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2016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共95年的光辉历程可分为3个大的时期:从1921年到1949年,这是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搞改革开放,这是领导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78年到现在叫改革开放新时期三大时期三大主题:革命、建设和改革第一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是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演变,特别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发生了两大变化第一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以后,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第二大变化:中国社会本来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帝国主义入侵以后,独立的国家变成了半独立的国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面临两个重大任务:第一,救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富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6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号召“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等等,一次次地都失败了。●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十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1905年孙中山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孙中山●孙中山与同盟会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从西方学来的多党制、议会制,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相互之间混战。孙中山高举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民主共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北洋政府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关头,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1923年1月根据马林的提议共产国际作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的决议传到中国,促进了国共合作。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20-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会选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1924年5月,在共产党人建议下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11月,旅法归来的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被日本资本家枪杀。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13人,伤者不计其数。此后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人的事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形成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抗议运动。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妥协退让使国民党右派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占了优势。3月18日,国民政府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奉命派中山舰到黄埔后,被说是要劫持蒋介石。蒋介石以所谓中山舰事件为借口,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监视并软禁共产党人,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广东革命政府准备进行北伐战争。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北洋军阀,即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两湖战场的北伐军以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为先锋,第四军为主力,从广东向湖南、湖北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响应北伐军。北伐战争所以能迅速取得胜利,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速膨胀。帝国主义列强认定蒋介石等是反共的力量,开始对他们进行拉拢。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军队纷纷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一批批政客、官僚也投靠到蒋介石身边。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政变。随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也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广东一地,被捕杀者就达2000多人。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此光荣诞生。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这次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9月9日发动。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又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等,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还在其他一些地区先后发动了近百次武装起义相继建立了根据地。三次武装起义的经过及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8年6月18-7月11日,中共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有关中国革命的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判断。1929年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党员已达6.9万人;1930年3月增加到10万多。1930年底,党在全国17个省恢复了省委和特委、县委组织。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同从井冈山突围出来的红五军主力会合,并向闽西发展。赣西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1930年6月,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为红一军团,成为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从1930年11月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居民达250万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1931年1月7日,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以批判所谓对于“立三路线”的“调和主义”为宗旨,强调反对“党内目前主要危险”的“右倾”,决定“改造充实各级领导机关”。瞿秋白、周恩来等受到严厉指责。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不仅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次全会实际上批准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纲领。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完全否动毛泽东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针,结果使红军处于被动,连遭重大损失。10月10日,中央红军及后方机关8万余人开始长征。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布置的四道封锁线之后,中央红军已减至3万余人。敌人调40万军队,准备围歼要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中央红军。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的建议被采纳,部队放弃原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长征及遵义会议的贡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不久,又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在渡过金沙江后,顺利地通过四川境内的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懋功(今小金)地区同张国焘、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会师。8月初,红军分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8月下旬,右路军穿越草地后,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可是,张国焘坚持南下,于10月5日公然另立“中央”。毛泽东决定连夜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陕西。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5年1