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14卷 [春秋战国思想史]-6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14卷[春秋战国思想史]-613第014卷春秋战国思想史本卷提要本文从军事形势、战争、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与军事著作等四个方面论述春秋战国军事史的分期、特点及前后演变的历史轨迹。春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争霸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并出现了水军兵种。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不论兵源、兵役、军赋和军事编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列国还出现了地方兵和卿大夫采邑家兵。在争霸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和《司马法》。它们是集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大成之作,尤其是《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的战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争霸战争,而是兼地略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争。战争规模大,历时久,大规模的野战和围城战突破了传统的战争模式。战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常备军出现,职业化军官产生,关塞要津普遍设防,经常性的军事训练取代了狝狩式的训练方法,军功爵制确立,军事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而这标志着军事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战国时产生的吴起与《吴子兵法》、孙膑与《孙膑兵法》、尉缭与《尉缭子》、《六韬》等一批军事思想家和军事著作,以不同的特点和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学术思想宝库。一、春秋战国思想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到秦统一六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历史上又称东周,是相对西周而言的。春秋战国时期又可分为春秋时期(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周元王元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①。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在井田以外可以开垦出新的土地,从而产生了私田.这种私田越来越多,便使周王朝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因为私田数量的迅速增加,以至于私田的收入超过了井田的收入。诸侯、大夫因为占有大量私田,从而使其收入大大增加。而靠井田收入的周王室,越来越衰弱。在王室无法控制诸侯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发展快、军事实力强的诸侯便以武力兼并力量较弱的诸侯。这种兼并战争不断发展,从诸侯的兼并而至于大夫的兼并,进而形成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周王室的地位就更加衰微了。频繁的兼并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迫使诸侯、大夫增加财政收入,于是便向新开垦的私田按亩征税,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的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私田得到承认,即地主土地私有制取得了合法存在的地位,标志着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了。在政治上,则出现了几家大夫瓜分公室财产的事件。例如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孔氏三家,在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三分公室,到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又四分公室;周贞定三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灭了智氏,把晋国公室也瓜分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正式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三家分晋.而在齐国,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大夫田常实际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取代了姜氏,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这就是田氏代齐.这一系列事件,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在这些诸侯国取得了政权,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在思想战线上,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了。原来属于王官的学者流落到民间,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作为周王室史官的老子,以其知识的渊博与思想的深邃,在思想界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在私人讲学中贡献巨大而创建儒家学派的孔子和从儒家脱胎出来而创建墨家学派的墨子,在春秋末与战国初,形成儒、墨显学对峙的局面。战国初中期,因杨朱学派的创立,其势力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了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中的激进分子,在三晋中的魏国,开始了向法家的转化。早期法家李悝、吴起等完成了由儒家到法家的转化,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魏文侯的支持下,以子夏为首的西河之学在这一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意义。①《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实乖违的现象很多。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名家因此而产生了。各家学派的出现,导致了互相间的争论与诘难。这种情况在齐国的威王、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中,因其兼容并包的学术政策而得到顺利发展。老子的学说被改造为黄老之学,成为稷下学宫的主导思想。而田氏政权则对诸子百家都不歧视,一视同仁,因而吸引了各国学者云集于稷下。阴阳家、名家、齐法家、兵家等都发展很快,百家争鸣形成了高潮。另一方面,由于各家各派云集稷下,使其互相增进了解而致于相互影响、彼此取长补短,因而出现了百家融合的趋势。到战国后期,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世的经营,逐渐强大并具备了统一六国的良好条件。吕不韦与秦王政相继执行了广招人才的政策,致使包括稷下先生在内的学者纷纷跑到秦国,《吕氏春秋》的编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荀子、韩非、尉缭等人的入秦,对秦国的学术与政治、军事方面有重大的贡献,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秦的统一,使百家争鸣的局面基本结束。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特别是儒(主要是孔子和思孟学派、荀子学派)、道、法、阴阳等家的思想,对秦王朝及其以后的各个朝代,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无论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和宋元明的理学,还是清代的考据学,都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文化战线上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局面,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春秋战国的阶级状况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也发展起来,城市也随之大批兴起,出现了如临淄、安邑、邯郸、咸阳、定陶,等繁华的大都市。伴随着地主阶级的产生,大量的奴隶获得解放,而成为耕种私田的农民,或者成为小块土地私有者,即自耕农。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上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然而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奴隶也还大量存在着,官营手工业作坊私家的奴隶仍然没有获得解放。只是在农业生产中已经不使用奴隶了。个体工匠和商人在城市和乡镇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春秋战国社会,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士阶层的大量涌现与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①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三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周礼》明确规定,那时的学校只允许国之贵游子弟学焉.②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论语》卷十八《微子》记载了王官流落民间的一些情况:太师挚适齐,五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鼓襄入于海。这里所说的太师、乐师、鼓师、少师等都是王官,是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在动乱中,他们分别逃到齐、楚、蔡、秦等国;有的人居于黄河或汉水之滨,有的则处于海边。这样他们就把本来属于官府的文化传播到民间。正如孔子向郯子学官之后对旁人说:'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③还有另一种使王官散入民间的途径,如《吕氏春秋》卷二《当染》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周平王派史角到鲁国传授郊庙之礼,史角被鲁惠公留在鲁国,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即史角及其后代便定居于鲁国,成为墨子的老师。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没失传,但他的后代已经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于是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礼失而求诸野。①这话是有道理的。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私人办学兴起了。入学条件比西周时大为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②即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肉干)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记载,中牟的地方官壬登(原文误为王登)在一天之内推荐两位学问渊博的人(即士)当上了中大夫,并赏赐了田宅。因此,中牟的人纷纷抛弃自己耕种的田地,出卖了房屋与园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即改学文学的人竟多达中牟人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当时弃农为士的人数不少。当然士的来源还有多种途径,而私人办学的发达,则是最主要的。(三)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士阶层的活跃,还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共长三丈六尺)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①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尊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稷下学宫,招徕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大贵族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还有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有食客三千.②这些食客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士.春秋战国诸侯、大夫、贵族的养士之风,使士受到重视,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学术活动有了方便的条件。其中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取得卿相的地位,如吴起、商鞅等。这就鼓励了士阶层的活跃和大大促进了士阶层的发展。复杂的阶级关系与士阶层的活跃。这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形成的社会与阶级基础。①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②《周礼》卷十四《地官》、?《左传》卷四十八《昭公十七年》。①《史记?十二诸年表序》。②《侯马北西庄东周遗址的清理》,《文物》1959年第6期第43页。①《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②《国语?晋语八》。八郤指郤氏一家五人为大夫,三人为卿,因势力大,被晋厉公诛杀。(四)百家争鸣出现的特殊历史环境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出现,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致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而一旦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确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就很难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百家争鸣的盛况了。(五)春秋战国时期宽容的学术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与各诸侯国宽容的学术政策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