》《其实很简单》句子式《今天真好》3、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谓语部分即是“题眼”。2、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往往就是“题眼”。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我最崇拜的一个人》《特殊的考试》《习惯》《生活因思考而精彩》《我学习,我快乐》题目结构方式,告诉你写作重点。1、偏正结构的“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2、动宾结构的“题眼”——往往是谓语。3、主谓结构的“题眼”——往往在谓语上。……《心灵的选择》《触摸都巿》《,是幸福》《触摸都巿》《感受乡村》,文章重心应是什么?——“都市”“乡村”是中心词吗?不是,它们只是地域概念,只是你论述的对象。而“触摸”“感受”才是中心词,你需要在文中体现这个动作的过程。究竟你(主语可以再定)是怎样触摸都市的,触摸到了都市的什么?你(主语可以再定)是怎样感受乡村的,感受到了它的什么?实词题眼:1、动词:《他(她)教我怎样做人》、《这件事启迪了我》2、形容词:《童年趣事》3、名词:《我的一个秘密》《日记本风波》4、代词:《我做主》《我的好朋友们》5、数词:《初中生活二三事》《日记一则》虚字做题眼的,往往起着实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有副词的,如《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最”为题眼,要能通过比较,显示出喜爱的程度。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再如《下雨天,真好》,“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介词做题眼。如《为了××》,“为了”是表目的的介词,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写出做出某件事的目的;有连词的,如《我和班集体》。要写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词的,如《变了》,侧重于写变后的情况,把它当作《变化》或《改变》之题来写,当然偏题较远了。叹词做题眼。如《哦,这就是生活》,表达惊叹和明了之情,若写不出这层意味就难获得高分。抓住了题眼,只能说抓住了写作的重心。在审题时我们还要有全局意识,要用整体把握法去审题,即对作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认真地揣摩、体悟、辩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整体把握审题法例:《我终于笑了》“我”--------人称,只能写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如果写“他”或者某人,则是偏题。“终于”------重点,表明写的文章要有一个结局,有一个交代,要具有完整性。“笑”------内容,内容的是高兴和开心的,否则是不符合题意。“了”------副词,表明我的开心不是以后的事情,而是经历过了的。进一步分析这几个词,会发现,最为关键的词是“终于”,它隐含了我的笑来之不易,文章没有写出这层含意,就难获取高分。我们知道,在应试作文中有很多题目,看似题目清楚、简单,审题的难度看似不大,实际上,即使是由简短的几个字构成的作文题.里面也会蕴蓄着丰富的含义,它同样需要我们细致揣摩、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掀起你的盖头来”——挖掘深意比如:《我眼中的色彩》意兼双关,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从而写出有深度的文章。一、挖掘引申义。如文题《我长大了》,它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我”长胖了,长高了,更主要的是说“我”懂事了。写作时明确了这一点,就会选择让“我”懂事的一件事或一段过程,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又如《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二、挖掘比喻义。近两年,比喻入题的现象很普遍。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我心中的太阳》“《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心中有盏红绿灯》《收藏阳光》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例析:如文题《我心中的太阳》。题中的“太阳”一词蕴含着比喻义,我们可以采用揭示比喻义的方法来挖掘“太阳”的比喻义,或似阳光般的温暖,美丽;或万丈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而这又在我心中深深地铭记着。抓住了比喻义,思路被打开了,取材领域也被拓宽了,立意也被挖深了。三、挖掘象征义。如文题《扬帆》,并不是指驾船出海之类的,这道题目,要求写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文章。生气勃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是扬帆形象上的特征。在写作时,就要抓住这一特征,联系实际,抒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表达一定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面对有深层含义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引申法将题目意思加以引申,化虚为实,用添补法进行扩展,化大为小,开拓思路,依据自己的擅长,决定信息取舍,决定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引申法、添补法当我们看到《脸》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可以想到本义的“人的脸面”。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可以想到延伸义的“表情或一种情感”等。用添补法的方法把这个词语具体,可以写“微笑的脸”、“害羞的脸”、“丑陋的脸”、“可爱的脸”……同时也可以想到其比喻义,如“表面的”、“一种面貌”,用添补法把这个词语具体化——“虚伪的脸”、“城市的脸”脸实(本义)虚(抽象义)人的脸面延伸义比喻义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和添补法不仅适合于这些意兼双关的,如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它还适合于词语式标题的审题。例如《寻》:先明确什么是“寻”,然后延伸扩展:一个民族的寻找一个家庭的寻找一个人的寻找在此基础上用“添补法”,使“寻”的内容更加具体化。1、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坚持不懈地寻、成功(失败)的寻找、一次有意义的寻找、一次难忘的追寻、……2、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寻信仰、寻文化、寻亲情、寻被忽略的美、……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或显示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在审题时,我们要认真、细心地研读作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审清它的限制,捕捉其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审题中明白了这一点,在作文中我们便有了清晰的作文导向而不至于迷路。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审清限制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通过研读审查这部分内容,我们便可捕捉到其中的信息.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1.点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思路。题目为《笑声》,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体裁限制范围限制保密限制字数限制可以说,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搞清楚究竟有哪些限制,按指令操作,是作文成功的前提。审清字数限制和保密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在这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就审清范围和体裁这两方面的内容,谈谈要注意的问题。体裁保密字数范围限制注意审清写作范围的限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有些作文题就明确划定了写作范围,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例:“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例:《我生活在温暖的班集体》《我家的钟点工》《初中生活二三事》《我们是初生的太阳》《美,在我们身边》《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从这组文题中,大家有没有看出题目对行文提出的明确的写作范围?题目中有没有限制语?——时间限制——地点限制——数量限制——人称、人物(群体、个体)限制——主题限制——空间限制注意审清体裁限制。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如:题目《尊师》要求:结合你的亲身体验,谈一谈你对“尊师”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