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课题及调查说明㈠课题背景㈡调查对象㈢调查时间㈣研究方法㈤调查内容第二部分: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数据分析㈠对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㈡对就业市场的认识㈢就业的个人资本㈣就业意愿第三部分:调查发现的问题㈠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㈡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开始注意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对于专业技能和真正的工作经验仍比较匮乏.㈢企业和学生在人才利用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大学生具有相对理性开放的就业心态。㈣行动与期望的差距㈤求稳和趋利成为大学生选择行业的两大动力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待提高第四部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㈠客观原因㈡主观原因(1)就业价值取向失衡。(2)就业能力不足。第五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和对策㈠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㈡各高校要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⑵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让大学生更了解国家政策。⑶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和学生搭桥梁⑷建议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必修课程。㈢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㈣对大学生的具体建议第六部分:总结不足与展望第七部分:参考文献第八部分:附录—⑴问卷调查表⑵原始答卷表第一部分调查说明——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及就业观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我们就是调查他们拥有的多方面“资本”,整体把握住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社会就业资源,及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情况,为将来大学生的培养做好更好准备。调查时间——2010.10.7---2010.10.20调查对象——广州市多所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多所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涉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取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就业压力、社会就业资源、就业途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调查数据——共收集有效问卷91份,其中男性受调查者有33位,女性受调查者有58位;年级为二年级占总比例13.2%,年级为三年级的占总比例79.1%,年级为四年级的占总比例6.6%,而年级为一年级的占总比例1.1%。调查内容——问卷设有题目24道,题目围绕四大方面—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就业供需方面的差异及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就业的个人资本和就业意愿等而阐述。问卷的题型有单选、多选、程度性问题及开放性题目。第二部分调查分析——受调查群体情况分析:受调查群体中有59.3%来自城市,有40.7%来自农村;家庭所在地址为广州的为34.1%,本广东省(除广州市外)占总数58.2%,其他省份占总数7.7%;数据显示83.6%的受调查人员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关注就业机会;90.1%的受调查人员做过兼职,所做过兼职中促销、传单和家教位居前三,其次是调研和餐饮。调查者做过的兼职类型数据(表2)大学生是否做过兼职比例(表1)㈠对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问卷中列出7条比较详细的就业政策,其中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可办失业登记”,受调查者不了解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政策,频数分别占到33和50,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不知道政策“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可办失业登记”,约1/3的受调查不知道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其他5条就业政策都为较多数受调查者了解。调查显示就业政策多来自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和亲戚朋友同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9%、70.3%和62.6%,这三种来源中亲戚朋友同学不同于另外两个,其属于受调查者的个人交际圈,这样意味着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影响着就业获知的途径。选项小计比例A.家教2527.50%B.促销4246.20%C.礼仪55.50%D.调研2123.10%E.翻译22.20%F.导游22.20%G.传单3942.90%H.餐饮1718.70%J其他2123.10%选项小计比例A.是,经常1011%B.是,偶尔7279.10%C.没有99.90%㈡对就业市场的认识据统计可看出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问及受调查者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态度时,有90.1%的人表示自己有信心对待就业,但也有6.6%比例的人表示悲观,不知道怎么办,这里面的人全都是年级为三年级的受调查者,问及受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那些条件时,综合能力、社会经验和发展潜力位居前三,比例分别是81.3%、59.3%和56%。问及调查群体认为毕业生具备哪些条件最重要时,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分别占到58.2%、67%和52.7%.这和受访者认为目前最缺乏的素质有相同之处,据数据显示有69.2%和56%的人认为缺乏相关工作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受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图1)㈢就业的个人资本84.6%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只能取到一定作用,对就业没有太大的作用,受调查普遍认为高校就业指导缺乏用人单位信息和应聘技巧指导。这也表示学校与就业市场间磨合度不够,学校与学生之间在就业指导方面出现脱节。调查显示,受调查者认为家人、老师和同学是最需要寻求帮助的群体,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人脉是制约其成功就业的一大因素,这时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愈发显得重要。㈣就业意愿问及最想进入的行业时,政府机关位居榜首,占的比例是49.5%,商贸业和证券保险业同等比例位居第二,选择其他行业(通讯业、制造业、新闻出版业、房地产业、医药食品业、旅游交通业等)的比例相差不甚大,这也可看出大学生行业观念不再是单一的了,多选择多方面就业的观念已形成。问及受调查者的原因是表示该行业的前途远大及该行业的收入较高。选项小计比例AIT与通讯业1920.90%B金融、证券、保险业3639.60%C商贸业3639.60%D制造业88.80%E新闻出版业2628.60%F房地产业1516.50%G医药食品业1112.10%H旅游交通民航业1617.60%I政府机关4549.50%J电力、石化等能源业77.70%K其他,请说明__66.60%受调查者最想进入的行业比例(表3)第三部分调查发现的问题⑴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①来自城市的二年级受调查者中有3/5的人表示自己最缺乏承受压力,克服苦难的能力,而来自农村的二年级受调查者100%的人表示缺乏相关的工作实习经验及专业知识技能,2/5的人表示没做好心理准备。②来自城市的三年级受调查者中有42.85%的人表示缺乏沟通能力,这数据远远高于来自农村的受调查者,两者的差额达到32.2%。③来自城市的四年级受调查者中有3/4的人表示没做好心理准备,1/2的人表示自己最缺乏承受压力,克服苦难的能力和沟通能力;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受调查者均表示自己最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综上所述,可看出来自城市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于农村家庭大学生缺乏沟通能力,而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比较缺乏相关工作经验。⑵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开始注意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对于专业技能和真正的工作经验仍比较匮乏.他们已经有了走向社会的意识,而不仅仅只是读书。他们所做的兼职类型中,促销(46.2%)和传单(42.9%)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而做翻译,导游调研的相对较低。高比例的促销和传单兼职从侧面也反映出社会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趋利性比较强,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的廉价劳动力。虽然对大学生来说这可能也是一种很好的吃苦耐劳的锻炼,但是从学生的经验积累的角度看,不利于大学生在在校期间积累较高水平的经验素质。⑶企业和学生在人才利用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大学生具有相对理性开放的就业心态。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而对学校名气,身高样貌这些表面的东西看得比较轻了,而大学生也认识到要培养哪些综合素质以应对需求。有81.3%的人认为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好是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不一定是绝对的对口”。这说明大数大学生是希望能够学以致用的。由于很多岗位对人才需求是有弹性的,企业对于非对口专业的同学也会敞开大门,只要你具备了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现实中很多人找到的工作都不是与专业对口,当然不排斥岗位需求量与供给的不平衡引起人才的横向流动的原因。⑷行动与期望的差距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看重行业的稳定性,但是在问及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的时候,对“稳定的工作岗位”的选择只有22%,而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广泛地人际交往经验(各占49.5%)及企业的从业经验(45.1%)。另外,在选择行业的原因上,对“创业机会大”的选择有19人,占20%,这说明有部分人还是有创业意向的,但是在24题中,在当前就业现状的态度上,选择“D自己创业”的人数却是0.,而有71人(占78%)选择“先就业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⑸求稳和趋利成为大学生选择行业的两大动力大学生选择行业的原因主要是“属于朝阳行业,前途远大”、“该行业收入较高”、“稳定”,而相对应的选择“政府机关”、“商贸业”、“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占主要部分。可以看到大学生比较求稳和趋利的选择。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待提高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的途径主要是电视、网络(87.9%)和报刊杂志(70.3%),家人、朋友、同学(62.6%),而在课堂,讲座的比例占得比较少。这说明信息时代的发达主导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是好的现象。但同时看到学校在就业政策宣传上面做得不足,数据显示有84.6%的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的作用很小,,这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待提高的。下表为对受调查者而言,最有可能帮助实现就业的途径比例。选项小计比例A人才网站3841.80%B校园招聘会4145.10%C社会招聘会4044%D老师或朋友推荐5156%E家人推荐2931.90%F毛遂自荐,主动跟企业交流1920.90%G其他11.10%第四部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小组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高校方面的原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提高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务。2、主观原因(1)就业价值取向失衡。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这些择业观致使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2)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