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建议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对经济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基本线索,重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等其他社会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以下几大要点:1、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等方面考虑,包括:农民起义后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统治阶级改革、政治稳定国家统一、民族间、南北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前代基础、科学技术发展等。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源,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安定的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2、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战国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南方经济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宋元时期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引进新作物品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经济开始走向衰落。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济结构的核心是农业。因此,强调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技术的外传、农作物的种植、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等。手工业强调冶铁技术的发展和冶铁中心的演变,纺织业、制瓷业等。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关注资本主义萌芽。4、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石。赋税制度变化趋势是:征税标准由人头为主到土地、财产为主,征收实物地租变为征收货币地租,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当时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5、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方向是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内容包括经济中心转移,生产技术和工具的传播。考虑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表现以及从中应该得到的启示。关注其中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济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注意几个概念:1.千藕其耘: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称“耦耕”。即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公田”。2.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指建立在小块土地个体所有制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以自己的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农业经济。包括自耕农和佃农。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它各种经济活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精耕细作耕作模式的形成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发展的重要阶段①原始农业阶段:耒耜“刀耕火种”工具简陋、不便捷、效率低.②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主要是木、石、骨、蚌③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畜力取代人力,效率高。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④汉代:犁壁、播种工具耧车⑤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水利工程的兴修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两汉:治理黄河地方特色:坎儿井3.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千耦其耘: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自耕农经济: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产生: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注意: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三小农经济的特点:特点:①生产规模小:家庭为单位;②分工简单: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较少商贸交流;④封闭性;⑤脆弱性。四.如何评价小农经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首先给小农经济定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符合生产力发展。消极作用:封闭性:缺乏商品交流和沟通落后性:表现在规模小、社会分工不发达分散性:个体经营脆弱性: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小农:有一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生存:提高耕作技术,改良土壤和施肥,保持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封建统治者:重农政策;减负;扶植(为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也得到发展。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体耕作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B、刀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二奴隶社会: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春秋:井田制瓦解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管仲“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好坏),鲁国“初税亩”(按田亩实数),这些改革实际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以全面肯定.“废井田,民得买卖”——法律上肯定“依军功行宅田”——一批土地私有者三封建社会:多种形式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1.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①东汉:田庄是土地兼并严重而形成的大土地所有制②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③明清:土地买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2.土地兼并的危害政治上:①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②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③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农民起义经纪上:农民贫困,没有购买力;地主地租获利丰厚,大量投资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3.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实行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4.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①租佃关系越来越普遍:•战国产生:耕豪民田见税什五(汉)•宋代重要: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明清主要:超过自耕农形式②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人身依附关系(东汉田庄)••租佃契约关系(宋代以后)5.租佃关系身份提高,生产自主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上述言论: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洲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补充: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1.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按田亩实数收税2.西汉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口赋和兵役四项负担。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4、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的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5、唐中期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大变革。•6、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7、摊丁入亩,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赋税制度的变革或调整实质上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局部变革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补充: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④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⑤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四大经济区形成司马迁划分: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原因:山东山西: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江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特点:山东、山西:传统农业区江南:开发较晚,也是典型农耕经济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地位:山东、山西:宋以前全国经济重心江南:南宋以后全国经济重心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实力有限古代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多样性、不平衡二、中原人口南迁★原因:主要是战乱★过程: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人口流动(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第二次高潮:唐安史之乱后第三次高潮:靖康之乱★影响:给南方补充大量劳动力带先进生产工具技术推经济重心南移三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①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河南一带;②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④隋唐时期:经济中心仍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⑤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长江中下流域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在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四、经济重心南移原因:①北民南移带来劳动力和工具、技术②南方政局较安定③本身具发展潜力④统治者推行发展经济政策⑤南方民族融合,加速经济发展4、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5、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①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